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宗正已有取死之道
雲昊察覺到虞青玄神色陡然陰沉,心中滿是疑惑,目光下意識地投向宗廟大門前那位為首的老者。
他雖不明就裡,但直覺告訴他,父親的不悅定與這位老者有關。
此時,周遭眾人的反應各不相同,唯有納蘭拂衣、三省宰輔以及小順子等少數人瞬間洞悉皇帝陛下怒意的根源。
他們明白,皇帝的不悅,源自宗正虞啟明所率領的一眾宗室之人,在行禮高呼時,對雲昊這位皇子的刻意忽視。
雲昊回歸皇室一事,太後與皇帝早已向宗室傳達了消息,身為宗正的虞啟明絕不可能不知情。
明明目睹皇帝與皇子一同現身,然而行禮呼喊之際,眾人高呼“吾皇萬歲”,卻唯獨遺漏了對皇子的稱呼,這般行徑,怎能不讓皇帝心生怒火?
虞青玄強壓心頭怒火,對著三省宰輔和納蘭拂衣揮手,沉聲道:“幾位愛卿平身免禮。”
說罷,便在雲昊的攙扶下,徑直朝著宗室眾人走去。
步伐沉穩,眼神冷峻,周身散發著不容侵犯的帝王威嚴。
納蘭拂衣與三大宰輔迅速跟在其後。
尚書令羅知山,這位曆經三朝的元老,眼中閃過一絲意味深長的光芒。
他不著痕跡地湊近納蘭拂衣,微微側頭,小聲笑問道:“蘭公,依您看,宗正虞啟明此番是何意圖?”
羅知山,白發蒼蒼,卻依舊精神矍鑠,一雙眼睛仿若能洞察人心。
納蘭拂衣麵色冷峻,毫無表情,語氣平淡卻又透著一股寒意,直言不諱道:“宗正虞啟明已有取死之道。”
聲音低沉,仿若從九幽地獄傳來,字字透著冰冷的殺意。
此話一出,三位宰輔皆是臉色驟變。
他們對納蘭拂衣的身份和手段再清楚不過。
納蘭拂衣身為密風司的司主,那可是皇帝手中最鋒利的利刃,掌管著大虞王朝最為龐大的情報網絡。
在大虞朝堂,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納蘭閻王讓你三更死,真正的閻王不會留你到四更。”
足見其手段狠辣,令人聞風喪膽。
眾人皆知,皇帝此番不悅,根源就在宗正虞啟明的態度。
在雲昊這位皇子未出現之前,虞啟明便與武王暗中勾結,打著祖宗家法的幌子,極力擁護武王一脈過繼。
甚至多次以此為由,公然反駁、逼宮太後,攪得朝堂不得安寧。
如今,武王已然銷聲匿跡,可這虞啟明卻依舊看不清形勢,鐵了心要在這條忤逆的道路上走到黑。
今日,虞啟明更是召集一眾大虞宗室之人,故意給皇帝難堪,實則是想給雲昊這個初入皇室的皇子一個下馬威。
誰都能看出,皇帝對雲昊極為重視,而虞啟明卻在此時還不知收斂,妄圖挑戰皇權,其行徑無異於自尋死路。
納蘭拂衣的那句“宗正虞啟明已有取死之道”,絕非誇大其詞。
彆看皇帝這些年因身體抱恙,對朝政有所懈怠,但能從眾多皇子中脫穎而出,登上皇位之人,又怎會是平庸之輩?
皇帝年少時便闖蕩江湖,後投身軍旅,戍守邊境,為大虞王朝立下赫赫戰功,當年更是被譽為“大虞戰神”。
即便如今身體欠佳,久未理政,可那骨子裡的威嚴與鐵血手段,又豈是輕易能被忽視的。
……
虞青玄的目光在那一群宗室之人身上緩緩掃過,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
他轉頭看向身旁的雲昊,神色關切,語重心長地說道:“昊兒,你眼前的這些人,皆是宗室之人,論起血脈,都是我大虞皇室宗親,本應是最親近之人。
但你往後一定要記住,哪怕是宗親,有時也會因利益蒙蔽雙眼,對你不利,所以,凡事都得多留個心眼,切不可輕信他人。”
虞青玄的聲音低沉而穩重,仿佛在訴說著一段曆經滄桑的故事,每一個字都飽含著對兒子的深深關切與諄諄教誨。
雲昊微微點頭,目光堅定地看著父親,認真回應道:“嗯,我記下了。”
他明白,這位便宜父親的這些話,是在這複雜多變的皇室鬥爭中摸爬滾打多年的經驗之談,對自己未來在皇室中的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
父子倆邊走邊說,不知不覺已來到了宗室宗正虞啟明的身前。
原本麵色冷峻的虞青玄,瞬間換上了一副笑臉,那笑容看似溫和,卻難掩其中的複雜情緒。
開口說道:“皇叔,您一大把年紀了,還得為宗族之事操勞,真是辛苦了。”
虞青玄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看似不經意的調侃,卻又讓在場之人都能聽出其中隱隱的嘲諷之意。
虞啟明聽到皇帝這話,身子微微一僵,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不悅。
皇帝既未稱呼他的官職“宗正”,也未讓他平身,反而提及他的年紀,這其中的深意,在場之人又有誰會不明白呢?
但虞啟明畢竟在宗室中浸淫多年,很快便恢複了鎮定,不緊不慢地回答道:“多謝陛下關心,老臣身為我大虞皇室宗正,為我虞族操持事務,自是分內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