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行動與結果三者構成一個動態循環係統,三者存在先後次序,而且還存在相互影響。
思維是認知。
認知決定思維,思維決定行動。
思維模式分類很多,今天我們說的是習慣思維和逆向思維。
在交易的時候,習慣性思維的表現,大致是這樣的。
比如大家看到股價上漲,就希望股價繼續上漲,習慣性地認定股價會漲到哪裡,會不會漲停,心裡特彆高興,甚至得意忘形。
因為習慣思維的原因,對交易認知的不足,往往很少去思考股價上漲之後的風險,相反還十分自信,或者盲目自信武斷,忽視市場風險,可能導致行動不利而錯過機會。
思維決定行動。
行動是橋梁,是思維轉化為具體行為的過程。
行動決定結果。
沒有思維就沒有行動,沒有正確的行動就沒有正確的結果。
有了正確的思維,才能有正確的行動。有了錯誤的思維就會產生錯誤的行動,結出錯誤的結果。
交易就是如此,你對行情沒有足夠認知,就不會有科學的思維,就不會有正確的行動,你就得不到希望的結果。
交易本來就是個反人性的事情,正是因為大家有習慣性思維,缺少逆向思維,所以大多數人的行動是錯誤的,結果自然就不儘人意了,最終隻能是錯誤的行動,結出失敗的果。
交易是一個持續不斷的事情,所以,交易結果也是新的起點,是下一次交易的基礎。
可見,三者的關係是一個動態的關係,需要我們不斷總結、完善和提高。
交易係統的打造就是如此,需要我們不斷磨煉,不斷總結和創新。
那麼什麼是正確的交易思維呢?
最簡單就是:
股價上漲時,時刻考慮出現什麼情況必須減倉或者清倉,什麼情況下可以繼續持有跟蹤。
股價下跌時,第一時間考慮要不要賣出避險?而不是幻想會出現反彈。重點考慮什麼時候才可以低吸買進?買進的信號是什麼?
也就是反過來思考問題,逆行情而思考,不是順著行情去幻想。
隻有我們的思維走在行情的前麵,我們才能從容應對行情的突然變化。
否則,就會非常被動而不知所措。
你都沒有想到,哪裡會有正確的行動,更不會好的結果!
大家交易失敗,沒有抓住最佳販原因就在於此。
阿民和阿哲這一次在113.00附近做多日元就是這樣。
在日元下跌勢頭不弱的情況下,就有了日元的下跌有結束的思考,然後才有了在113附近做多日元的行動。
先有了想法,才有了研究跟蹤日元盤麵的行動,有了正確的分析把脈之後,最後才有了好的結果。
沒有事前的判斷,是不可能也不能及時做出行動。就更加不可能有後來的鎖倉和盤中草上飛的操作了。
可見,成功的操作都是因為有了正確的思維、果斷的行動。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上一周的實際操作,看看思維、行動和結果之間的關係,以及具體的運用。
利民峰
阿民一直說這類山峰,一旦出現漲停危險就來了!正是因為有了這個思維判斷,才會有正確有的行動,第一個板雖然沒有封住,但是已經有了加速上漲的跡象,說明風險已經很近了!
當第二漲停出現並從成功封板到砸板,就說明阿民的判斷是正確的,這裡就會正確的行動,在漲停附近完成清倉,24.50元以上隨隨便便可以完美出逃。
與周五收盤的20.64元相比,是不是可以輕鬆規避每股4元的的回撤,1萬股就是4萬元。
一念之差,一天之間!少賺18。
就是因為一點點差彆,結果就相差如此之大。
如果還沒有執行正確的操作的話,說不定少賺的數額可能繼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