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最後一卷四十二章經的集齊,大清上下一片歡騰。康熙在太和殿舉行了盛大的慶典,表彰韋小寶、蘇荃以及所有參與尋找經書的有功之人。四十二章經被妥善安置在特製的寶盒之中,存放在紫禁城最隱秘的所在,由清寧衛專人守護。
“韋小寶、蘇荃,你們的功績,朕銘記在心。從今日起,清寧衛不僅要負責大清的日常治安與情報工作,更要深入研究四十二章經,為我大清的長治久安提供無儘的力量。”康熙的聲音回蕩在大殿之上。
韋小寶與蘇荃跪拜謝恩:“奴才臣女)定當竭儘所能,不負皇上厚望。”
慶典過後,韋小寶與蘇荃帶領清寧衛的精英團隊,開始了對四十二章經的深入研究。他們在清寧衛指揮使司內設立了一個專門的研究室,日夜不息地解讀經書中的奧秘。
“蘇姑娘,這四十二章經中記載的武學,隻怕遠超我們以往所見。”韋小寶望著手中卷軸,眼中滿是驚歎。
蘇荃點頭:“是啊,這經書不僅涉及武學,還有治國理政、科技發明諸多方麵。我們得儘快將其內容整理成冊,供皇上和朝廷重臣參閱。”
沐劍屏與多隆則負責將經書中的機械設計圖付諸實踐,製造出了許多精巧的器械。這些器械在清寧衛的日常行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大大提升了行動效率。
“韋香主,我們按照經書中的圖紙,製造出了改良的火器和快速傳遞信息的裝置。這下,咱們清寧衛如虎添翼!”沐劍屏興奮地展示著他們的成果。
韋小寶大喜:“好!你們繼續努力,爭取造出更多有用的器械,為大清效力。”
與此同時,曾柔和方怡在江湖中積極傳播四十二章經中的武學理念,試圖平息江湖上的恩怨紛爭。她們在少林寺與方丈共同商議,決定擇日公開展示易筋經的部分心法,以此提升武林整體境界。
“韋香主,少林寺願意與清寧衛合作,共同推動武林的和平與發展。”曾柔在一封信中向韋小寶彙報。
方怡也補充道:“我們相信,通過傳播高深的武學,可以引導江湖人士走向正道,減少不必要的爭鬥。”
建寧公主與阿珂則繼續在朝堂上監視西洋使館的一舉一動。她們發現,西洋人雖然表麵臣服,但仍暗中與反清勢力保持聯係,試圖尋找東山再起的機會。
“韋小寶,西洋人不會死心。我們得繼續加強防範,不能給他們任何可乘之機。”建寧公主在一次密會中警告。
阿珂點頭:“我們還發現,西洋人最近在暗中收買一些貧困百姓,企圖在民間製造動亂。”
韋小寶聽後,立刻加強了對京城及各地的監控,同時安排清寧衛的侍衛們深入民間,了解百姓的疾苦,及時化解矛盾。
雙兒在宮中繼續擔任韋小寶的眼線,密切關注後宮動態。她發現,一些妃子對四十二章經的收藏頗為關注,甚至有暗中刺探的舉動。
“韋公子,後宮之中也有不安分的聲音。奴婢會繼續留意,及時報信。”雙兒在一次秘密會麵中說道。
韋小寶心中一凜:“後宮乾政,這是大忌。雙兒,你多保重,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告知。”
隨著四十二章經的研究逐漸深入,大清的國力也在悄然增長。康熙依據經書中的治國理念,推行了一係列改革,減輕賦稅、興修水利、發展商業,百姓的生活日益改善。
“韋香主,這四十二章經帶來的變化,已經逐漸顯現。大清的未來,一片光明。”蘇荃感慨道。
韋小寶點頭:“是啊,我們總算沒辜負那些為經書付出生命的兄弟們。隻是,這經書的秘密,還得繼續探索。”
然而,就在大清因為四十二章經而蒸蒸日上之時,一股新的暗流也在悄然湧動。江湖上,一些武林門派因未能得到四十二章經中的絕學,心生不滿,開始聚集力量,企圖搶奪經書。
“韋香主,有消息傳來說,最近嵩山派和華山派的掌門在暗中聯合,聲稱要為武林討個公道。”多隆在一次彙報中說道。
韋小寶與蘇荃立刻意識到,這所謂的“討公道”,實則是想奪取四十二章經。
“蘇姑娘,這武林門派聯合起來,怕是不好對付。我們得儘快製定應對之策。”韋小寶說道。
蘇荃思索片刻:“不如我們主動邀請武林各派的代表來京,召開武林大會。在會上,我們可以展示四十二章經的部分內容,並說明經書由朝廷保管是為了武林的和平與安全。這樣既能安撫他們,又能防範搶奪。”
韋小寶拍案叫絕:“好主意!我們還可以借此機會,選拔武林中的有識之士,組成一支協助清寧衛維護武林秩序的隊伍。”
康熙聽聞此計,大加讚賞:“韋小寶、蘇荃,你們的提議甚好。朕授權你們舉辦武林大會,並挑選武林人士協助清寧衛。”
於是,韋小寶與蘇荃立刻著手籌備武林大會。他們發出大量英雄帖,邀請武林各派代表齊聚京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武林各派在接到英雄帖後,議論紛紛。嵩山派掌門大禹道:“這韋小寶葫蘆裡賣的什麼藥?莫不是想用武林大會壓製我們?”
華山派掌門無極子點頭:“不錯。不過,既然是英雄帖,我們若不去,怕是會被扣上不敬朝廷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