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九,寒風中已隱約可聞年節氣息。書院四周鬆柏蒼翠,簷下新掛了紅燈籠,卻無人有心思欣賞這年節裝飾。
一封匿名信在日暮時分被釘在書院大門上,粗糙的草紙上墨跡淋漓:“明夜子時,地宮典籍,儘化灰燼。”
弟子們驚慌失措,捧著那封信闖入明遠堂時,蘇明遠正臨窗習字。他披著月白長衫,身形清瘦,手指關節因用力而微微發白,筆下正勾勒著《蘭亭集序》的最後一筆。
“先生,恐是往生司餘孽...”大弟子聲音發顫。
蘇明遠不抬頭,隻輕輕將筆擱在青玉筆山上。窗外最後一線天光斜照在他臉上,那雙總是溫潤的眸子裡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波動——那是隻有經曆過真正生死之人才會有的神情。
“撤去地宮外圍守衛。”他忽然道。
堂下嘩然。
“先生!地宮藏典三萬卷,皆是孤本!”
蘇明遠抬手止住喧嘩:“在典籍室門口,備四套筆墨紙硯。將我日前所抄的《往生司誌》置於案台正中。”
眾人麵麵相覷,卻無人敢違逆這位於三年前突然出現在書院門前、滿腹經綸卻來曆不明的先生。隻有蘇明遠自己知道,他並非這個時代的人——他曾是明萬曆三十五年的狀元郎,一場離奇意外使他跨越四百餘年光陰,在此重生。
夜幕垂落,雪花悄然飄灑。蘇明遠獨坐窗前,指尖輕撫腰間一枚已經磨損的玉佩。這是他穿越之時身上唯一舊物,上麵刻著“文明不滅”四字,似偈非偈。他知道往生司並非史書所載那般簡單,這幾個月的暗中查訪,已讓他觸摸到真相的輪廓。
“若我錯了...”他輕聲自語,窗外風雪漸急。
子時將近,地宮入口隱在書院後山一片竹林中。今夜無月,隻有風雪呼嘯穿過竹葉間的嗚咽。三條黑影如鬼魅般閃入,踏雪無痕。
為首之人身形高大,兜帽遮麵,身後跟著一胖一瘦兩個同伴。他們輕易避過寥寥幾個守衛,相視一眼中皆有疑色——這防守未免太過鬆懈。
地宮石門虛掩,內中燭火通明。三人閃身而入,卻被眼前景象怔住。
沒有埋伏,沒有守衛,唯有四張梨木案台相對而設,上麵整齊擺放著文房四寶。正中案台上,一部手抄本靜置其上,封頁上五個清俊楷書:《往生司誌》。
瘦子警惕地環顧四周:“大哥,有詐!”
胖子已然掏出火折:“管他什麼詐,燒了便是!”
首領卻抬手製止,目光被那抄本吸引。他緩步上前,手指微顫地翻開書頁。
燭光搖曳,映照紙上墨跡。隻一眼,他如遭雷擊。
這筆法...這起筆藏鋒、轉筆圓潤的獨特寫法...
他忽然扯下右手手套,露出虎口處一道深疤——那是幼年習字時,父親戒尺打出的傷痕。
“腕懸而掌虛,心正筆正。”父親的聲音穿越二十年光陰,忽然在耳畔響起,“這是我們林家世代相傳的筆法,兒須記得,文明之傳承,皆在筆墨之間。”
他踉蹌後退,撞倒一旁案台,筆墨散落一地。
“大哥!”
“不可能...這不可能...”他喃喃自語,瘋狂地翻動書頁,每一字每一劃都如刀刻斧鑿般熟悉。
蘇明遠的聲音忽然從暗處傳來:“林家筆法,起筆藏鋒,轉筆圓潤,收筆回鋒。尤其這‘永’字,側勒努趯策掠啄磔,八法俱全,非林氏嫡傳不能為。”
三人驟然轉身,但見蘇明遠自陰影中緩步走出,一襲青衫,手無寸鐵。
“你怎知...”首領聲音沙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