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帶著,反正有司機開車,又不費力氣。”
許清妙看著滿滿一後備箱的山珍海味和煙酒茶水,已經無力阻止。
“媽,已經夠多了。”
“這才多少。”
李瓊英一樣樣的清點,總覺得還是少了:“今天不是你姑父生日嗎?給你姑姑和叔叔兩家都送一些。”
她頓了頓:“不行,還是寒酸了些,再派一輛司機過去,倉庫裡還有……”
許清妙趕忙攔住:“媽,真的不用,我爸和我叔都不怎麼喝酒,上次拿過去的茶我爸也說幾年喝不完,還有燕窩和花膠等,我媽平日裡也沒時間燉,拿太多隻會占地方。”
李瓊英依舊有些過意不去,她送給大兒媳家的何止這點?
還有二女婿家,為了不讓外人覺得他們看不起二女婿,逢年過節都是重禮相待。
不過親家公和親家母都是實在人,也不會假裝客氣,想來是真不需要這些東西。
大不了之後再多給妙妙一些財產,與其放在自己名下被人惦記,還不如早早的給乖兒媳。
“真的不帶小淮過去?”
許清妙有些猶豫,但最終還是搖了搖頭:“不帶,今天都是去我姑姑家吃飯,不比在我爸媽家方便,吃完生日飯我就回來。”
“那幫我們和你爸媽問個好。”
“一定。”
上車之後,許清妙不由得惆悵起來,說來她還沒和姑姑叔叔他們說過梁家的具體情況。
大家隻知道她幫著李淮認了親生父母,家境不錯,卻不知道是頂級富貴。
也不是她故意瞞著不說,而是姑姑那一家人吧,說出來麻煩多多。
當然姑姑一家都不是什麼壞人,雖然一開始她決定嫁給李淮時,姑姑因為李淮的孤兒身份極力反對,並且非常熱衷給她介紹姑父單位領導的兒子,但李淮出事後,姑姑也放下前嫌來探望過,給過紅封。
而且爺爺奶奶去世的早,早年姑姑對爸媽和叔叔嬸嬸成家時都有過幫襯。
隻是姑父和姑姑這兩人吧,好心是有,卻也並不是什麼非常大度的人,平時最愛做的事,就是依仗著早年的幫襯,在飯桌上對他們家和叔叔家進行說教。
這個說教還尤其針對她媽以及嬸嬸,好像兩家能慢慢過好都是她的功勞,非要兩家人記住她的恩情。
當然恩情是不能忘,可是每次聚餐都要拿出來說一通,每個人的工作和為人處世她都要過問和乾涉,說來說去,恩情就變了味。
她爸媽還好,一個教師、一個護士,平日裡工作忙相處的時間不多,也就她和李淮戀愛結婚時,發生過不小的爭執。
叔叔和小嬸一家就慘了,兩人是開粉麵館的,當年開店時找姑姑借了一些錢,這幾年生意做上路之後,姑姑就時常說些不中聽的話。
雖然沒明說,但意思就是叔叔嬸嬸不懂事,不應該直接還錢應該給她股份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