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間,他彎腰拔草,忽然直起身子:“且看,雜草與禾苗共生,當用‘薅’法——《詩經》‘既薅既耰’,便是此狀。”
有嘉賓笑他太講究:“拔草而已,何必分‘薅’與‘拔’?”
芒種的日光如金箔傾灑麥田,蘇明遠靜蹲壟間,指尖輕拂過一株稗草葉片,粗糙觸感間,思緒飄向慶朝私塾。那時先生命他們趴於田間辨“莠”與“苗”,腿麻腰酸之際,認出首株稗草的雀躍,竟比中秀才更甚。
“蘇老師,這草生得與麥苗相似,如何分辨?”網紅主播小薇持著除草鏟,防曬袖套滑落肘間,露出曬紅的肌膚。她改良漢服的裙擺沾著露水,在陽光下碎光閃爍,恍若撒了把碎銀。
“觀其葉鞘便知。”蘇明遠捏起一株稗草,輕撥葉片,“麥苗葉鞘覆柔毛,此草卻光滑如緞。再看根須——”他指尖刨開泥土,雪白草根顯露,“‘薅’草需趁晨露未乾,根潤易出;若午後強拔,必傷禾苗。”
“蘇哥,你這是考我們‘植物學’呢!”林婉兒笑言著蹲下身,卻因裙擺過長跪坐於地。蘇明遠慌忙攙扶,耳尖微燙,往事如潮——第三卷裡拍吻戲時,那頻繁的ng場景,此刻回想,竟滿是溫柔。
“非為考學,”蘇明遠鬆開手,指尖無意識摩挲腰間玉佩,“隻是念及《孟子》‘揠苗助長’之說。今人多求速成,卻忘‘欲速不達’之理。”忽見小薇用鏟子強扯稗草,幾株麥苗隨之折斷,他不禁驚呼:“不可!”
“為何?”小薇受驚,鏟子墜地。
“‘薅’字,從蓐從好,乃順其勢而除。”蘇明遠拾起斷苗,置於掌心輕揉,“姑娘如此‘辣手摧苗’,便是‘暴殄天物’了——初至現代,某誤將‘薅羊毛’作‘拔草’解,惹得李芳姐笑了三日。”
眾人哄笑,小薇赧然:“那您教教我,如何‘薅’?”
“五指需如鉤,”蘇明遠示範扣住稗草根部,手腕輕旋,“似握毛筆用巧勁——對,便如‘寫小楷’般。”
“寫小楷?那得練多久?”小薇咋舌。
“古人雲‘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蘇明遠望她笨拙動作,憶起自己初握手機時的生疏,“某初執‘鐵盒傳音器’,亦如姑娘握鏟般生澀,今卻能‘飛鴿傳書’矣。”
林婉兒瞧他認真模樣,憶起《向往的生活》中他堅持手抓飯的固執。彼時如頑石,如今卻能於田間地頭,將古禮化作淺白比喻。她彎腰拾稗草,學他輕旋,竟連根帶土而出。
“快看!”她舉起草,根須泥土簌簌落,“我這可算‘出師’?”
“姑娘‘薅’法,堪稱‘妙手回春’,”蘇明遠笑讚,“然需留意——”他指遠處田埂,“古人除草,聚莠於田界,謂之‘聚莠肥田’,不可亂扔。”
“蘇老師,你這講究勝過我化妝!”小薇吐舌,卻依言將雜草堆成小堆。陽光透過她指縫,在草堆投下細密光影,宛如古代壁畫中的“薅草圖”。
午後,節目組安排“古法施肥”。蘇明遠望木桶中糞肥,憶起慶朝太學農學課,先生命他們親手製肥,富家子弟嫌臭,他卻覺土腥味比熏香更顯實在。
“此為‘綠肥’,”他持木耙翻動青草與糞土,“《泛勝之書》載‘草腐爛,地力壯’,需翻耕入土三寸。”
“蘇老師,真用這個?現代有機肥多便捷!”流量明星小陳捏鼻後退。
“便捷雖好,卻失‘天人合一’之意。”蘇明遠舀起一勺綠肥,肥汁順耙齒滴落,在泥土洇開深色花痕,“某曾耗三月製墨,今用三日製肥,又算得什麼?”他瞥向小陳的名牌西裝,“公子且看,此綠肥可比西裝貴氣——‘地力’者,萬物之本也。”
眾人失笑,小陳卻鄭重頷首:“您說得是,西裝再貴,終是‘身外之物’,土地方為‘根本’。”
施肥過半,驟風乍起,糞肥濺上蘇明遠青衫。林婉兒驚呼抽紙,卻見他擺手:“此乃‘天贈肥力’,何須擦拭?”他望向麥田,憶起第四卷被古代殺手追殺之險——那時以為文明隻在典籍禮儀間,今卻懂文明更藏於一薅一鋤、一肥一土中。
暮色漫卷,田間響起此起彼伏的“哎喲”聲,嘉賓們腰酸背痛,癱坐田埂。蘇明遠仍巡視壟間,月光為其身影鍍銀,恍若古代田畯官。
“蘇老師,您不累麼?”小薇揉腰問道。
“累是累,”蘇明遠直腰望整齊麥田,“卻憶起慶朝《插秧歌》:‘低頭便見水中天,退步原來是向前’。除草施肥,看似辛苦,實則‘退步’以‘向前’。”
“聽不懂,卻覺極有道理!”小陳笑掏手機,“我要發微博,配您施肥照,必火!”
“火與否無妨,”蘇明遠望他手機屏幕光,輕哂,“某唯願‘薅草’‘施肥’諸詞,異日能如‘打榜’‘熱搜’般,常掛眾人嘴邊。”
夜風挾著涼意,林婉兒為蘇明遠披上襴衫。他望她發間纏花,憶起第五卷古今合璧婚禮,她著上襦下裙,頭戴頭紗,宛如畫中新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想什麼?”她低語。
“念這土地,”蘇明遠彎腰拾漏拔稗草,“古人雲‘土者,萬物之母’,某卻覺其更似母親,包容古今,孕育新生。”
林婉兒望他眼中星光,憶起殺青宴他所贈手抄劇本,那些關於“禮意”的批注。他所堅守者,從來非形式之“古”,而是對天地萬物的敬畏——此心,古今皆同。
深夜收工,小陳忽然指星驚呼:“北鬥七星!”眾人抬首,卻見蘇明遠對北鬥作揖。
“此乃‘禮鬥’之俗,”他解說道,“古人農耕,仰觀星象,敬天畏地——某非迷信,唯想告知星辰,今時今日,仍有人記其曾照歲月。”
是夜,“蘇明遠薅草”登上熱搜。網友驚覺,這位古代狀元不僅於片場較真服化道,更能在田間地頭,賦予“拔草”文化深意。有人曬陽台盆栽,配文:“隨蘇老師學‘薅草’,方知每株草皆有故事。”
蘇明遠臥於農家土炕,聽窗外蟲鳴,輕哂。知明日尚有“古法織布”“節氣飲食”等環節。而他,將繼續於現代土地,播撒古代文明之種,待其於年輕人心中,抽枝展葉。
芒種月升,照亮田間草堆。蘇明遠閉目,任黑暗擁裹。朦朧間,似見無數雙手,於古今田疇,共除雜草,種下希望——那些被歲月塵封的智慧,終將在某刻晨露中,重煥生機
喜歡我來現代當明星請大家收藏:()我來現代當明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