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的會議有問題嗎?”一位將領問道。
“總覺得諸葛大將軍似乎不太滿意。”
“未必吧,他說過以後再談。”
“你糊塗!分明是讓我們自查。”
“可我覺得並無異常。”
底下頓時議論紛紛,齊熊陷入沉思。他也不知諸葛誕的真實意圖為何。
諸葛誕表現得毫無破綻,令人難以揣測。眾人同樣無法從話語中找到會議中的漏洞。
與此同時,藍方主帳中的吳軍將領仍在猜測諸葛誕的深意時,諸葛誕已抵達黃方主帳。
與藍方不同,黃方主帳內一片安靜,李禾正在部署任務。
待李禾講解完畢,他笑著問:“諸位將軍可有疑問?”
環顧四周,他期待著答複。
“主帥,此計是否太過冒險?”中間一名將領站起行禮,“敵我勢均力敵,若分兵佯攻,恐怕得不償失。”
“放心,不會有事。”
“水戰中,兵力稍減並無大礙。”
“關鍵在於戰船能否正常運轉及持續攻擊。”
“即便少些人手,也並非不可行。”
“隻是這段時間的訓練需分開進行。”
“讓留守戰船的士兵熟悉各類攻伐器械。”
“另一隊則需強化體能。”
李禾針對吳軍將領提出的疑問,向眾人詳細講解起來。
此次演武旨在通過水戰奪取敵營旗幟。
任務核心是奪旗,手段不拘一格。
這也是諸葛誕希望通過此次演武觀察的重點。
若僅專注於正麵戰場而忽視後方防守,則得不償失。
能在正麵取勝已是難得,但戰爭從不講情麵。
人們隻記得勝利,過程如何並不重要。
曆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
後人無法得知具體細節,隻知結果。
所有過程皆由勝利者重構。
這場演武兩軍兵力相差無幾。
主要差距體現在將領能力上。
藍方齊熊麾下多是直來直往的猛士。
而黃方李禾更傾向於以最小代價獲勝。
李禾深知,正麵硬剛齊熊並無勝算。
他的武力雖高於普通士兵,卻遠遜於齊熊。
因此,他並未將重點放在正麵交鋒上。
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將領單挑表現直接影響士氣。
齊熊的勇猛,吳軍將領大多心知肚明。
除了諸葛誕能輕易擊敗齊熊外,
其他將領與之五五開都很困難,故都不願正麵硬碰。
黃方吳軍將領在聽取李禾詳儘解釋後,一致認可了該作戰方案。
“為拖住藍方主力,我期望幾位擅長戰鬥的將軍隨我同行。”李禾微笑著說道。
“主帥放心,末將願往。”
“協同主帥牽製藍方主力,此計可行。”前方幾位吳軍將領笑著回禮回應。
諸葛誕雖感欣慰,卻未顯露情緒,以示公正。直至黃方會議結束,李禾才笑問諸葛誕:“諸葛大將軍,此次布署如何?”
瞬間,所有吳軍將領的目光齊齊投向諸葛誕。
“此事暫且不議,待演武結束後一並評定。”諸葛誕仍保持原態,輕聲笑道。
“謹遵軍令。”李禾高舉右手,大聲宣布,“按計劃行動!”
“喏!”眾將領抱拳行禮。
“若黃隊獲勝,記得犒賞將士。”待眾人放下手後,李禾笑著對諸葛誕說道。
“那你們便全力以赴,讓黃隊勝出。”諸葛誕被逗樂,依舊淡然自若,“一切戰場上見分曉。”
李禾察覺諸葛誕的笑意,知其對黃方會議頗為滿意,但他並未表露過多情緒。
“諸位繼續籌備,我先行告退。”說完,諸葛誕轉身離去。
“恭送大將軍。”李禾率眾行禮相送。
諸葛誕揮手示意後離去,帳內將領隨後爆發出爽朗笑聲。
“真是虛驚一場,我還以為諸葛大將軍會有不滿呢!”
“確實,看他現在的狀態,應該對我們還算滿意。”
“不過藍方究竟會用怎樣的策略來對付我們,這還是個謎。”
“齊熊那種莽夫,除了正麵強攻,估計不會有什麼彆的花招。”
“說得對,這樣看來,最後的勝利非我們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