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韋小寶與蘇荃率領的使團在經曆重重考驗後,終於返回了紫禁城。此次漠北之行,他們不僅成功與準噶爾部簽訂了和平協議,還查明了東廠餘黨與準噶爾部中的反叛勢力勾結的事實。儘管歸途疲憊,但眾人心中都帶著一種完成使命的成就感。
“皇阿瑪,奴才韋小寶、蘇荃叩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韋小寶與蘇荃在乾清宮內跪地請安,聲音透著興奮與自豪。康熙的目光掃過二人,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小桂子,蘇荃,你們終於回來了。”康熙的聲音洪亮而威嚴,“此次出使漠北,可還算順利?”
韋小寶從懷中取出和平協議,雙手奉上:“皇阿瑪,奴才不負所托,已與準噶爾部簽訂和平協議。噶爾丹汗答應停止邊境挑釁,並接受大清的軍事援助與貿易開放條款。同時,我們還查明了東廠餘黨與準噶爾部中的反叛勢力勾結的事實,現已將相關人等捉拿歸案。”
康熙的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他接過和平協議,仔細翻閱。殿內的氣氛瞬間輕鬆許多。
“小桂子,你做得很好。”康熙讚許道,“此次出使漠北,你為大清立下了大功。”
韋小寶心中一暖,蘇荃亦是鬆了口氣。她輕聲道:“多謝皇上掛念,這都是奴婢與韋香主的分內事。”
康熙點了點頭,轉向多隆:“多隆,即刻安排人手,將東廠餘黨和準噶爾部的反叛分子押入大牢,嚴加審訊。”
多隆躬身領命,康熙又對韋小寶說道:“小桂子,你隨朕到養心殿,我們單獨談談。”
韋小寶心中一凜,康熙的這番話顯然意味著還有重要的事情要交代。他趕忙起身,跟隨康熙出了乾清宮,來到養心殿。
殿內,康熙擺手讓其他人退下。韋小寶與康熙相對而立,康熙的目光深邃而銳利:“小桂子,此次漠北之行,你不僅完成了外交使命,還為大清邊疆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朕心甚慰。”
韋小寶謙卑地低下頭:“皇阿瑪過獎,這都是奴才應儘的職責。”
康熙微微一笑,語氣轉為嚴肅:“朕今日召你來,是要與你商討一件更為重要的事情。四十二章經的秘聞雖已平息,但它所涉及的各方勢力,尤其是東廠的動向,仍需密切關注。”
韋小寶心中一動,想起東廠的種種行徑與四十二章經中的秘密。他知道,這背後隱藏著更深的王朝秘辛。
“皇阿瑪,”韋小寶輕聲說道,“奴才在漠北期間,曾聽聞東廠餘黨與準噶爾部的反叛勢力勾結,似乎意欲圖謀不軌。而且,奴才還發現東廠的勢力不僅在漠北活躍,甚至滲透到了少林寺。”他故意停頓,觀察康熙的反應。
康熙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寒芒:“哦?說來聽聽。”
韋小寶迅速將東廠餘黨在漠北的活動以及他們在少林寺發現的線索一一道來。他還提到,東廠餘黨試圖竊取達摩心法,這一武林絕學與四十二章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康熙聽後,沉默良久。他深知東廠的存在一直是大清政權的一顆毒瘤,雖然在政權初立時,東廠曾是維護皇權的重要工具,但隨著時間推移,其弊端也日益凸顯。
“小桂子,你可知道,東廠為何會在清朝初期設立?”康熙突然問道,聲音透著一絲思索。
韋小寶心中一緊,搖了搖頭。康熙微微一笑:“東廠的設立,源於我大清入關之初,局勢動蕩,各方勢力蠢蠢欲動。先帝設立東廠,是為了加強對朝堂內外的監控,確保皇權的穩固。”
韋小寶點了點頭,這解釋合情合理。康熙繼續說道:“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東廠逐漸演變成了一股不受控的力量,其成員濫用職權,貪贓枉法,甚至與外部勢力勾結,嚴重損害了大清的根基。”
韋小寶心中一凜,他明白康熙的意思。東廠的存在,已經從最初的維護皇權,演變成了威脅皇權的不穩定因素。康熙決定鏟除東廠,是為了大清的長治久安。
“皇阿瑪,那奴才該如何行動?”韋小寶問道。康熙點了點頭,示意他靠近,低聲說道:“朕決定借此時機,徹底鏟除東廠勢力。你可帶蘇荃與天地會的人馬,前往東廠,將其一舉拿下。”
韋小寶心中一震,這是一場關乎大清未來的大動作。他立刻表示領命,同時心中也明白,這將是他們麵臨的又一場生死考驗。
“皇阿瑪,奴才明白。”韋小寶沉聲說道,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康熙點了點頭,表示滿意。他轉身對蘇荃說道:“蘇荃,你與韋小寶一同前往,確保行動萬無一失。”
蘇荃躬身領命,她心中雖有忐忑,但更多的是對韋小寶的信任與支持。二人迅速退出養心殿,召集天地會與歸雲莊的弟子,準備執行康熙的命令。
當夜,月色朦朧,韋小寶與蘇荃率領眾人悄然來到東廠外。東廠的建築在月光下顯得格外陰森,四周寂靜無聲,隻有偶爾傳來的巡邏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