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白日裡為慶賀鎮國公夫人生辰而懸掛的彩綢燈籠尚未撤下,在漸起的晚風中輕輕搖曳。
暖閣內,燭火通明,卻隻映著三個身影——魏家,夫人,以及他們的獨子魏民。
“娘!您看!”魏民獻寶似的將一個小小的木雕捧到母親麵前,小臉因興奮而泛紅。
那是一個精巧的“農家小院”微雕。
低矮的籬笆圈著兩間茅屋,屋前一株老樹亭亭如蓋,樹下一位慈祥的老婦人含笑望著院中追逐的孩童,旁邊趴著一隻慵懶的黃狗。
雕工樸拙,卻處處透著溫暖的煙火氣。
“我問了先生,他說這叫‘歸園田居’!娘您看和您小時候待在的外婆家像不像?”
夫人接過微雕,指尖細細摩挲過那老樹的紋路,眼中泛起溫柔的水光。
她將兒子攬入懷中,聲音輕柔:“像,真像。娘的民兒長大了,懂事了,這份心意,娘很喜歡。”
她低頭親了親魏民的額發,滿心滿眼的慈愛。
上首的魏家,看著妻兒,素來端肅的臉上也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他端起酒杯淺啜一口,今日是他的妻子生辰。
每當在某個特殊的日子,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時候,都難免讓他想起魏仁。
以前,府上有爹,娘。有弟弟,還有很多陪他一起瘋鬨的下人。
如今,爹,娘已經離世,弟弟也遠出難歸。加之身份的轉變,讓他原本樂於嬉鬨的性格也變得沉默寡言。
他放下酒杯,眼神無意識地在桌麵上滑過,
閃過一絲落寞。
夫人似有所感,悄然伸手,覆在他置於桌下的手上,掌心溫熱,傳遞著無聲的安慰。
夫妻二人目光交彙,千言萬語,儘在不言中。
家族的榮耀與重擔,兄弟的離散與牽掛,都在這靜默的相守中沉澱。
魏民卻渾然不覺父母間流淌的複雜心緒。
他沉浸在母親誇讚的喜悅裡,又惦記著白日裡私藏的一包蜜餞。
趁父母不注意,他小手飛快地探入懷中,摸出一顆塞進嘴裡,甜滋滋的味道讓他滿足地眯起了眼。
一顆,兩顆...
待到晚膳撤下,仆婦端來兩盅溫熱的安神湯時,魏民已覺小腹脹鼓,膩得有些難受。
“娘,爹,我肚子好飽,喝不下了。”魏民苦著小臉,將那碗飄著淡淡香氣的湯水推遠了些。
“你這孩子,晚膳沒見你吃幾口,蜜餞倒吃了不少。”
夫人無奈地搖頭,語氣卻滿是寵溺。
“罷了,不喝就不喝吧,早些歇息也好。”
她示意仆婦將魏民的那碗湯撤下,卻被魏家攔住了。
“做都做了,不喝浪費了,就放著吧,一會你再喝一碗,多補補。”
說著端起自己那碗嘗了一口,又對夫人溫聲道:“吃完飯,你也早些歇息,今日勞累了。”
夫妻二人將溫熱的湯飲儘。
湯氣氤氳,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寧神香氣。
仆婦上前服侍二人漱口淨麵,不多時,暖閣的燭火熄滅,主臥的窗欞也暗了下來,整個國公府漸漸沉入一片靜謐的夜色之中。
夜色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