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的指尖尚留存著玉簡的絲絲涼意,那一縷曾無比熟悉的氣息已然消散殆儘,然而掌心的符文卻似被喚醒一般,隱隱散發著微微熱度。他並未倉促行動,而是小心翼翼地將玉簡輕置於石桌上,目光緩緩掠過其表麵那道與自身掌紋彆無二致的金色細線。這絕非偶然,實則是某種神秘的召喚。
李碧蓮靜立於門口,並未再向前靠近。她深知此刻的張鳴需要寧靜,故而隻是輕聲低語:“我於東壁刻下了符文,倘若你心緒不寧,隻需看上一眼便可。”
張鳴應了聲“好”,聲音雖不響亮,卻沉穩得如同山根牢牢紮根於大地。
待她的身影徹底隱沒在洞府外清晨的薄霧之中,張鳴方才起身,右手並攏如刀,在空中迅速劃出一道殘影。隻見係統界麵悄然浮現:
【是否封存未知物品?】
【確認封存:玉簡已收入“時空秘藏?靜默格”】
他不禁鬆了一口氣,這並非源於對係統的絕對信任,而是終於能夠放下緊繃的警惕,全心全意去麵對體內那顆尚未完全凝實的金丹。
他盤膝而坐,閉目凝神,開始調息。
金丹懸浮於丹田的正中央,看上去溫潤如同明珠。然而,若仔細觀察其流轉的節奏,便會發現每一次的旋轉都帶著極其細微的滯澀之感,恰似齒輪咬合不夠緊密,長久下去必然會產生磨損。這並非尋常修士突破之後所出現的虛浮狀態,而是前世三世記憶疊加所帶來的獨特負擔。太多的力量、太多的經驗被強行壓縮進這具新生的金丹之中,仿佛要將滔滔江河硬生生塞入狹窄的壺口。
他不動聲色,心神緩緩沉入“記憶寶庫”。
刹那間,無數畫麵如潮水般洶湧而來:
第一世煉心訣殘篇中所記載的“九重淬丹法”;
第二世鎮天神祖親筆書寫的《金丹圓融經》;
第三世凡俗醫道典籍裡關於氣血歸元的偏方;
還有今世初成金丹時靈力失控的那一瞬間,係統自動記錄下的三百六十七種可能走向……
這些知識在係統的整合之下,不再雜亂無章,而是形成了一條清晰的脈絡,最終凝結成一段唯有他自己能夠讀懂的推演結論:
【當前金丹隱患等級:中低】
【最優穩固方案:以丹道火候調控靈力密度,輔以陣紋引導能量回流】
【預計耗時:七日】
他緩緩睜開雙眼,眸光已然發生變化。
不再是昨夜麵對雲陽子時所展現出的警覺與試探,也不是擒獲黑冥宗探子後的冷峻與果決,而是一種近乎虔誠的專注,仿佛整個世界此刻隻剩下他與這顆金丹。
蒲團之下,早有準備好的八十一枚靈石布成一座小陣。此刻,他單手掐訣,激活陣法,隻見靈光依次亮起,映得石壁微微顫動。這並非什麼高深莫測的陣法,隻是他自行改良過的“歸元聚靈陣”。此陣取材簡便、布設迅速,卻恰好符合當下的需求。
他左手掐“穩神印”,右手虛按在丹田上方三寸之處,靈力如細絲般,緩緩滲入金丹的裂隙之中。
痛感隨即襲來。
並非那種撕裂般的劇痛,而是如同有人用細針一根一根地挑動神經末梢,緩慢且持續地刺入骨髓深處。他的額角漸漸滲出細密的汗珠,但他並未閃避,反而借助這痛感來校準靈力注入的節奏。這是前世無數次在瀕死邊緣修煉所換來的本能,唯有在極限的邊緣遊走,方能真正掌控力量。
時間在悄然流逝。
日頭漸漸西斜,洞府內的靈氣濃度已然達到尋常洞府的三倍之多,然而卻被金丹悄然吸納,沒有一絲一毫的溢出。張鳴的呼吸逐漸平緩,每一次的吐納都精準到毫厘之間,仿佛與天地的節律達成了共振。
就在第七日的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透洞府頂部預留的光孔,恰好落在他掌心的符文之上時,異變陡然發生!
那枚被封存的玉簡,竟在係統空間中微微震顫起來,一道極為淺淡的金色光絲從其中逸出,穿過空間的屏障,徑直射向他的眉心!
張鳴猛地睜開雙眼,卻並未流露出驚慌之色。
係統早已發出預警,並自動調出“模擬推演”進行攔截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