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麗人》雜誌的采訪間,彌漫著一種精心調配的香水味和某種無形的緊繃。頂燈的光線明亮得近乎刺眼,打在光潔的白色大理石台麵上,反射出冷硬的光。蘇明遠坐在柔軟的白色單人沙發裡,對麵那位妝容精致、笑容職業的記者,眼神卻像淬了冰的針。
采訪前半段還算順利,圍繞著《千古風流》的拍攝、角色的塑造、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蘇明遠侃侃而談,話語間引經據典,帶著一種沉澱後的從容。直到記者翻過一頁采訪提綱,指尖在某個問題上輕輕點了點,臉上職業化的笑容收了幾分,換上一種帶著審視和探究的表情。
“蘇老師,”她的聲音依舊悅耳,卻裹上了一層不易察覺的銳利,“我們注意到,您多次在公開場合,包括之前的《向上吧!少年》節目,以及這次《千古風流》的片場花絮裡,都提及過古代女子的‘三從四德’,也提到過類似‘女子立如芍藥,坐如牡丹’這樣的儀態要求。”她微微前傾身體,目光牢牢鎖住蘇明遠,“我們很好奇,您是否認為,現代女性也應當遵循這些古代的規範呢?或者說,在您這位致力於傳統文化複興的‘古風才子’眼中,理想的女性形象,是否依然帶著這些古典的烙印?”
問題像一顆淬毒的暗器,驟然劃破了采訪間表麵和諧的空氣。
蘇明遠臉上的溫潤之色瞬間凝固了。他清晰地感覺到自己胸腔裡那顆心,重重地沉了一下,並非慌亂,而是一種被猝然曲解、被強行拖入某種預設戰場的冰冷荒謬感。他腦中不受控製地閃過《千古風流》片場的畫麵——
那是一個午後,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在青石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新人演員林婉兒飾演一位世家閨秀,一場需要行叉手禮的戲份反複ng。她緊張得額頭冒汗,動作僵硬彆扭,總透著幾分現代人的毛躁。導演喊了停,眉頭緊鎖。蘇明遠恰好在一旁候場,見狀走了過去。
“莫急。”他聲音平和,帶著安撫的力量,“婉兒姑娘,想象此刻你非在片場,而是在自家後園,春風拂檻,心靜氣閒。”他自然地在自己身上示範,雙手交疊,置於身前,動作舒展而含蓄,肩背自然挺拔,頸項微含,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枝。“古人雲,‘女子立如芍藥,坐如牡丹’。非是束縛,乃求一份從容端莊的氣韻。這‘立如芍藥’,非是僵直不動,而是根莖穩固,花葉舒展,自有一種靜立的芬芳;‘坐如牡丹’,亦非正襟危坐,而是雍容沉靜,不搖不曳,自有其華貴的氣度。此乃儀態之美,亦是心性之穩。”
當時他說這話,純粹是出於對角色的理解和對新人演員的現場點撥,是剝離了時代背景的、對一種古典美學氣質的具象化描述。他記得林婉兒聽完,眼中那層焦慮慢慢散去,試著調整呼吸和姿態,後來那場戲果然順暢了許多。片場工作人員還笑著打趣,說蘇老師這“儀態課”比表演老師還管用。
萬沒想到,這純粹出於藝術指導的、對形體美感的形容,竟被截取出來,和“三從四德”這種具有特定時代內涵的倫理規範強行捆綁,扭曲成了他對現代女性角色的價值審判。
一股冰冷的怒意,混雜著被惡意解讀的荒誕感,從心底悄然升起。他放在膝上的手指微微蜷縮了一下,指節因用力而泛白,但麵上卻迅速恢複了沉靜。他抬起眼,目光直視著那位記者的眼睛,那眼神不再是之前的溫和,而是沉澱著一種經曆過世事滄桑的銳利與清明。
“記者姑娘,”他開口,聲音不高,卻異常清晰沉穩,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瞬間壓下了采訪間裡所有的雜音,“此問,恐有誤會。”
他微微停頓,字斟句酌,每一個音節都像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無形的漣漪。
“‘三從四德’四字,出自《禮記》,乃彼時社會為女子所定之修身準則,自有其特定曆史之經緯。吾提及它,如同提及任何一段過往之律法、禮製,是述其存在,考其淵源,而非奉其為今日圭臬,更非認為現代女性仍需循此舊軌。”他的聲音裡沒有絲毫動搖,隻有一種冷靜的陳述。
記者臉上的笑容徹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被當麵反駁的錯愕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慍怒。她似乎想插話,但蘇明遠沉穩的語速和強大的氣場讓她一時難以打斷。
“至於‘立如芍藥,坐如牡丹’,”蘇明遠繼續道,語氣裡甚至帶上了一絲淡淡的無奈,“此乃吾於《千古風流》片場,對飾演閨秀之演員林婉兒,就其形體儀態所做之點撥。其意在助演員捕捉一種古典仕女含蓄內斂、端莊沉靜之美學氣質,服務於角色塑造。此語關乎審美儀態,與價值評判無涉,更與‘三從四德’之倫理要求風馬牛不相及。”
他身體微微前傾,目光更加深邃,仿佛要穿透眼前的記者,看到鏡頭之外更廣闊的空間:“姑娘若論古之女子德行,豈能隻見‘三從’之規,而忽略其輝光?《列女傳》所載,孟母三遷擇鄰,苦心孤詣育亞聖,此非大賢?班昭續《漢書》,才學不讓須眉,名垂青史,此非大才?古人重德,其‘德’之內涵,亦涵蓋才學、智慧、堅韌與擔當,此等品質,豈分男女?古人所推崇之‘德’,其核心在於個體之修身、明理、儘責,此乃立人之本,放之古今,皆有可鑒之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采訪間的空氣仿佛凝固了。記者張了張嘴,似乎想反駁,但在蘇明遠條理分明、引經據典的陳述麵前,一時竟找不到有力的切入點。她臉色變幻,最終勉強維持著職業的平靜,但眼底那抹被戳破意圖的尷尬和一絲不甘卻清晰可見。采訪在一種微妙而緊繃的氣氛中草草結束。
蘇明遠走出《風尚麗人》大樓時,城市的喧囂撲麵而來。他抬頭望了望灰蒙蒙的天空,心頭那點被強行攪起的波瀾並未平息,反而隱隱預感到一絲不安。惡意曲解的種子一旦種下,在流量至上的網絡土壤裡,隻會以瘋狂的速度扭曲生長。
果然,翌日清晨,當第一縷微光尚未完全驅散夜的暗沉,一場醞釀了一整晚的風暴,裹挾著巨大的喧囂和惡意,以雷霆萬鈞之勢,狠狠砸在了蘇明遠的名字上。
蘇明遠性彆歧視的詞條,如同滴入滾油的冷水,帶著一個刺眼的、燃燒著的“爆”字,悍然空降熱搜榜首,死死釘在那裡!緊隨其後的是蘇明遠封建餘孽、蘇明遠三從四德、古風才子人設崩塌……一連串充滿攻擊性和引導性的標簽,像一串串燒紅的烙鐵,狠狠燙在公眾視野裡。
引爆點,是一張被精心裁剪過的圖片。畫麵裡,蘇明遠穿著《千古風流》的戲服,寬袍大袖,神情專注,正在對著一群穿著古裝、低眉順眼的女群演講解著什麼。照片的角度選取得極其刁鑽,刻意突出了他“居高臨下”的姿態和女演員們“恭順”的表情。而圖片上方配的文字,更是充滿了煽動性:“新時代還要給女性套‘笄禮’枷鎖?蘇明遠片場親授‘女德課’,‘立如芍藥坐如牡丹’原是規訓第一步?!”
這張極具誤導性的圖片和文字,像一顆精準投放的炸彈,瞬間點燃了輿論的滔天怒火。
評論區徹底淪為戰場,硝煙彌漫。無數憤怒的質問和咒罵如潮水般湧來:
【吃瓜前線】:吐了!真吐了!之前還覺得他有文化,結果骨子裡是個裹小腳的老僵屍?!還教人坐如牡丹立如芍藥?你怎麼不直接教裹腳布怎麼纏?惡心!下頭!取關!
【今天也是暴躁姐】:大清亡了多少年了?!還擱這兒三從四德呢?蘇明遠你醒醒吧!看看日曆!這種封建糟粕也配叫文化傳承?我看是糟粕傳承!滾出娛樂圈!
【獨立女性聯盟】:姐妹們看清楚!這就是某些男人推崇的“傳統文化”真麵目!打著高雅的旗號,行壓迫女性之實!蘇明遠,你就是新時代的pua大師!
【路人轉黑】:濾鏡碎一地!之前勸學語錄還覺得挺正能量,原來根子上是封建大家長思維!對學員要求品德,對女性要求順從?雙標玩得溜啊!脫粉回踩!
在一片洶湧的批判浪潮中,一個擁有數百萬粉絲、id為【女權先鋒v】的大v賬號,發布的長文如同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瞬間被頂上熱評第一:
【標題】:警惕“文化糖衣”下的裹腳布!——析蘇明遠“新複古主義”對女性的隱性規訓
“蘇明遠事件,絕非偶然。這位以‘古風才子’、‘文化傳承者’形象行走娛樂圈的明星,其言論正暴露了一種極其危險的傾向——新複古主義對女性權益的悄然蠶食!
他口口聲聲談‘古人之德’,引孟母、班昭為例。看似開明,實則狡猾!他巧妙地偷換了概念,將古代特定階層、鳳毛麟角女性取得的成就,包裝成‘古人重德不分男女’的普遍現象,以此掩蓋封建社會對絕大多數女性係統性壓迫的鐵的事實!‘三從四德’就是枷鎖,‘立如芍藥坐如牡丹’就是審美規訓!他妄圖用幾個‘才女’特例,來粉飾整個壓迫體係的殘酷本質,為封建糟粕披上‘文化精華’的外衣招搖過市!
更可怕的是,他打著‘傳承’、‘修身’的旗號,利用公眾對傳統文化的美好想象和知識盲區,將這套陳腐的性彆規範進行‘現代化包裝’,試圖將其合理化、常態化。這種‘糖衣炮彈’,對缺乏曆史辨識力的年輕女性,尤其是他的粉絲群體,危害尤甚!
蘇明遠現象提醒我們:在傳統文化複興的熱潮下,必須擦亮眼睛,警惕那些打著‘文化’旗號,實則推銷封建等級觀念和性彆歧視的‘衛道士’。這樣的‘古風才子’,是時候該醒醒了!我們需要的,是真正平等、自由的文化傳承,而非帶著裹腳布味道的‘新女德’!”
這篇邏輯清晰、言辭犀利、極具煽動性的檄文,如同一麵旗幟,瞬間將零散的憤怒情緒凝聚成一股洶湧的洪流。無數人點讚、轉發、引用,將其奉為“討蘇檄文”。“裹腳布味道的新女德”、“文化糖衣下的封建餘孽”、“新複古主義衛道士”……這些極具傳播力和殺傷力的標簽,被瘋狂複製粘貼,牢牢地貼在了蘇明遠的身上。整個網絡空間,似乎隻剩下一種聲音:聲討蘇明遠,將他釘在“性彆歧視”的恥辱柱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工作室裡,氣壓低得能擰出水來。打印機瘋狂吞吐著紙張,全是各種平台的輿情監測報告和刺眼的負麵截圖。電話鈴聲此起彼伏,尖銳得如同催命符。幾個工作人員臉色慘白,手指在鍵盤上飛舞,回複著各種詢問、質疑甚至謾罵的私信和郵件,額頭上全是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