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臉上滿是難以抑製的驚喜與自豪,內心不禁慨歎:這表明自己此次煉製的種子堪稱完美,混沌之物的厚度竟是原本那枚種子的四倍。倘若未來有契機,他定要試探一下種子的極限,瞧瞧自己是否能夠煉製出一個宇宙。
小北先是開拓出了一小片區域,麵積不算大,但足以支撐他發展一陣子。
在將混沌之物吸入之後,一個立方米框架內的混沌之物垂直下落,而一個立方米框架外的混沌之物則安然無恙,沒有出現垮塌的跡象。
那吸力采集車沿著邊長為十米的正方形路線行進,它依靠熱能驅動,功率不算大,不過與自己曾經用木盒子消融混沌之物相比,簡直是雲泥之彆。
小北之所以能夠逐步消融混沌之物,實則是事出有因。
種子的空間麵積相當於時間軸的因數,麵積越大因數也就越大,每次開啟空間拓展之時,都會伴隨著種子時間軸的變動。
起初,遊戲內部與種子的時間比例為一比一,然而隨著開拓麵積的不斷增加,這一比例漸次轉變為一比二、一比三……乃至一比三百六十五。
這意味著在遊戲中度過一天,種子內部便已曆經一年。如此超時間的壓縮,賦予了小北更為充裕的時間去開拓混沌區域,也讓他從一開始便爭分奪秒地謀取發展優勢。
當通道相互連通,那十平方米的混沌之物與母體的連接瞬間斷開,成為孤立無援的單獨個體的一刹那,小北攜帶著吸力采集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瞬移至混沌之物的頂端。
隻因混沌之物一旦脫離母體,便會即刻消融。這混沌之物高達整整八萬米,長寬各十平方米,體積足有八十萬立方米,就在瞬間開始消融。
混沌之物會分彆化為清濁二氣,清氣上揚幻化為黑色的氣體,濁氣下沉化作泥沙與土壤。
由於瞬間消散的量極為龐大,清氣凝結成水滴,如雨點般下落,整個空間瞬間被積水占據,並且越來越多,進而彙聚形成一片汪洋。
小北之所以瞬間撤離,正是為了避開被掩埋的厄運。
小北沒打算閒著,他在已經消融出來的邊長十二米的空間邊緣開始向下吸收混沌之物,知道吸收到水麵的時候他也沒有停止,因為他的目標就是儘快將這些最最精純的靈氣所化的水全部吸入到神秘人的空間內。
若依照此前的發展模式,他需在混沌壁障上開辟出一條一米寬的通道,並且在通道中間每隔兩米,就要開拓出左右各兩米的卡槽,在卡槽內用金屬堆砌起十層高達千米的防水壩。
要明白,那可是高達八萬米的混沌之物,其規模竟是原本種子的四倍之巨。
因而,在此處修築至少四千米的堤壩方可確保安然無虞。
僅僅十層堤壩,便消耗了多達十二萬立方米的金屬。這般手筆,就連小北都替那神秘人感到肉疼。
畢竟啥都還未獲取,就先付出了十二萬立方米的預付款,任誰攤上這事都高興不起來。
這一次,小北知道了可以傳送的秘密,所以可不會再如此行事了。他駕馭著吸力采集車直飛混沌之物的頂部,而後在那裡重新開拓出了一片區域,免得在發展的時候讓這輛吸力采集車閒著。
小北全神貫注地煉製著一個巨型設備,顆顆豆大的汗珠順著他的臉頰不住地滑落,可他根本無暇去擦拭。
在這苦苦等待的數日裡,他未曾有一刻停歇,始終在煉製工件。他的雙手猶如靈動的蝶舞,不曾有半分停頓。
上次已然煉製過數套加工設備,整套設計圖也都在易編譯器內保存著,此次一切都煉製的極為順利。
終於,小北成功煉製完了最後一台加工設備,整個生產線完美地形成了閉環。
各類零件堆積得仿若山巒,一輛輛吸力采集車有條不紊地投入工作。
小北如釋重負地長舒了一口氣,臉上終於展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小北新製造的吸力采集車裝有一個發條,一旦壓力抵達額定值,便會自行轉向,其行進路線呈現出等邊的樓梯型結構。
吸力采集車每次的步距可達一萬米,因而當第二個吸力采集車投入運作後,就會開始有一百平方公裡的混沌之物慢慢被消融,而且隨著投入的吸力采集車越來越多,消融的量也會遞增,這就是高速發展的開始。
而那位神秘老人所獲取的混沌之物,僅僅是采集量的萬分之一。
這些混沌之物的數量看似極為龐大,然而就發展的速度而言,這般付出卻是極為值得的。
畢竟,總好過它們閒置在那裡無法完全開拓,最終被神諭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