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寶帶著醫燈坊的弟子們沿黃河巡查,秋汛剛過的灘頭泥濘遍布,殘留的濁浪拍打著岸邊,卷起泛黃的水花。傳燈使來報,說下遊的“望河村”近來怪事頻發——夜裡總聽到水底有嗚咽聲,河邊的護燈草成片枯萎,連村民祭祀的河燈都漂不遠就會沉沒,像是被什麼東西拖入了水底。
“定是光脈被濁浪煞侵擾了!”韋小寶將光錨晶交給弟子收好,自己扛著改良的“破浪燈輪”大步流星趕往望河村。這燈輪是他結合歸墟海燈術新製的,輪緣鑲著薄銅片,轉動時能發出清越的聲響,據說能驅散水煞。
望河村的老村長早在村口等候,滿臉愁容地引著眾人往河邊走:“韋大人,您可算來了!前幾日有個後生夜裡捕魚,說看到水底有黑影,眼睛亮得嚇人,回來就發了高熱,胡話裡總喊‘燈滅了’!”他指著岸邊枯萎的護燈草,“這些草往年能長到半人高,今年卻成了這樣,怕是河神發怒了!”
韋小寶蹲下身,用手指撚起一把河泥,醫燈的碧焰在指尖跳動,泥中立刻滲出絲絲黑氣。“不是河神發怒,是濁浪煞借著秋汛的水汽滋生,汙染了光脈。”他讓弟子取出“淨脈粉”撒在岸邊,粉末遇水化作淡金色的光霧,護燈草的根部立刻泛起綠意,“這煞最怕純淨的心光,咱們得在灘頭設個‘鎮浪燈陣’。”
村民們聽說要設燈陣,紛紛回家取來自家的燈盞,有粗陶油燈、竹骨紙燈,還有孩子玩的琉璃小燈。韋小寶指揮著眾人按“五行方位”擺燈,自己則站在陣眼,將光錨晶嵌入一盞巨大的“河伯燈”底座:“這燈陣要靠大家的心光催動,想著黃河安瀾、日子安穩,燈焰就不會滅!”
夜幕降臨時,燈陣亮起,五色彩光在灘頭鋪開,與黃河的濁浪相映。可沒過多久,水麵突然翻起黑色的漩渦,嗚咽聲變得淒厲,燈陣邊緣的幾盞油燈“劈啪”作響,燈焰劇烈搖晃,眼看就要熄滅。
“好家夥,來得挺快!”韋小寶掏出破浪燈輪,注入心光擲向漩渦,燈輪在空中劃出金色弧線,將漩渦暫時鎮住,“後生們,跟我喊號子!‘黃河清,燈焰明,濁浪散,光脈寧’!”
村民們跟著大喊,心光順著喊聲注入燈陣,河伯燈的光錨晶突然爆發出強光,將五色彩光連成一片光網,壓向水麵。漩渦中浮出一個巨大的黑影,竟是由泥沙和黑氣凝聚的“濁浪煞”,它張開巨口,想要吞噬光網。
“用醫燈的碧焰燒它!”李華元的弟子立刻反應過來,數十盞醫燈的碧焰彙成光帶,纏向黑影。濁浪煞最怕生機之光,被碧焰灼燒得發出嘶吼,黑氣漸漸消散,露出裡麵裹挾的無數破損河燈——原來這煞是由多年來沉在河底的廢棄燈盞怨念凝聚而成。
“是咱們以前的河燈沒處理好,積了怨氣!”老村長恍然大悟,眼眶泛紅,“每年放燈後,總有燈盞沉在水底,時間長了竟成了禍害!”
韋小寶靈機一動,讓村民們將家中的舊燈盞都取來,在灘頭堆成“祭燈台”,自己則點燃一盞新製的“解怨燈”:“舊燈有靈,怨氣可解,今日咱們用新光送你們歸墟,莫再留戀塵世啦!”
解怨燈的光與燈陣的光網相融,沉入水底,那些破損河燈在光中漸漸化作光點,融入黃河的光脈。濁浪煞失去怨氣支撐,在碧焰與金光的交織下徹底消散,黃河水麵變得平靜,連濁浪都泛起了淡淡的金光。
次日清晨,望河村的村民在灘頭種下成片的護燈草,韋小寶則帶著弟子在岸邊立起“護河燈柱”,柱頂的光錨晶與燈灣的光脈相連,能實時監測黃河的光脈異動。老村長捧著一盞新做的河燈送給韋小寶:“這燈盞裡刻了您教的號子,以後每年放燈,我們都先祭燈解怨,再祈平安。”
離開望河村時,黃河的水竟清澈了許多,陽光照在水麵上,波光粼粼,與岸邊的燈陣光脈交相輝映。韋小寶望著這景象,摸著下巴笑道:“看來解決煞害不光要靠硬打,還得懂它的根由。這濁浪煞是怨念生的,解了怨,光脈自然就順了。”
弟子們在一旁記錄:“韋香主悟道:‘燈有靈,怨可解,心光至,濁浪歇’。”韋小寶聽了哈哈大笑,拍著弟子的肩膀:“記下來記下來,以後這就是黃河灘的守燈口訣!”
黃河的濤聲在身後漸漸遠去,燈柱的光卻一直亮著,像一盞指引方向的明燈,守護著黃河灘頭的安寧,也守護著這條流淌千年的母親河與光脈的聯結。韋小寶知道,江湖的光脈守護從不止於燈灣,更在這萬裡河山的每個角落,在每個普通人的心中。
喜歡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請大家收藏:()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