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梅終於出院了,她拖著虛弱的身體回到了東哥的老家。東哥因為工作的原因,在她出院後就匆匆離開了,留下梅梅和寶寶在這個陌生的地方,與東哥的媽媽一起生活。
這是梅梅人生中最脆弱的時刻,身體剛剛經曆了一場巨大的考驗,各種激素水平都處於極度不穩定的狀態。她的情緒像坐過山車一樣,時而低落,時而焦慮,時而又莫名其妙地想哭。然而,在這個最需要人陪伴和安慰的時候,她卻發現自己身邊沒有一個熟悉的人。
每天,梅梅不僅要照顧自己的身體,還要照顧剛出生的寶寶。換尿布、喂奶、哄睡……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對於身體還未完全恢複的她來說,卻異常艱難。但梅梅沒有絲毫抱怨,她默默地承擔起了這一切,因為她知道,這是她作為母親的責任。
經曆了生死邊緣的梅梅,在生多多之前就對小孩子充滿了喜愛。如今,她對自己的孩子更是疼愛有加,這種愛愈發深沉。
在這個傳統的家庭裡,坐月子有著許多嚴格的風俗。梅梅必須遵守這些規定,不能洗澡,不能吃辣,就連日常飲食中的鹽分也被嚴格控製。每天,她的餐桌上除了雞湯就是豬蹄湯,各種湯湯水水不斷。雖然這些食物被美其名曰是為了滋補身體,但實際上更多的是為了下奶。即使梅梅對這些食物毫無胃口,她也隻能硬著頭皮吃下去。
如果奶水不夠,全家人都會想儘辦法為她催奶。各種民間偏方、食療方法都被嘗試過,隻為了讓寶寶能有足夠的母乳。
按照傳統的風俗習慣,坐月子的時間通常是30天或者42天。回想起當時的情景,我和珠珠還有小野隻要一換位思考,就覺得那簡直是一場噩夢。
每一天,梅梅能夠真正釋放自己情緒的時間都非常短暫,仿佛那是她生活中的奢侈品一般。而我,也隻能在忙碌的間隙中,抓緊一切可能的機會給她發信息或者打電話,與她聊上幾句。我們都明白,這樣的交流對於正在坐月子的梅梅來說是多麼重要,哪怕隻是短短幾分鐘的陪伴,也能讓她感受到我們的關心和支持。
在坐月子的前半個月裡,梅梅的狀況尤其艱難。她每天都被身體的疲憊所籠罩,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所以,我們之間的交流大多隻能通過發信息來進行。她會在信息裡向我傾訴她的各種感受,尤其是對她婆子媽的不滿和對月子餐的吐槽。
梅梅常常感歎,還好自己生的是兒子,這樣他以後就不用像自己一樣承受生孩子的痛苦了。而且,生兒子至少不用再麵臨被逼迫生二胎、生兒子的壓力。
畢竟,在2008年的時候,國家仍然在嚴格執行獨生子女政策。然而,這一政策並沒有對所有家庭產生同樣的影響。特彆是那些頭胎生了女兒的家庭,他們往往不顧政策的限製,寧願交罰款也要再生一個兒子,以滿足傳統觀念中對於家族傳承的期望。
在我們這一代人中,這種情況依然存在,而且在農村地區,重男輕女的觀念更為嚴重。無論是在我們生活的哪個角落,這種現象都普遍存在,仿佛生兒子成為了一種任務,隻有完成了這個任務,家庭才算完整。
當一個家庭迎來新生命時,如果是男孩,父母往往會感到無比欣慰,覺得自己完成了人生中的一項重要使命。然而,如果是女孩,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在產婦還躺在病床上,身體尚未恢複的時候,父母們可能就會抱著孩子,毫不顧忌地對產婦說:“好好養身體,過兩年讓你媽媽再給你生個弟弟。”
這樣的話語,對於剛剛經曆了十級劇痛的產婦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傷害。她不僅要承受身體上的痛苦,還要麵對來自家人的壓力和期望。而那些說出這些話的人,卻完全沒有考慮到產婦此時的虛弱和需要照顧的狀況。
梅梅生了兒子,但是就是沒有奶水,這也是被不停念叨的對象。總是被說她吃太少了,所以奶水不夠。一直被說要多吃才可以讓娃娃吃飽。
我們隻能儘力安撫著梅梅的情緒,讓她不要過於在意這些話語。梅梅正沉浸在帶孩子的艱辛、痛苦和幸福之中,她需要的是我們的理解和支持。
在項目部裡,還有小燕姐和陳姐,她們都是剛剛生完寶寶不久。在閒暇的時候,我們也會討論到生孩子的問題。每當談到這個話題,她們都會感歎,真的不想再經曆一次生育的痛苦了。
小燕姐感慨地說道:“我們潮汕人啊,那可是出了名的重男輕女呢!我有個小學同學,都已經生了四個孩子了,就是為了能有個兒子。你說這得多執著啊!還好我家睿睿是個兒子,不然我肯定也得被逼著再生一個。”
陳姐接著說:“我剛生完孩子,我爸媽就跟我說,等過兩年政策寬鬆了,還是得再生個兒子。好在我和吳經理都在國企工作,我爸媽為了讓我們保住工作,應該也不會太刻意催我。不過誰知道政策會不會變呢?一旦國家允許,他們肯定會逼我再生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吳佳則不以為然地說:“我才不管呢,我反正不結婚也不生娃,誰愛說啥說啥,我也不會回老家去生活。”
我不禁感歎道:“這都21世紀了啊,生物課上都講過,生男生女本來就是個隨機事件,而且現在女孩子一點也不比男孩子差啊,為什麼還有人這麼執著於生兒子呢?”
小尹說:“我們老家山西也這樣,感覺有兒子的家庭說話都要硬氣些,我爸就是這樣,因為我有哥哥。不過,好像家裡我奶奶和我媽還有嬸嬸她們催我哥生兒子的話說的更多。”
“對,我也覺得是,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她們自己經曆的痛苦,為什麼要下一代的女性接著承受呢!就不能是她們踩過的坑讓我們這一代不再踩!”我感歎道。
“那可不是,她們就是覺得看到了太多沒有兒子的人踩的坑,也享受了有兒子的福利,所以讓我們一定要生兒子。”吳佳笑著說:“愛咋咋地,我反正不參與她們故事。”
“其實仔細想想,從小到大我確實見識過不少優秀的女性長輩呢,比如我大姑媽,還有我奶奶。她們的思想都很開明,並沒有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所以我覺得,也許到了我們這一代,重男輕女的現象會越來越少,甚至可能會出現重女輕男的情況哦!”我興致勃勃地說道。
“哈哈,我也這麼覺得呢!”小尹立刻附和道,“我可喜歡小女孩啦,一想到她長大後能穿上漂亮的小裙子,像個小公主一樣,就覺得特彆可愛。而且小女孩通常都軟軟糯糯的,讓人忍不住想要抱抱呢!”
“對呀對呀,我也超喜歡小女孩的!”我興奮地接過話頭,“我覺得小女孩就像小天使一樣,天真無邪,充滿了活力和創造力。”
“你們呀,自己都還是個小女孩呢,就先想著給未來的女兒穿漂亮小裙子啦!先讓自己穿夠漂亮的小裙子再說以後。”小燕姐看著我們,臉上露出了寵溺的笑容,“不過,年輕真好啊,可以有這麼多美好的憧憬和期待。小妹妹們,要記得先愛自己,然後才有能力愛孩子,愛彆人。”
“對頭,小燕姐說的太對了。要先愛自己。”吳佳一臉讚同地附和道,她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每次與見識不同的姐姐們一起討論關於女性的話題時,我們都會覺得自己像是打開了一個知識的寶庫,收獲頗豐。姐姐們的經驗和見解總是那麼深刻而獨到,讓她受益匪淺。
尤其是當姐姐們說出一些話時,就像是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瞬間照亮了我們心中的某個角落,讓我們都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這些話語不僅讓我們對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讓我們對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曆,我發現從小接受的教育往往強調的是聽話、懂事、尊老愛幼等品德,但卻沒有人告訴過我,在關愛他人之前,首先要學會愛自己。
這個被忽視的重要觀念,如今在與姐姐們的交流中被提及,讓我感到既驚訝又感慨。
怎麼才能真正學會愛自己呢?這可能也是我需要學習的新課題。
喜歡有半毛錢關係嗎?請大家收藏:()有半毛錢關係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