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在哈爾汗城外休整了三個月,期間,光武帝的聖旨終於送到了西域都護府。馮章率領眾將跪在營寨的廣場上,聽宦官宣讀聖旨——聖旨的內容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光武帝沒有命令他們乘勝追擊,反而要求他們就地屯耕,安撫百姓,發展生產。
“聖上這是……”耿弇忍不住小聲嘀咕,他實在不明白,為什麼在這麼好的時機,聖上會下令屯耕,而不是繼續進攻。
馮章接過聖旨,眉頭卻漸漸舒展開了。他站起身,對眾將說:“聖上英明。咱們遠征西域,已經快一年了,糧草消耗很大,補給線又長,要是繼續進攻,很可能會像當年的李陵一樣,因為糧草斷絕而失敗。就地屯耕,以戰養戰,才是長久之計。”
吳漢也點點頭,附和道:“馮將軍說得對。哈爾汗城周圍有很多肥沃的土地,氣候也適合耕種。咱們可以在這裡種植青稞、小麥,飼養牛羊,不僅能解決糧草問題,還能安撫當地百姓,讓他們支持咱們。”
耿弇雖然還是有些失望,但也明白馮章和吳漢說的是實話。他歎了口氣:“好吧,既然聖上有旨,咱們就照辦。”
於是,漢軍開始了屯耕生活。士兵們放下了武器,拿起了農具,在哈爾汗城周圍開墾土地。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翻鬆凍土——冬季的土地凍得像石頭一樣硬,士兵們用鋤頭挖不動,就用火燒,等凍土融化了再挖。然後,他們在土地上撒上草木灰,既能保暖,又能施肥。
薩仁圖雅和她的族人也來幫忙。他們教漢軍如何適應北方的嚴寒氣候——如何建造防凍的房屋用木頭做框架,外麵裹上泥土和稻草,屋頂鋪上茅草),如何儲存過冬的食物把肉曬乾,把糧食放在地窖裡),如何馴養耐寒的牲畜比如犛牛和綿羊)。
馮章還派人安撫周邊的遊牧部落。他親自拜訪了附近的幾個部落首領,給他們送去了絲綢、茶葉和鐵器,承諾隻要他們不幫助塔拉夫人,漢朝就會和他們互市,保護他們的牧場。部落首領們早就聽說了漢軍的勇猛,也恨塔拉夫人的擴張,紛紛表示願意歸附漢朝。
很快,哈爾汗城周圍就熱鬨起來了。士兵們在田裡耕種,牧民們在草原上放牧,市場上擺滿了各種商品——漢人的絲綢、茶葉、鐵器,草原人的皮毛、馬匹、奶製品,大家互相交易,臉上都帶著笑容。
但馮章並沒有放鬆警惕。他派了大量偵察兵,日夜監視塔拉夫人的動向;同時,在哈爾汗城的四周修築了四座堡壘,每座堡壘裡駐紮一千名士兵,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禦線。
一天,薩仁圖雅帶著一個壞消息來到了馮章的營寨。“將軍,塔拉夫國內發生政變了。”她說,臉色凝重,“伊拉古皇帝——就是塔拉夫人的最高統治者,處死了一批反對派,包括可可夫將軍。”
“可可夫死了?”馮章有些意外,他沒想到伊拉古會這麼狠。
薩仁圖雅點點頭:“伊拉古原本是塔拉夫的一個部落首領,通過聯姻和征戰才當上皇帝的,根基不穩。這次可可夫戰敗,反對派就趁機發難,想推翻他。伊拉古處死可可夫,既推卸了戰敗的責任,又鞏固了自己的權力,一舉兩得。”
她頓了頓,繼續說:“不過,伊拉古比可可夫更狡猾,也更狠。接下來,他很可能會有兩種動向:一種是真心求和,想爭取時間恢複實力;另一種是準備更大規模的進攻,想一舉消滅咱們。”
馮章沉思良久,道:“不管他是求和還是進攻,咱們都要做好準備。你派人繼續盯著塔拉夫的動向,我派使者去塔拉夫國,試探一下伊拉古的真實意圖。”
使者回來後,帶來的消息讓馮章更加警惕——伊拉古表麵上表示願意和平,還派了使者送來禮物,卻在暗地裡大規模征召士兵,同時在邊境集結兵力,顯然是在準備進攻。
冬季的最後一個月,一場罕見的暴風雪襲擊了哈爾汗地區。漢軍因為有薩仁圖雅的指導,提前做好了準備——房屋加固了,糧草儲存夠了,士兵們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損失不大。但偵察兵報告,塔拉夫人趁機在邊境調動軍隊,似乎想趁著暴風雪,發動突襲。
馮章站在哈爾汗城的城牆上,望著北方的漫天風雪。寒風刮過他的臉頰,帶著雪的寒意。他知道,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喜歡大樹將軍馮異請大家收藏:()大樹將軍馮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