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悟三年,雲昊已將天衍天功入門,前兩式神通也初步掌握。
此時再去煉化淩玄戰甲與太上天衍劍,竟比預想中順利百倍。
他先取淩玄戰甲。
戰甲銀白流光,玄鳥肩甲栩栩如生。雲昊運轉天衍天功,靈力按照“聚星”心法流轉,剛一觸碰戰甲,甲身靈紋便瞬間亮起,與他體內靈力頻率完美共鳴。
之前需要強行注入靈力的過程,此刻竟如行雲流水——玄鳥肩甲輕輕顫動,自動展開護住肩頭。
龍紋胸甲晶石亮起,與他丹田金丹遙相呼應;甲片縫隙中流淌的靈紋,恰好與天衍天功的靈力軌跡重合。
“原來如此。”雲昊恍然大悟,淩玄戰甲本就是配合天衍天功打造的神兵,難怪有天衍靈力加持,煉化如此順暢。
盞茶功夫,戰甲便已認主,靈紋融入他的靈力脈絡,不僅防禦強悍,更能隨心意變化大小,甚至可縮成一道銀芒藏於體內,需用時瞬間覆蓋全身。
他嘗試催動“萬象歸一”神通,隻見胸甲晶石光芒大盛,一道金色道標凝聚其上,輕輕一點便在石壁上留下深三寸的印記,戰甲與神通的配合竟已如此默契。
隨後是太上天衍劍。有了天衍天功打底,雲昊與劍中器靈的溝通再無障礙。
他握住劍柄,靈力按照功法運轉,劍身上的星辰紋路頓時如活過來一般,亮起璀璨星光。
器靈不再抗拒,反而主動將劍中蘊含的星辰之力注入他的識海,無數劍招心得如醍醐灌頂。
原來“星寒劍氣”需引北鬥之力,“流沙星軌”要借紫微星光,每一式劍法都與天衍天功的靈力運轉密不可分。
煉化過程不過一日一夜,太上天衍劍便已完全臣服。
雲昊揮劍試招,隻見劍氣縱橫間,星圖虛影隨劍而現,第一式“星羅棋布”可借劍勢布陣,第二式“天衍神算”能預判敵人閃避軌跡,劍與神通、功法渾然一體,仿佛天生就該如此。
他甚至能感覺到,隨著天衍天功修為加深,這柄劍的威力還能不斷提升,潛力無窮。
當雲昊身著淩玄戰甲,手握太上天衍劍走出密室時,連見慣了寶物的玄女都忍不住驚歎。
戰甲銀芒流轉,與他周身星辰靈力交相輝映。
長劍青光吞吐,星紋閃爍間自有凜然正氣。
他站在洞府門口,望著黑風淵的蒼茫雲海,隻覺體內靈力奔騰不息,天衍天功與哲藏吐納功完美交融,六式神通在識海中蓄勢待發,神兵在手,底氣倍增。
“主人如今的實力,怕是能與元嬰初期修士一戰了。”玄女感慨道,眼中滿是敬畏。
雲昊微微一笑,抬手間太上天衍劍化作一道青光歸入體內:“功法神通初成,神兵在手,青風城之行,可以啟程了。”
他看向青風城的方向,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陣法大師要找,而淩玄長老的遺願,也將從這裡開始一步步實現。
……
出發前,雲昊叫住正在清點行裝的玄女和黑熊,問道:“你們對中域和天衍聖宗了解多少?”
玄女聞言動作一頓,臉上露出尷尬之色,輕輕搖了搖頭:“主人,屬下雖是妖修,但也聽聞過中域的名頭,知道那是修仙界的核心之地,宗門林立,強者如雲。
可黑風淵地處東域邊緣,屬下從未踏出過這片區域,對中域的具體情況一無所知。”
黑熊也甕聲甕氣地附和:“屬下更彆說了,從出生就在禁空嶺待著,除了黑風淵的妖獸,連人類都沒見過幾個。
中域?聽著就離得老遠,隻知道那邊的修士好像很厲害。”
提到天衍聖宗,兩人眼中多了幾分敬畏,卻依舊難掩茫然。
玄女解釋道:“天衍聖宗的名頭在整個玄靈世界都如雷貫耳,據說他們宗門的修士擅長推演天機、布置陣法,實力深不可測,是正道魁首之一。
但我們妖修沒化形前是很少涉足人族世界,平日裡隻能從偶爾闖入黑風淵的修士口中聽到隻言片語,具體在哪、有多少強者,都不清楚。”
黑熊撓了撓頭補充道:“屬下以前聽老熊說過,天衍聖宗的人能掐會算,連妖獸的行蹤都能算出來,不過是不是真的就不知道了。”
雲昊了然地點點頭。妖族與人族向來涇渭分明,玄女和黑熊久居黑風淵,對人族世界的頂尖勢力不了解也正常。
他原本還想從它們口中打探些消息,看來隻能另尋途徑了。
“無妨。”雲昊笑道:“青風城是人族修士聚集之地,那裡應該有不少消息靈通之輩。
等我們到了青風城,再找機會打聽中域的路線和天衍聖宗的具體情況。”
他心中已有打算,到了青風城後,除了尋找陣法大師,還要去坊市或茶館這類人多眼雜的地方,好好打探一番。
天衍聖宗遠在中域,要完成淩玄長老的遺願,必須先規劃好路線,了解宗門近況,貿然前往隻會事半功倍。
玄女聞言鬆了口氣,她還擔心自己幫不上忙會讓雲昊失望:“主人放心,屬下有做下通靈小妖去過幾次青風城,知道哪裡有專門交換情報的地方,到時候屬下帶您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出發前,雲昊看向鼠王老金和小應龍,沉吟片刻說道:“老金,小應龍,你們倆就留下來看家吧。”
老金一聽頓時急了,叫道:“主人,我也想跟你去青風城!我保證不搗亂!”
小應龍也蹭了蹭雲昊的手腕,發出委屈的輕吟,顯然也想跟著一起去。
雲昊揉了揉它們的腦袋,耐心解釋道:“這裡現在是我們的地盤,總得有人留守。
禁空嶺的傳送陣和陰陽靈脈都很重要,有你們在我才能放心。
而且老金你擅長探查和警戒,小應龍的龍息也能威懾低階妖獸,你們留下再合適不過了。”
他頓了頓補充道:“等我從青風城回來,帶你們去見識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