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不敢當,”他夾起餃子,算袋上的刺繡在燈光下泛著油光,“不過是讓傳統文化‘皮薄餡大’些,諸君吃著香,也能品出點‘古味’。”
回憶起推翻重做的那個深夜,蘇明遠至今記得主美小李的黑眼圈。當時小李抱著頭哀嚎:“唐代圓領袍、宋代襴衫、明代直裰,三種形製光布料紋理就調了三百次!”而他卻指著《三才圖會》裡的士人畫像:“唐代‘褒衣博帶’顯氣度,宋代‘程朱理學’重挺括,明代‘心學’講自在——諸君看這衣領的弧度,唐代圓領如滿月,宋代方領似棋盤,明代直領像書脊,豈止是衣服,分明是時代的精氣神。”
大劉忽然指著屏幕裡的女性角色:“蘇老師,這‘女著男裝’的設定,玩家說比‘露腰漢服’帶感多了!”畫麵裡,女子頭戴襆頭,身著圓領袍,腰間係著蹀躞帶,手裡把玩著算袋——那是參考了唐永泰公主墓壁畫的形象。
“當年太平公主穿男裝打馬球,”蘇明遠啜了口茶,“咱們讓玩家體驗‘女扮男裝逛書院’,比‘打怪升級’更見大唐氣象。”他忽然放下茶杯,“對了,那‘回鶻裝’的寶相花紋,可是找故宮專家調的色,諸君且看這‘石榴裙’的茜草紅,比現代口紅‘斬男色’如何?”
試玩階段,有玩家發現點擊角色會觸發“叉手禮”互動,興奮得在論壇發帖:“跟虛擬書生行叉手禮,他居然會說‘久仰’!”蘇明遠看著滿屏“as”的彈幕,想起在動捕室裡反複糾正動作的自己——為了讓虛擬角色的叉手禮“左手抱右手,圓曲如拱”,他整整站了三個小時當模特。
“萬福禮要‘右手壓左手,微蹲三尺’,”他對負責動作捕捉的小哥說,“不是‘現代深蹲’,是‘風擺荷葉’的柔勁。”結果小哥練到腿抖,最後用“古代禮儀模擬器”開玩笑:“蘇老師,您這是在培養‘虛擬士大夫’啊!”
當玩家發現背包裡的“武器”是《論語》《茶經》時,論壇一度炸開了鍋。有玩家發帖吐槽:“彆人的背包裝寶劍,我的背包裝《孟子》,這怎麼打怪?”結果第二天就被“典籍副本”打臉——用《茶經》化解“茶博士”的謎題,用《論語》中的“禮”字擊退“無禮之人”,甚至用《天工開物》修複破損的機關。
“這叫‘君子動口不動手’。”蘇明遠在直播裡演示“典籍戰鬥”,狼毫在虛擬宣紙上寫下“仁”字,化作光圈擊退敵人,“古代士人‘以筆為刀’,咱們遊戲裡就‘以書為兵’——諸君看這‘禮崩樂壞’副本,需用《周禮》修複‘禮器’,比砍砍殺殺有意思多了。”
慶功宴進行到一半,文化局的賀電來了,金色大字在屏幕上閃爍:“寓教於樂,古今合璧,實為文化傳播之典範。”陳浩然舉著酒杯湊過來,今天他特意穿了改良漢服,腰間掛著個迷你算袋:“蘇明遠,你這遊戲讓我想起高考背書——不過現在覺得,《論語》裡的‘學而時習之’,比‘王者榮耀’的‘全軍出擊’更有成就感。”
“陳公子這算‘文化頓悟’?”蘇明遠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要不下次咱們做個‘科舉副本’,讓公子體驗下‘八股文’的威力?”
“打住打住!”陳浩然連連擺手,“我還是老老實實做‘虛擬書生’吧——對了,你那算袋餃子還有嗎?我想打包給粉絲嘗嘗‘文化餡’。”
深夜的胡同裡,雪粒子開始飄落。蘇明遠抱著“獬豸算袋”周邊走在青石板上,聽見路邊的便利店傳來遊戲原聲——那是用編鐘和電子合成器合奏的《關雎》。他忽然想起建模時,主美小李抱怨“考據太麻煩”,而現在,小李正在論壇跟玩家討論“明代直裰的放量問題”。
四合院的燈還亮著,林婉兒站在窗前向他揮手,手裡晃著個快遞盒:“你的‘虛擬書院’周邊到了!”拆開包裝,裡麵是個會背《三字經》的獬豸玩偶,按動按鈕還會行叉手禮。蘇明遠望著玩偶頭上的儒巾,忽然輕笑——這大概就是他一直想要的“古今合璧”:讓古代的“禮”,住進現代的“玩偶”裡,讓年輕人在擁抱科技時,也能摸到文化的溫度。
簷角的銅鈴在風雪中輕響,驚起一隻夜鳥。蘇明遠望著漫天飛雪,想起遊戲裡的“虛擬書院”——那裡有真實的古籍抄本,有會講《女戒》批注的npc,還有用《周易》算卦的“虛擬先生”。他忽然覺得,這個虛擬世界裡的一磚一瓦、一針一線,都在編織著一條看不見的紐帶,將千年前的書生與千年後的玩家,輕輕係在一起。
蘇明遠摸出手機,給遊戲策劃組發去消息:“開春做個‘清明上河圖’副本如何?讓玩家在虛擬汴河上,用《齊民要術》換酒,用《東京夢華錄》換花。”發送鍵按下的瞬間,他看見手機屏幕裡的自己,青衫與現代圍巾疊穿,竟毫無違和。
或許,真正的文化傳承,從來不是博物館裡的標本,而是像這飄落的雪花——從千年前的天空而來,落在今人的掌心,融成一滴水,卻映著整個春天的光。而他,有幸成為這場雪的見證者,在虛擬與現實的交界處,看著文化的種子,在數字的土壤裡,長出新的枝椏。
喜歡我來現代當明星請大家收藏:()我來現代當明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