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樓中人聲鼎沸,聊的也是五花八門,天南海北,還真沒遇見有類似百曉生之人,不過聽一聽倒也覺得有趣。
就這樣不知不覺一壺茶已經喝完了,魏仁抬手喚來一位小二準備再要一壺。
“客官,我們這可以添水,不收您錢的,您這壺茶要是直接換掉有些可惜。”
魏仁沒有拒絕,並且對這人的口音起了興趣。
“你這口音聽著倒像我家鄉那邊的。”
“客官是哪裡人啊?”
“大齊”
小二突然露出驚喜的表情說道:
“客官,你我還真是同鄉啊。”
魏仁也頗有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追問具體所在,得知這小二是大齊南方之人。便好奇詢問為何會來到這裡。
小二斟酌了一下後無奈笑道:“被官府強遷了。”
強遷?這聽著可不是什麼好事啊。
既然不能展露仙法於凡人麵前顯聖,
那麼動用一下家庭背景管管小事也是可以的嘛。
身為鎮國將軍次子,他不信自己管不了這事。
於是他開始詳細詢問事情始末,魏仁聽著聽著,眉頭逐漸皺了起來,這事...還真不好管。
這小二一家祖上遷至碩石鎮,已有四代人,家境剛剛有所起色,誰料就在去年官府忽然下令,南方五鎮及周邊村莊,家中成年兩子以上留一人,其餘老弱婦女全部遷移。
他是家中老大,按理應該留守,可他聽說邊境可能有戰事,又在父母和妻子的勸說下,他也偷偷的離開了碩石鎮。
雖然官府在後方分配了田地,但畢竟違反了官府政令,他們也不敢真的去往後方,正好宇國也有他家遠親,因此全家都來到了這。
不止他家是這種情況,來宇國的人還是頗多的,宇國對他們也是來者不拒,還給他們安排了專門的地方用於居住,雖然隻是一些荒郊野嶺,但勝在安全。
小二一家沒去那裡,而是來到了這座城池。一路上也沒有波瀾,平安來到這後,兩個月前遠親給他介紹了一個茶樓的差事,一直做到現在,也還算勤勤懇懇。
魏仁聽完後很想嘲諷兩句,可自己也不是什麼聖人,大概問了下他們的路線後,便失了聊下去的心情,揮揮手讓小二退下了。
或許是心情受到了影響,魏仁連茶都不想繼續喝下去了。
抬手又喚來另一位小二結了茶錢後,便徑直出了茶樓。
出了茶樓的他從馬廄那領了自己的兩匹馬晃晃悠悠的出了城,出城後魏仁繼續上馬馳騁,他走的正是那齊人的遷徙路線,目的就是想看看越境來到宇國的人到底多不多。
或許是運氣不好,又或者是來的都差不多了,魏仁快馬加鞭行了近一天也沒見到有拖家帶口,明顯是逃難之人。
臨近夜晚,魏仁找到了一個村莊,在花了些銀子後,村長給他找個落腳的地方,村西頭的一間空屋。
將馬兒拴好又添了些草料,魏仁進了屋內,盤腿坐在了草床上,沉入了心神。
......
一個約有八十人的隊伍正在小路上緩慢前行,隊伍拉的很長,從牛車上擺放的物品來看,不像是商隊或者某些家族出行,更像是...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