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秋雨帶著股粘稠的涼意,淅淅瀝瀝地打在胡同口堆疊如山的黑色垃圾袋上,泛起一股混雜著腐爛菜葉和塑料焚燒後的酸腐氣息。一個戴著鴨舌帽、身形佝僂的狗仔,正用一根半禿的掃帚柄,在那片狼藉中翻攪。雨水順著他劣質雨衣的帽簷滴落,混合著汗水流進脖頸。他嘴裡罵罵咧咧,無非是抱怨這蹲守了幾日毫無收獲的黴運。掃帚柄的尖端戳到一個被汙水浸透、格外沉重的紙袋,發出沉悶的“噗”聲。他皺著眉,用腳踢了踢,一個不起眼的舊式硬殼文件夾滑了出來,半截已被汙穢浸染成深褐色。
他嫌棄地用兩根手指捏著文件夾的邊緣提起來,甩了甩上麵的臟水。文件夾夾層裡,似乎塞著東西。他粗魯地撕開早已失去粘性的封口,幾張同樣被水漬暈染、邊緣卷曲的舊紙滑落出來。他隨手撿起,本想揉成一團扔掉,目光卻被紙上那密密麻麻、極其工整的墨色小字吸引住了。雨水和汙漬像猙獰的蜈蚣爬過紙麵,但字跡本身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筋骨,即使在昏暗中,也帶著穿透時光的銳利。其中一張紙的下半截已被汙水徹底吞噬,隻殘留著上半部分幾行字。他眯著眼,借著胡同口昏黃搖曳的路燈光,勉強辨認開頭幾字:
“…近日觀星,紫薇東移,其芒銳而色赤,直指太微垣西南…恐有往生司異動,其兆非吉。弟身處漩渦,如履薄冰…”
落款處,兩個清晰的小字如同釘子般鑿入他的眼簾:“明遠”。他心臟猛地一跳,一股混雜著職業敏感和獵奇興奮的電流瞬間竄遍全身。他立刻將那幾張濕漉漉、散發著黴味的殘紙小心翼翼地塞回還算完好的文件夾內層,緊緊捂在雨衣下,如同懷揣著一塊滾燙的烙鐵,頭也不回地紮進了迷蒙的雨幕深處。
“驚爆!實錘穿越?蘇明遠親筆古信驚現垃圾場!直指神秘‘往生司’!”
猩紅的標題配上那幾張被特意處理過、顯得更加古舊殘破的信紙照片,如同投入滾油的火星,瞬間引爆了整個網絡。高清特寫聚焦在那幾行蠅頭小楷上,“往生司”三個字被無數倍的放大,像一張神秘而充滿不祥氣息的巨網,籠罩了所有關注此事的人。
蘇明遠是在陳偉近乎瘋狂的砸門聲中驚醒的。經紀人那張油膩的臉因激動而扭曲變形,手機屏幕幾乎要懟到蘇明遠眼前,上麵正是那張殘信的特寫。
“看看!明遠!我的活祖宗!你看看這是什麼!”陳偉的聲音嘶啞,帶著一種劫後餘生的狂喜,“天降神兵啊!這是哪個神仙丟的垃圾?‘往生司’!這詞兒聽著就帶勁!神秘!玄乎!比你那竹簡直辯書勁爆一百倍!咱這回是真要上天了!”
蘇明遠的目光死死鎖在屏幕上。那熟悉的筆跡,如同冰冷的鋼針,狠狠刺入他的眼底,直抵靈魂深處。每一個字的轉折頓挫,都帶著慶朝翰林院特供鬆煙墨特有的深沉光澤,帶著他深夜伏案時手腕的微酸,帶著他落筆時那份無法言說的憂懼與警覺。一股寒意從尾椎骨倏然升起,瞬間凍結了他的四肢百骸,連指尖都變得冰涼麻木。
“近日觀星,紫薇東移…”
記憶的閘門被這行字粗暴地撞開。慶隆十二年,殿試前夕。深宮夜值,他立於觀星台冰冷的漢白玉欄杆旁。夜空如墨洗,繁星璀璨。紫微帝星高懸中天,象征天子威儀。然而,那夜他看得分明,帝星之畔,那顆名為“弼”的輔星,光芒詭異地赤紅閃爍,正以肉眼難以察覺的速度,向東偏移!一絲難以言喻的不安攫住了他。星象官含糊其辭,隻道“天機莫測”。他心緒不寧,回到值房,於燈下研墨,提筆欲向遠在江南的恩師密報這異常天象,並提及自己隱隱察覺到朝中一股暗流——與那個傳說中專司皇家隱秘、甚至涉足禁忌“往生術”的“往生司”有關。他寫到“恐有往生司異動,其兆非吉”時,窗外傳來細微的腳步聲,驚得他立即吹熄了燈燭,將寫了一半的信匆匆塞入書匣深處…後來,恩師倒台,他自身難保,這封未完成的信,連同許多舊物,在抄家流徙的風暴中,早已不知去向。
三百年!它竟在三百年後的垃圾堆裡,以如此不堪的方式重現人間!
“蘇先生,這‘往生司’,您能具體說說嗎?它是否真實存在?您信中提到的‘異動’又指什麼?”巨大的直播屏幕被分割成數塊,一塊正中央是蘇明遠略顯蒼白的臉,另一塊則是那位戴著金絲眼鏡、神情嚴肅的曆史學者周教授的特寫。他手中拿著一本翻開的、紙頁泛黃的線裝書影印本,正是那本在學界頗有爭議的《慶朝野史拾遺》。
蘇明遠感到喉嚨發乾,像是被塞了一把粗糙的沙礫。屏幕上那殘破的信紙,像一塊燒紅的烙鐵,燙得他坐立難安。周教授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來,帶著學術探究特有的冷靜與犀利,每一個字都敲打著他緊繃的神經。
“根據這封信的筆跡、用紙、墨色,以及最重要的——內容,”周教授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目光銳利如鷹隼,隔著屏幕仿佛也能穿透人心,“經過初步比對和分析,其書寫年代,極大可能鎖定在十八世紀中葉,即慶朝中晚期。信中所用的‘近日觀星’開篇,以及‘紫薇東移’‘太微垣’等星宿術語,是典型的慶朝欽天監官員觀測記錄範式,非深諳此道者不能偽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翻動手中的影印本,鏡頭拉近,聚焦在某一頁模糊的插圖和文字上:“尤為關鍵的是‘往生司’這一機構名稱。在官方正史中,關於它的記載諱莫如深,近乎空白。但在《慶朝野史拾遺》中,有數處語焉不詳的提及。”他指著書頁上一段文字,“‘…內廷秘設往生司,掌非常之事,行非常之法,或涉陰陽之界…’雖為野史,但結合蘇先生信中這明確的自稱和語境,‘往生司’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它與某些皇家核心隱秘、甚至禁忌之術的關聯,已不容忽視。蘇先生信中直言其‘異動’且‘其兆非吉’,更透露出當時身處權力中心者對它的深深忌憚…”
周教授的分析嚴謹而富有邏輯,如同抽絲剝繭,一點點剝開曆史塵封的硬殼。直播間的彈幕早已瘋狂:
“臥槽!野史記載對上了!這信是真的!!”
“往生司…聽著就毛骨悚然,掌管往生?難道是長生不老?”
“蘇狀元當年在怕什麼?這封信沒寫完就被打斷了?”
“細思極恐!他穿越是不是和這個往生司有關?”
蘇明遠靜靜聽著,心臟在胸腔裡沉重地撞擊。周教授的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他記憶深處最陰暗的角落。他想起了殿試放榜那日,金鑾殿上,陽光穿過高高的雕花木窗,在光潔如鏡的金磚地上投下長長的光影。新科狀元,禦前謝恩。他跪在冰冷的金磚上,額頭觸地,能清晰地感受到上方龍椅散發出的無形威壓。眼角餘光瞥見兩側肅立的袞袞諸公。就在他起身,準備聆聽聖訓的那一刻,一道冰冷黏膩、帶著毫不掩飾的審視與…某種難以言喻的興味的目光,如同毒蛇的信子,舔舐過他的後頸。
他強忍著不適,微微側目。視線儘頭,是身著深紫色一品仙鶴補子官袍的當朝太傅——秦嵩。他並未看自己,而是微垂著眼瞼,手中把玩著一枚羊脂玉扳指,嘴角掛著一絲若有若無、極其細微的弧度。那不是欣慰,不是讚許,更像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獵手,看著落入網中的獵物時,那種一切儘在掌握的、冰冷的、近乎殘忍的嘲弄。那嘴角的弧度,像一把淬了寒冰的彎鉤,深深鑿進了蘇明遠的記憶裡。
此刻,在周教授對“往生司”抽絲剝繭的分析聲中,在直播間無數關於“穿越秘密”的狂熱猜測裡,太傅秦嵩三百年前那抹深宮大殿裡的冷笑,如同淬毒的冰錐,猛地刺穿了時間的帷幕!一個冰冷徹骨的念頭,如同毒蛇般纏繞住蘇明遠的思維:
往生司…追殺…原來從那一刻起,從他在金鑾殿上被那道目光鎖定的瞬間,甚至更早…從他觀測到那顆詭譎的赤紅星象,提筆寫下這封殘信開始…命運的絞索,就已經悄然勒緊了他的脖頸?這三百年的時空阻隔,難道並非意外,而是一場跨越了生死的漫長獵殺的開端?
一股源自靈魂深處的寒意,瞬間攫住了他,讓他幾乎在直播鏡頭前控製不住身體的微顫。
“荒謬!可笑至極!”
一個刺耳的聲音,如同破鑼般驟然在另一個分屏中炸響,強行打斷了直播間的肅穆氛圍和無數觀眾的遐想。屏幕上出現了陳浩然那張因刻意表演而顯得憤怒扭曲的臉。他穿著緊繃的亮片演出服,頭發用發膠抓得根根豎立,對著鏡頭揮舞著手臂,唾沫星子幾乎要噴到鏡頭上。
“拿著一封不知道哪個犄角旮旯刨出來的破紙,幾個神神叨叨的字,就敢說實錘穿越?還‘往生司’?拍玄幻劇呢?”他嗤之以鼻,臉上堆滿了誇張的不屑,“這年頭,為了紅,真是什麼都敢編!我陳浩然今天就把話撂這兒,這種所謂的‘古信’,我分分鐘能給你寫一籮筐!找個舊本子,弄點墨汁,再胡謅幾個生僻詞,誰不會啊?蘇明遠,有本事彆躲在後麵裝神弄鬼,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讓大家看看你這‘狀元公’肚子裡到底有多少真墨水!”
他叫囂得厲害,意圖用蠻橫的姿態攪渾水,將“造假”的汙水潑回去。然而,網絡時代的記憶如同永不消散的幽靈。他這番義正辭嚴的指控話音未落,直播間和各大社交平台的評論區,已經有人飛快地甩出了截圖鏈接。
那是陳浩然三年前一條早已沉底的微博。他當時參觀某個書畫展,附庸風雅地發圖配文:“欣賞大師默寶墨寶),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截圖裡,“墨寶”二字,被他堂而皇之地寫成了“墨寶”。
“噗——‘默寶’陳!你分分鐘寫一籮筐‘古信’?先把你家‘默寶’認全了行嗎?”
“大型打臉現場!就這文化水平還質疑彆人?”
“浩然哥,你家的‘默’是不是指沉默是金,所以不用墨水寫字?”
“臉疼嗎?浩然?快用你的‘默寶’寫封古信給大家開開眼!”
嘲諷的彈幕和評論如同海嘯般瞬間淹沒了陳浩然的直播分屏。他顯然也看到了後台的提示,那張原本因憤怒而漲紅的臉,瞬間變得煞白,嘴唇哆嗦著,眼神慌亂地躲閃,方才的氣勢洶洶如同被戳破的氣球,瞬間癟了下去,隻剩下狼狽的窘迫。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辯解什麼,最終卻隻發出一聲含糊的咕噥,手忙腳亂地切斷了自己的直播信號,灰溜溜地消失在了分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