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赤眉軍樊崇與王匡在華陰正麵交鋒的時候,
綠林首領王鳳、王常,軍師張卯,眼見情勢不妙,暗地裡悄悄召開了一個山頭會議。
“諸位聽好了。”
參會的綠林各大佬,立即豎起耳朵,靜待張卯的下文。
“如今赤眉軍駐紮在鄭縣、華陰之間,很快就要逼近長安城了!我等眼下,困守一座長安孤城。如果死守的話,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而今之計,不如派兵在長安城中劫儘財寶、糧食,然後掉頭攻擊赤眉軍,殺出一條血路,東歸南陽,收集整頓宛城等地的兵馬,以圖東山再起。
即便不成功的話,我們重新回到江湖中做強盜,也是逍遙快活的!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張卬這番話,實在是說到綠林土匪的心坎裡去了,大家夥都紛紛表示讚同。
“張大帥說的不錯。王匡、陳牧、成丹失利,這是長安將要滅亡的前兆。我們不如兵諫皇帝,放棄長安城,重新回到宛城打遊擊去。這樣,我們不僅能夠得到長安的大量財寶,而且也能夠活得自由自在。”
廖湛、胡殷、申屠建,這些綠林軍的高級將領,高度讚成張卯的提議,紛紛響應張卯的號召。
廖湛還給出了具體的合理化建議。
一群缺乏戰略眼光的鼠輩,卻要商量大計。
“這個主意甚好。不如把右將軍隗囂也請過來,合意一下。”
“我來了。”
隗囂不請自來。
綠林軍將領熱情鼓掌,歡迎隗囂講幾句。
“我同意張卯大帥的主意,要乾就要及時動手,免得夜長夢多。”
很乾脆。
關於隗囂,我們需要好好介紹一下。
這個隗囂出身於隴右大族,知書通經。
初為天水郡吏,聞名於隴西,被國師劉歆推薦為國士。
劉歆叛逆後,回歸故裡,趁機占領天水郡平襄城。
隗囂憑借“素有名,好經書”,自稱上將軍,形成隴西割據勢力。
歸順更始皇帝劉玄,並被冊封為右將軍。
後來為了上位,積極揭發同族隗崔和隗義謀反,再度受封禦史大夫,位列三公。
…………
眾土匪敬服於隗囂的謀略,現在由他備書,大家積極性越發高漲。
“好,既然隗囂將軍也同意這個方案,立秋之日,便是行動之時。”
眾土匪欣欣然!
然而,老祖宗告訴我們事以密成。
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眾目睽睽之下,有人謀反,就會有人告密。
果然,大事未起,更始皇帝劉玄就得到了密報。
隗囂、張卯、王鳳、王常、申屠建等人密謀立秋之日發起兵諫,不管更始皇帝劉玄是否答應,都要把長安城洗劫一空,然後帶著劉玄東逃宛城。
如果劉玄不答應,就把的捆綁起來,綁架了。
這是何其惡毒的主意。
“啟稟皇上:隗囂、張卯等人要陰謀叛亂,並要劫持皇帝南逃南陽。”
山頭會議剛剛結束,
“他們真是這麼說的?”張渠就悄悄入宮報告了更始皇帝劉玄。
“皇上,這是關係到朝廷安危的事情,在下怎麼敢胡說。”
“好,這件事情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待朕誅殺幾人以後,立即封你做大將軍。”
劉玄內心大怒,但是表麵裝的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一樣。
將計就計。
立秋前的一天,
“陛下身體欠安,恭請張卯、廖湛、胡殷、申屠建、隗囂、王鳳、王常、等人,進宮請安。”
皇帝身體有恙,作為臣子的理應,看望。
況且,還是皇帝下詔,要求探望的。
劉玄的這個謀略很,高超。
張卯等人的計策,把動手之日,定在了立秋之日。
但是,更始皇帝劉玄技高一籌,則提前了一天。
張卯等人不知內情,隨即奉旨進入宮內,向劉玄請安。
“眾愛卿免禮平身。”劉玄漫不經心地,抬頭看了看,隗囂竟然沒有來。
“上將軍隗囂呢?他怎麼沒有來?”
“回稟皇上,隗囂有病了。”
劉玄豬頭腦袋畫蛇添足,多說了這麼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