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然團隊的臉疼不疼?】
就在這時,窗外忽然傳來一陣喧嘩。
蘇明遠轉頭望去,隻見院牆上探進幾個腦袋——是附近的街坊鄰居,王大爺舉著個老式收音機,李嬸兒端著剛蒸好的包子,還有幾個小學生趴在牆頭,手裡攥著作業本。
"明遠啊!"王大爺扯著嗓子喊,"給大夥兒背段《三字經》唄!"
蘇明遠忍俊不禁,對著院牆一拱手:"王大爺且聽好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剛背到"竇燕山,有義方",忽然聽見李嬸兒嘀咕:"哎,這和我孫子課本裡的咋不一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嬸兒有所不知,"蘇明遠笑道,"現代《三字經》多有刪減,原版此處還有"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他忽然瞥見小學生們掏出筆記本,忙說,"不過小朋友們還是以課本為準,莫要混淆了。"
直播間裡的彈幕早已笑成一片:
【蘇先生太接地氣了!】
【王大爺和李嬸兒才是最佳助攻!】
【建議蘇先生開個《三字經》公開課!】
就在這時,屏幕右上角忽然彈出一條連線請求——是陳浩然的直播間。蘇明遠挑眉,衝鏡頭點點頭,隻見畫麵一轉,陳浩然那張化著精致妝容的臉出現在屏幕上。
"蘇狀元果然好記性啊,"陳浩然嘴角上揚,眼裡卻帶著冷意,"不過這《四庫全書》畢竟是清朝編纂的,難免有篡改之處,蘇狀元這麼推崇,莫不是......"
"陳公子是想說"封建餘孽"?"蘇明遠淡淡一笑,"當年乾隆帝編纂《四庫全書》,雖有刪改,卻也保存了大量古籍。就像這直播間,"他忽然指著鏡頭,"雖用了鐵盒傳音、光影成像之術,卻也能傳遞古今文化,陳公子何必因噎廢食?"
陳浩然臉色一滯,忽然看見彈幕裡有人刷"陳浩然初中輟學",忙說:"我隻是擔心蘇狀元誤導觀眾,畢竟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抱著老古董不放......"
"老古董?"蘇明遠忽然起身,從書架上取下一幅卷軸展開,"這是我前日在潘家園淘的宋拓本《九成宮醴泉銘》,陳公子可識得上麵的字?"
陳浩然看著卷軸上密密麻麻的小楷,額頭微微冒汗:"我......我當然識得!這不是......這是......"
"此乃歐陽詢晚年力作,"蘇明遠指尖劃過字跡,"其筆法剛健險勁,結構嚴謹端莊,陳公子若有興趣,明日可來寒舍,明遠當掃榻相迎,共賞墨寶。"
彈幕裡頓時響起一片噓聲:
【陳浩然臉都綠了!】
【蘇先生這是下戰書啊!】
【求陳公子彆再自取其辱了!】
陳浩然勉強笑了笑,匆匆說了句"有事要忙",便關掉了連線。蘇明遠望著黑屏的屏幕,忽然想起今早林婉兒說的話:"現代人啊,總以為古代人都是老學究,卻不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也是古人說的。"他轉身望向窗外,陽光正穿過老槐樹的枝葉,在青磚地上織出一片斑駁的光影,仿佛古今交織的畫卷。
"接下來,"他重新坐回桌前,"哪位看官想考校明遠的"過目不忘"?無論是經史子集,還是......"他忽然瞥見王大爺舉著的收音機,"市井俗曲亦可。"
【那背段《牡丹亭》吧!】
【我要聽《聊齋誌異》!】
【蘇先生能不能背《新華字典》?】
蘇明遠笑著搖頭:"《新華字典》嘛,明遠倒是識得幾個字,隻是這"茴"字有四種寫法......"他忽然看見李芳在門廊下比了個"停"的手勢,才想起直播時長已近兩小時,"今日時辰不早了,明遠便以一首《夏日絕句》作結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彈幕裡刷起一片"666",蘇明遠望著鏡頭,忽然想起初到現代時,在小劇場裡第一次朗誦《將進酒》的場景。那時他還不知道什麼是直播,什麼是粉絲,隻想著"既來之,則安之"。如今他站在這直播間裡,背對著千百年的光陰,卻覺得從未如此貼近這個時代。
"諸位看官,"他起身一揖,"明日同一時辰,明遠仍在此處,與諸君共話古今。"
鏡頭漸漸暗下去,蘇明遠聽見院外傳來王大爺的聲音:"明遠啊,晚上來家裡吃飯,你李嬸兒蒸了槐花包子!"他笑著應了一聲,忽然看見書桌上的《四庫全書》裡,一片銀杏葉正輕輕顫動,仿佛在訴說著某個跨越時空的秘密。
喜歡我來現代當明星請大家收藏:()我來現代當明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