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得見,果然英雄也!
“也罷,也罷,你且講來,岑彭願聽其詳。”
“宛城大戰,岑將軍深明大義,擇明主而侍,大司馬劉演真心喜愛將軍,親自為將軍鬆綁,而且待將軍不薄。然,今大司馬屍骨未寒,你就背叛於他。不義一也。異乃大司馬胞弟劉秀將軍麾下,父城乃百姓之父城,而你卻口口聲聲要滅馮異,踏平父城!馮異死不足惜,但是你卻不顧父城百姓死活。不義二也。”
馮異大義凜然。
岑彭已經額頭汗水涔涔。
如此不義的戰爭還能打下去嗎?
“嚴將軍送客!”
岑彭無法再聽下去,這太他老娘的瘮人了,句句戳在靈魂深處的話語,多聽不宜。
嚴說想要當個好人,勸勸二人,馮異已經不見了蹤影。
“將軍,馮異已經走了。”
嚴說很泄氣,悠悠地說。
岑彭環視四周,果然不見了馮異的影子。
“嚴將軍,你說這個馮異也太神奇了吧?在我的大營裡竟然能夠來無影去無蹤?如履平地?”
岑彭不相信,更不服氣!
“將軍,不義之戰,不可打,更不可為!我想將軍,我們還是想一個好的辦法,緩兵緩行。”
嚴說勸解道。
“報大帥,朝廷密旨到。”
岑彭、嚴說正要商議緩兵之計,朝廷密旨送達軍營。
嚴說接過密旨,細聲彙報給岑彭。
“陝西、山西兩地的綠林軍好漢持續進兵渭南,河北的綠林軍也已渡過黃河天塹,山東綠林軍半個月前早已經殺過河南白馬,各地起義軍的軍事目標,一齊都指向了王莽朝廷的都城——洛陽。
更始皇帝劉玄任命大將軍王匡為元帥,岑彭、嚴說為先鋒,即日起與王匡大軍彙合一處,直擊洛陽,要先人一步,斬王莽,奪玉璽,安天下。詔,岑彭即日班師回京,與征西大元帥王匡部彙合,即日起兵發洛陽,以安天下。”
岑彭聽完如釋重負。
“命令大軍,立即拔寨起營,班師回京,與大元帥王匡彙合。”
說話不及,岑彭、王匡兩隊人馬兵合一處,將打一家,聲勢浩大。揮師西進,直逼洛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軍行至武關,早已經拿下武關的的申屠建,親自出關迎接,更始皇帝早有聖旨,岑彭、申屠建,全部歸王匡調遣。
王匡拜岑彭為左路先鋒,申屠建為右路先鋒,王匡自帶中軍,三股人浩浩蕩蕩開往洛陽。
此時,以王匡為統帥的漢軍氣勢正盛,以摧枯拉朽之間,已經兵臨洛陽城下。
不想,剛剛達到洛陽城下,就與王莽的大司馬王邑、王尋針鋒相對起來。
且說王邑、王尋在昆陽戰敗以後,狼狽逃回洛陽,百萬大軍損失了十之四五。
王莽見狀十分惱怒。
“王邑你可知罪?”
“臣,王邑有罪!”王邑跪伏在地,磕頭如搗蒜。
“王尋你可知罪?”
“臣罪該萬死!”王尋比王邑還要害怕王莽摘掉他的項上人頭。
“王邑、王尋,既然你二人已經知罪,來人啊,把二人推出去砍了!”王莽並不囉嗦,就要命人殺掉王邑、王尋。
“皇上,大司馬和上將軍雖然戰敗歸來,但是念在二人對皇上忠誠不二,肝腦塗地的情分上,還望皇上能夠網開一麵,免他們一死,才好。”
大柱國王炳急忙跪地替王邑、王尋求情。
“皇上,大柱國所言極是。大司馬王邑、上將軍王尋雖然戰敗,但雖敗猶榮啊。本來昆陽乃是一個小城,大司馬和上將軍須臾之間即可踏平之,然而就在大司馬出兵之時,突然天空金龍閃爍,暴雨如注,一群火牛從天而降,不但衝亂了我軍陣腳,而且還踩踏死我軍眾多將士。如此看來,非大司馬、上將軍無能。不能滅掉昆陽,實乃上天之意啊。”
國師王晃的一番話,把王邑、王尋洗的白白的,非常乾淨。
兩人偷眼看向王晃,內心深處滿是感激。
聽完大柱國王炳、國師王晃的勸諫,王莽的心裡舒服多了。
當然,這還不行,他還要有更充足的理由不殺王邑和王常,作為皇上,他不能讓臣子們小看了他。
“嗯,朕……”
王莽剛要張口說話,忽見金鑾殿外一陣吵嚷,有人大呼小叫著要麵見皇上。
喜歡大樹將軍馮異請大家收藏:()大樹將軍馮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