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皇宮。
秦王朱樉手持阿霜送來的密信,神色凝重地快步走向禦書房。
踏入禦書房,朱標正伏案審閱奏章,見朱樉匆匆而來,放下手中毛筆,疑惑問道:“二弟,何事如此匆忙?”
朱樉將密信遞上,語氣沉重:“大哥,這是阿霜送來的密信,沿海之事恐怕比我們想象中嚴重得多。”
朱標展開信件,隨著目光移動,麵色愈發陰沉。
信中詳細描述了在縣令處發現的賬本,不僅有與倭寇的財物往來,還指向朝中官員,一個與倭寇勾結的龐大利益集團似乎呼之欲出。
看完信,朱標緩緩放下,靠向椅背,閉眼沉思片刻後說道:“此事關係重大,若處理不當,沿海不穩,朝堂亦會動蕩。”
朱樉點頭,“大哥,不用那麼麻煩,我親自去,將那些與倭寇勾結的官員都殺了,以絕後患!”
他擔心阿霜有危險,畢竟還年輕,第一次帶兵打仗沒經驗。
朱標睜開雙眼,凝視著朱樉,見他一臉決然,心中思索片刻後,緩緩點頭。
“好,二弟這事就麻煩你親自跑一趟,務必謹慎行事,既要將那些與倭寇勾結的官員一網打儘,又要保護好自己的安全。”
朱樉抱拳,“大哥放心吧,你還不知道我,”
朱標微微點頭,目光中滿是兄長的關懷與信任。
“二弟,此去沿海,你責任重大。那幫與倭寇勾結的官員,必定不會輕易就範,說不定還會設下重重陷阱。你凡事都要多思量,莫要衝動行事。”
“好了,大哥,你啥時候也跟爹一樣那麼囉嗦了,我現在就出發。”
朱樉咧嘴一笑,轉身便離開了禦書房。
朱標望著朱樉離去的背影,微微搖頭,臉上浮現出一絲無奈的笑意,心中卻也默默祈禱二弟此去一切順利。
朱樉回到王府,片刻都未耽擱。
他徑直走向校場,那裡早已集結了王府中精心挑選的八十名精銳護衛。
這些護衛皆是曆經無數嚴苛訓練,武藝高強且對他忠心不二。
朱樉登上高台,目光掃視著眾人,大聲說道:“兄弟們,此番我們前往沿海,要鏟除那些與倭寇勾結的貪官汙吏。這是一場硬仗,他們定會負隅頑抗,但本王相信,以諸位的本領,定能所向披靡!出發!”
與此同時,朱樉事先安排的暗衛也在城外等候。
兩隊人馬會合後,一路快馬加鞭,揚起漫天塵土,朝著沿海地區疾馳而去。
數日後,朱樉一行風塵仆仆地抵達沿海,與阿霜順利會合。
阿霜見朱樉到來,趕忙迎上前去。
“父王您怎麼來了?”
“怎麼你爹就不能來?臭小子壯了,也黑了。”
朱樉笑著拍了拍阿霜的肩膀,眼中滿是關切與欣慰。
阿霜嘿嘿一笑,“父王,您一路奔波辛苦了。這邊情況複雜,兒臣本不想讓您涉險。”
朱樉收起笑容,神色嚴肅起來,
“你小子,獨自麵對這等局麵,為父怎能放心。聽聞你已掌握了不少與倭寇勾結官員的線索,快說來聽聽。”
阿霜連忙點頭,領著朱樉走進營帳,指著掛在牆上的一幅詳細海圖和官員勢力分布圖說道:
“父王,如今查明與倭寇勾結的官員,為首的是此地布政使劉煥,他掌控著沿海諸多政務,利用職權為倭寇提供便利,還幫他們隱匿罪證,從中獲取大量不義之財。還有一位…………”
“停,霜兒不必說那麼多,你直接把這些人的名單給我,晚上直接動手上門抓人,如若反抗,格殺勿論!”朱樉眼神中閃過一絲狠厲,大手一揮,果斷地說道。
阿霜愣了一下,隨即迅速反應過來,
“是,父王。”
他趕忙走到書桌前,鋪開宣紙,提筆迅速寫下與倭寇勾結官員的名單,以及他們大致的住址和日常活動規律。
寫完後,他將名單遞給朱樉。
朱樉接過名單,快速掃了一眼,隻見上麵寫著布政使方強、指揮使豆永剛、鹽運使王猛、知府何衛、知縣付海龍以及幾位負責海防工事建設的小吏等十餘人。
朱樉冷哼一聲,說道:“這些敗類,竟敢通敵賣國,今晚就讓他們知道背叛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