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二十六年四月,應天府的皇宮被一層濃厚的陰霾所籠罩。
這個全天下最為莊嚴的地方,此刻沒有一絲喜悅,取而代之的是無儘的悲戚。
宮牆之內,滿宮素縞,放眼望去,都是觸目驚心的白。輝煌的宮殿之間,滿是壓抑的哭聲。
白,在華夏文化裡,本是純淨之色,可如今卻承載著至深的哀傷。
大明帝國的第二任皇帝,於昨日暴斃薨逝。
朱標的棺槨停放在奉天殿,殿內莊嚴肅穆,氣氛沉重得讓人喘不過氣。
太上皇朱元璋坐在棺槨旁的矮凳上,形容枯槁,目光呆滯地望著棺木,仿佛靈魂已隨朱標而去。
他那布滿皺紋的臉上寫滿了悲痛與難以置信,嘴唇微微顫抖,喃喃自語。
“標兒,你怎麼舍得撇下爹,撇下你娘,撇下這大明江山……”
這位曾經縱橫沙場、鐵血治國的開國之君,此刻在喪子之痛麵前,顯得如此脆弱與無助。
馬秀英在宮女們的攙扶下,蹣跚著走進奉天殿。
她雙眼紅腫,淚水早已流乾,每一步都仿佛用儘了全身的力氣。
看到朱標的棺槨,她再也支撐不住,癱倒在棺旁,泣不成聲。
“我的兒啊,娘的兒啊,你為何走得這般突然,讓娘如何怎麼活啊……”
宮女們在一旁輕聲抽泣,卻又不敢貿然上前勸慰,隻能陪著皇太後一同落淚。
朱雄英在世子妃張氏的陪同下,腳步沉重地走進奉天殿。
但在看到父親棺槨的那一刻,所有的堅強瞬間崩塌。
世子妃張氏亦是滿臉悲戚,她緊緊挽著朱雄英的手臂,試圖給予他一些力量。
朱雄英緩緩走到棺槨前,撲通一聲跪下,眼中淚水決堤般湧出。
“父親……”
他聲音顫抖,帶著無儘的悲慟,伸手輕輕撫摸著棺木,仿佛想要再感受一次父親的溫度。
“殿下,節哀順變……”
張氏輕聲勸慰,自己卻也忍不住哽咽起來。
朱雄英微微點頭,可悲痛讓他一時說不出話來。
朱元璋坐在棺槨旁,沉浸在喪子之痛中,聽到動靜緩緩抬起頭,見好大孫朱雄英在張氏陪同下前來。
他看著朱雄英,心中五味雜陳。
朱雄英身形已長成,眉眼間有朱標的影子,此刻臉上滿是悲慟。
“大孫……”
朱元璋聲音沙啞,伸出手招呼朱雄英。
朱雄英趕忙起身,幾步走到朱元璋跟前,跪下抱住朱元璋的腿,放聲痛哭。
“皇爺爺,孫兒的父親……”
朱元璋看著朱雄英悲痛的模樣,老淚縱橫,伸手輕撫他的頭。
“大孫,你爹沒良心呐,丟下咱跟你皇奶奶獨自走了,這大明的萬裡江山,往後的擔子可都得你擔起來咯……”朱元璋聲音顫抖,帶著無儘的悲愴與無奈。
此時,馬秀英在宮女的攙扶下,緩緩走近。
她雙眼紅腫,神情憔悴,悲痛似乎已將她的精氣神抽離。
聽到朱元璋的話,她微微哽咽著說:“大孫啊,你皇爺爺說得對,你爹走得突然,可這大明不能沒有主心骨。你從小就聰慧懂事,這些年也跟著你爹學了不少,往後可要挑起這大梁啊。”
朱雄英抬起頭,眼中滿是淚水與堅毅,
“皇爺爺,皇奶奶,孫兒雖悲痛萬分,但孫兒明白責任重大。孫兒定當不負您二位與父親的期望,隻是孫兒年少,很多事還需皇爺爺和皇奶奶多多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