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胖子不是彆人,正是日後華夏響當當的黑色幽默喜劇大師——寧皓。
隻不過此刻的他,打扮可不像後世那般,無論走到哪兒都掛著那條標誌性的大金鏈子。
想來也是,說不定這會兒他壓根兒還沒淘到那條鏈子呢。
當下,他還隻是個即將從北電畢業的大四攝影係學生。
不過這一年,他也沒閒著,正一門心思地全身心投入到自己自編自導的影片《香火》之中。
《香火》這部電影那可著實厲害。它在影壇上大放異彩,一舉斬獲東京fiex國際電影節以及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dv競賽單元“亞洲數碼競賽”的金獎,更是憑借出色的品質,被香港藝術中心授予最佳電影獎。
在《香火》裡,寧皓獨特的風格展露無遺,那種標誌性的黑色幽默貫穿始終。
即便電影再出彩、導演再有才華,若執意與觀眾審美、時代潮流背道而馳,怕也是舉步維艱。
就拿寧皓來說,他的風格雖在傳統電影人那兒收獲了極高讚譽,可就連中國藝術電影的標誌性人物張藝某,在這一年都已投身商業電影的探索浪潮。
時代變化如此之快,對於這些剛從大學畢業的電影人而言,他們學電影時的環境早已麵目全非。
寧皓之後的路走得頗為坎坷,一邊艱難地堅持拍電影,一邊還得靠給彆人拍v來維持生計。
但他並未就此沉淪,而是積極尋求轉型。憑借著獨樹一幟的冷峻黑色幽默,他拍出了那部以小博大的經典之作——《瘋狂的石頭》。
此刻的寧皓,滿心好奇的是,今天周溯究竟會拿出一部怎樣的影片來展示。
年前,大一攝影班全體出動去幫周溯拍短片,這事在學校可算是炸開了鍋。
一時間,各種猜測甚囂塵上,大家都在琢磨,這周溯到底啥背景?是學校哪位領導的親戚,還是哪家的富二代?
不然學校咋能允許一個大一學生就開拍片子呢?
後來《調音師》拿下柏林短片金熊獎,著實讓眾人吃了一驚。
畢竟柏林可是歐洲電影藝術的殿堂,是無數電影人夢寐以求的聖地。
可過完年回校,學院組織放映《調音師》後,關於周溯的爭論又甚囂塵上。
在那些學院派學生心中,現實主義、理想主義以及意識流電影才是電影的正統。
他們覺得周溯《調音師》這類作品,不過是靠些技巧來嘩眾取寵罷了。
但寧皓跟他們想法不同,他更多的是想從周溯作品裡汲取養分。
在他眼中,周溯的許多拍攝技巧簡直有著天才般的想象與操作,就像一扇為他打開的全新窗戶,讓他看到電影創作更多的可能性。
懷揣著滿心的期待與好奇,寧皓腳步如飛,很快就趕到了學校的放映廳。
剛到跟前,一塊醒目的牌子便映入眼簾:
【我校大一新生、柏林國際電影節短片金熊獎獲得者周溯,首部長篇電影首映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