《古風少年》這檔節目迎來了備受期待的“射藝篇”。錄製現場設在一片開闊的古風園林中,四周翠竹搖曳,微風拂過,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為這場特彆的射藝展示演奏著自然的樂章。園林中央是一片寬敞的草地,被精心布置成了射箭場地,一個個色彩鮮豔的箭靶整齊地排列在遠處,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場地周圍,擺放著各種現代和古代的射箭器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蘇明遠站在場地邊,看著眼前的現代複合弓,眉頭微微皺起,眼中閃過一絲疑惑與感慨。他輕輕蹲下身子,伸出修長的手指,緩緩地撫摸著弓弦,嘴裡喃喃自語道:“此弓雖看似精巧銳利,卻少了我慶朝角弓的那份溫潤質感。在古代,射藝可不僅僅是射中靶心那麼簡單,‘射以觀德’,這其中蘊含的道理,又豈是這些現代器械所能輕易承載的。”
此時,周圍的少年們正嘰嘰喳喳地討論著即將開始的射箭環節,對蘇明遠的這番感慨渾然不覺。有個穿著潮流運動裝的少年好奇地湊過來,看著蘇明遠手中的弓,問道:“蘇先生,您說的角弓是什麼樣的啊?比這現代弓厲害嗎?”
蘇明遠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釋道:“角弓是以牛角、木材等製成,工藝繁雜,射出的箭更具勁道,且那製作工藝裡,可都是古人的智慧和心血。不過,厲害與否,並不在弓本身,而在射箭之人的心境與技藝。”
輪到蘇明遠射箭了。他先是不慌不忙地從一旁的箱子裡拿出自己特意準備的古代射服,那射服是深沉的藏青色,上麵繡著精致的銀色雲紋,在陽光下閃爍著神秘的光芒。
他小心翼翼地穿上射服,動作優雅而熟練,每一個褶皺都被他整理得服服帖帖。接著,他拿起一根黑色的發帶,將自己的頭發一絲不苟地束起,又仔細地整理了一下袖口,確保不會影響待會的動作。
整理完畢,蘇明遠挺直了身板,麵向靶心,神情莊重地行了一個標準的揖禮。他微微彎腰,雙手抱拳,手臂彎曲成優雅的弧度,仿佛麵前站著的不是一個簡單的箭靶,而是一位尊貴的客人。這一舉動,讓周圍的少年們先是一愣,隨後便爆發出一陣小聲的議論。“他在乾嘛呀?怎麼還行禮啊?”“這是古代的禮儀吧,感覺好怪哦。”
蘇明遠卻絲毫不在意眾人的議論,他緩緩搭箭拉弓。隻見他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微彎曲,身體微微後仰,手臂肌肉緊繃,將弓拉成了一個完美的弧形。隨著“嗖”的一聲,弓弦震動,箭矢如離弦之箭般飛了出去。然而,令人尷尬的是,箭矢並沒有如眾人期待的那樣射中靶心,而是偏出靶心三尺有餘,直直地插入了旁邊的草叢中。
“哈哈哈,先生沒射中!”一個穿著漢服的小姑娘忍不住笑出聲來,清脆的笑聲在場地中回蕩。周圍的少年們也紛紛跟著笑了起來,有的甚至還捂著肚子,一副忍俊不禁的樣子。蘇明遠卻沒有絲毫的窘迫,他從容地放下弓,臉上依舊掛著淡淡的微笑。
他轉身麵向少年們,清了清嗓子,說道:“《禮記》有雲,‘射者,仁之道也’。這射箭啊,重在正心,而不在中靶。當年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觀者如堵牆,眾人射箭,未必皆能中靶,可孔子卻因‘射以觀德’而名垂青史。大家學射箭,不能隻盯著那小小的靶心,更要修煉自己的內心。”
說罷,他開始認真地給少年們講解射藝四節:“一曰‘誌正’,心中要有明確的目標和誌向,就像做人要有方向一樣;二曰‘體直’,身體要站直,保持平衡和穩定,這樣射出的箭才能有力;三曰‘氣沉’,呼吸要沉穩,不可慌亂,氣息平穩則力量凝聚;四曰‘神定’,精神要集中,不受外界乾擾,眼中隻有那靶心。”他一邊說著,一邊做起了示範。
蘇明遠擺好傳統射姿,雙腳穩穩地站在地上,猶如紮根在土裡的大樹。他挺直脊背,肩膀放鬆,手臂自然伸展,拉弓的姿勢優美而流暢,衣袂隨著他的動作輕輕舒展,仿佛一幅生動的古代畫卷。此時,微風拂過,吹起他的發絲和衣角,讓他看起來更添幾分飄逸之氣。少年們原本還在偷笑,看到他這副模樣,都不自覺地安靜了下來,目光被他的一舉一動吸引住了。
“哇,蘇先生這樣看起來好帥啊!”一個少年小聲地讚歎道。“是啊,感覺和剛才射箭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了。”另一個少年附和道。
講解完,蘇明遠準備進行第二輪射擊。他再次搭箭拉弓,這次,他故意將箭頭抬高,瞄準了靶心上方。他一邊調整姿勢,一邊嘴裡說道:“此為‘仰射高墉’,模擬古人射飛鳥的場景。這可不像平時射箭那麼簡單,得算風力、測仰角,差之毫厘,謬以千裡啊。”
話還沒說完,他鬆開弓弦,箭矢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般飛了出去。隻見那箭矢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先是高高飛起,然後急速下落,竟然擦著靶心的邊緣飛過,最後“噗”的一聲,穩穩地射中了靶心旁邊的區域。這驚險又精彩的一幕,惹來現場少年們的一陣驚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先生好厲害!”“剛才沒中是故意的吧?”少年們興奮地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問道。蘇明遠笑而不語,他的心中卻在想著:現代射箭重競技,追求的是環數和成績;而古代射藝重修身,是一種對心境和品德的修煉,二者本就有著本質的不同。與其追求那虛無的環數,不如讓這些孩子明白,射箭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更是一種修心之道。
這期節目播出後,引起了廣大觀眾的熱議。有細心的彈幕發現了一個細節:蘇明遠射箭時,始終用左手托弓。這在現代射箭中並不常見,然而在古代,“左為尊”,這一小小的動作,正是古代禮儀的體現。就連現代射箭教練看了節目後,都忍不住點讚:“傳統射藝的禮儀細節,在他身上活起來了。沒想到古代射藝還有這麼多講究,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而在網絡上,關於蘇明遠和古代射藝的話題熱度持續飆升。有人在論壇上發帖:“看了《古風少年》,被蘇明遠圈粉了!原來古代射藝這麼有內涵,感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還有人製作了蘇明遠射箭的精彩剪輯,視頻裡他那優雅的射姿和從容的神態,吸引了無數網友點讚和轉發。
與此同時,在《古風少年》的錄製現場,經過這次射藝展示,少年們對蘇明遠和古代射藝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個一開始笑話蘇明遠沒射中靶子的漢服小姑娘,紅著臉走到蘇明遠麵前,不好意思地說道:“蘇先生,對不起,我剛才不該笑話您。您能教教我古代射藝嗎?”
蘇明遠笑著摸了摸她的頭,說道:“當然可以,隻要你想學,我一定傾囊相授。”
從那以後,蘇明遠經常在節目中給少年們傳授古代射藝的知識和技巧。每次上課,少年們都聽得津津有味,學得有模有樣。而蘇明遠也通過這些機會,將古代射藝中蘊含的“射以觀德”的理念,深深地植入了少年們的心中。
在一次課餘時間,幾個少年圍坐在蘇明遠身邊,好奇地問他:“蘇先生,古代射藝除了‘仰射高墉’,還有什麼特彆的射法嗎?”蘇明遠想了想,說道:“還有‘俯射平野’,模擬的是在高處向低處射箭的場景,對角度和力度的掌控要求更高。等下次有機會,我給你們示範一下。”
少年們聽了,眼睛裡閃爍著期待的光芒,紛紛表示迫不及待地想學習。
隨著時間的推移,蘇明遠在《古風少年》節目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他不僅傳授古代射藝,還將古代文化中的其他元素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在一次手工課上,他教少年們製作古代的箭囊,從選材到縫製,每一個步驟都耐心指導。少年們一邊製作,一邊聽蘇明遠講述古代箭囊的用途和背後的文化故事,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古代的戰場。
而在生活中,蘇明遠也始終保持著古代的禮儀和風範。他的一舉一動,都成為了少年們模仿的對象。有一次,節目組組織大家外出遊玩,在餐廳吃飯時,蘇明遠用古代的禮儀向服務員致謝,這一幕被其他顧客看到,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少年們見狀,也有樣學樣,一時間,餐廳裡充滿了歡聲笑語。
在《古風少年》的最後一期節目中,節目組特意設置了一場古代射藝的表演賽。蘇明遠和少年們一起登上舞台,向觀眾展示這段時間的學習成果。舞台上,他們穿著古代的射服,英姿颯爽。蘇明遠站在最前麵,帶領著少年們向觀眾行禮。然後,他們依次搭箭拉弓,箭矢如雨點般飛向靶心。台下的觀眾們被這精彩的表演所震撼,掌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
表演結束後,蘇明遠看著身邊的少年們,心中充滿了感慨。他知道,通過這檔節目,他不僅讓更多人了解了古代射藝,也在這些少年們的心中種下了傳承古代文化的種子。而他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古代文化與現代社會融合的魅力。
在節目結束後的采訪中,蘇明遠說道:“古代射藝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瑰寶,它不僅僅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能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古代文化的魅力,讓這些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綻放出新的光彩。”
他的這番話,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掌聲和敬意。而他在《古風少年》節目中的精彩表現,也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一段佳話,激勵著更多人去探索和傳承古代文化的奧秘。
喜歡我來現代當明星請大家收藏:()我來現代當明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