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寧衛指揮使司內,韋小寶與蘇荃正商討如何進一步擴大清寧衛的巡防範圍。蘇荃道:“韋香主,依我看,當務之急是加強京城周邊的巡防力度。最近有些不法分子潛入,企圖擾亂治安。”
韋小寶點頭:“蘇姑娘說得對,咱得提前布好局,不能讓這些蟊賊壞了咱們的好事。不過,這巡防司人手似乎還不夠啊。”他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蘇荃沉吟道:“我倒有個主意。可以抽調部分刑獄司的成員支援巡防司,同時從京城周邊的駐軍中選拔一些精銳士兵補充進來。這樣既能增強巡防力量,又能鍛煉隊伍。”
就在這時,一名侍衛匆匆進來稟報:“韋大人、蘇姑娘,太子殿下突然到訪,正在前廳等候。”
韋小寶與蘇荃對視一眼,皆感意外。太子胤礽素來行事謹慎,突然造訪必有要事。
二人快步來到前廳,隻見太子胤礽身著寶藍色長袍,麵容略顯憔悴,眼中帶著憂色。他起身拱手道:“韋大人、蘇姑娘,今日冒昧來訪,還望見諒。”
韋小寶與蘇荃連忙跪下:“太子殿下金安,奴才臣女)怎敢不見諒?”
胤礽擺手道:“快快請起。二位請坐,朕有要事與你們商議。”
三人落座後,胤礽壓低聲音說道:“韋大人、蘇姑娘,朕得悉有人在背後挑撥,說蘇姑娘與朕關係曖昧,企圖破壞清寧衛的聲譽。朕特來表明心跡,蘇姑娘乃賢良淑德之人,朕對她隻有敬重之意,絕無半點不軌之念。”
韋小寶與蘇荃心中一驚,這建寧公主的挑撥果然見效了。蘇荃連忙說道:“多謝太子殿下澄清,臣女對殿下隻有君臣之禮,絕無其他想法。”
胤礽點頭:“朕相信你們。但朝堂之上,流言蜚語甚囂塵上,朕擔心會有人借此生事。所以,朕建議蘇姑娘暫時減少與東宮的往來,以免授人以柄。”
蘇荃點頭應道:“臣女明白,臣女定會謹言慎行,不給清寧衛和殿下帶來麻煩。”
胤礽又轉向韋小寶:“韋大人,清寧衛是大清的棟梁,你務必要穩住陣腳,不能讓彆有用心之人得逞。”
韋小寶拱手道:“請殿下放心,奴才定當效忠大清,守護清寧衛的聲譽。”
胤礽站起身來:“好,朕先告辭。你們萬事小心。”
送走胤礽後,韋小寶與蘇荃回到內室,氣氛凝重。韋小寶道:“蘇姑娘,這流言蜚語怕是衝著咱們來的。建寧公主一直對我倆不滿,如今又出了這檔子事,不得不防啊。”
蘇荃點頭:“韋香主,臣女也有所察覺。建寧公主與海公公近日走動頻繁,怕是有什麼陰謀。咱們得趕緊查查海公公的底細,看看能不能找到些有用的線索。”
韋小寶點頭:“這是個辦法。另外,我總覺得這四十二章經的事情也不簡單。海公公一直守著冷宮裡的秘密,說不定建寧公主和他勾結,就打著四十二章經的主意。”
蘇荃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四十二章經關係著大清的龍脈和氣運,要是落入歹人之手,後果不堪設想。咱們必須先發製人,不能坐以待斃。”
韋小寶思索片刻,道:“這樣吧,你帶人暗中監視建寧公主和海公公的動向,摸清他們的勾結證據。我則去冷宮探查,看能不能從海公公那裡套出些話來。咱們雙管齊下,說不定能揪出他們的陰謀。”
蘇荃點頭:“好,一切小心。建寧公主心狠手辣,海公公又是老狐狸,咱們得格外留意。”
韋小寶一笑:“放心吧,對付這老狐狸,我有的是辦法。”
當夜,韋小寶喬裝打扮,悄然潛入冷宮。冷宮內一片死寂,月光透過破舊的窗紙,灑在地上,勾勒出斑駁的影子。
海公公蜷縮在牆角,聽到動靜後,緩緩抬起頭,獨眼在暗處閃爍著幽幽的光。他聲音沙啞:“韋大人,這麼晚來找老奴,有何貴乾?”
韋小寶上前一步,冷笑道:“海公公,彆裝蒜了。你與建寧公主勾結,打四十二章經的主意,當我不知道呢?”
海公公微微一驚,隨即恢複鎮定:“韋大人說笑了。老奴在這冷宮苟延殘喘,哪來的膽子過問朝堂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