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十三年,帝以鳳闕國西北三州,封蕭擎蒼為鎮北王。
統三十萬狼軍,為帝國屏障。
三年間,狼軍九征,蠻奴損兵折將遠遁漠北,不複南顧,鎮北王名震中外。
帝頗忌憚。
建武二十六年春,望鳳城,煙花樓。
金絲楠木門轟然洞開,老太監帶著一群帶刀侍衛,湧入這流金淌銀的青樓。
“鎮北王世子蕭無明,跪接聖旨!”
老太監皺著眉頭,尖利嗓音刺破煙火樓的脂粉香。
滿樓歌舞驟停。
頂樓雅間珠簾輕晃。
一顆葡萄自三樓雅間輕飄飄擲下,正中老太監眉心紫金冠。
“劉公公六十高齡還來青樓聽曲,陛下倒是體恤老臣。”
珠簾後,傳來蕭無明的慵懶輕笑。
懷中新晉花魁適時嬌笑一聲,滿屋琉璃映出她眼底一閃而逝寒芒。
老太監劉禧臉色不變,抖開聖旨朗聲念誦,每個字都仿佛淬著毒:“鎮北王勞苦功高,為帝國柱石。念世子加冠,特賜婚三公主,命世子及冠禮畢,入京完婚,此乃天恩浩蕩,望鎮北王重視。”
滿堂鶯燕倏地噤聲。
所有人的目光落在三樓的雅間。
氣氛瞬間凝滯。
蕭無明突然翻身坐起,腦袋探出,一張俊秀麵龐上露出詫異神色:“三公主?”
那可是陛下心頭肉。
老東西這是不放心爺爺,讓我進京當質子?
劉禧仰視蕭大世子,神情卻頗為得意。
西北三州的狼印再硬,硬得過陛下手中玉璽?
蕭擎蒼十年前能封你當世子,如今聖上也能廢了你!
蕭無明蹙眉思索片刻,轉身下樓。
滿堂喧嘩。
不可一世的蕭大世子,這是服軟了?
一直被蕭無明壓了一頭的二樓錦衣嫖客們,心中泛起冷笑。
真他娘蒼天有眼呐!
任你蕭無明這些年仗著家世,在城中出儘風頭又如何。
皇帝老子萬裡一道聖旨,還不得屁顛屁顛,滾去京城當孫子?
可真當蕭無明負手步下雕花廊柱時,數位錦衣嫖客的諂笑卻僵在臉上。
整座銷金窟陷入死一般寂靜。
胭脂水粉的甜膩氣息中,無數雙眼睛在蕭大世子手中那柄,鑲金錯玉的匕首流轉。
“這混世魔王究竟要鬨出什麼幺蛾子!”
老鴇哆嗦攥緊絹帕,嘴中小聲嘀咕,生怕蕭無明又捅出什麼天大窟窿。
煙花之地接旨已是天下奇聞,若再當眾抗旨,那便是十惡不赦的死罪!
“蕭世子,見到聖旨還不跪謝聖上賜婚?”
劉禧雙手捧起明黃絹帛,眉梢眼角儘是皇帝跟前紅人的驕矜。
這乳臭未乾的世子算什麼?
便是他爺爺鎮北王親自來,見了聖旨,也得乖乖折腰。
不過也是沾了鎮北王不在城中的光,能好生羞辱一番這不長眼的狼崽子!
“賜婚?且慢!”
蕭無明忽地嗤笑,鎏金匕首劃出半弧寒光,將聖旨挑向空中。
明黃絹帛裹挾著胭脂香飄落時,他伸手接住,卻不著急打開,而是笑道:“上月太子在春熙坊連禦三姝,脫陽暴斃於牡丹榻上,太醫院案牘寫的是‘精關失守,元陽儘泄’,怎麼到了三公主這,反倒是要衝喜了?”
此話一出,劉禧眯起那雙渾濁眸子,臉色瞬至陰沉:“趙皇家也是爾等狼崽子敢妄議的?”
話音未落,身後侍衛鋼刀已然出鞘。
就在這時,一陣陰風忽從樓頂卷下。
十二柄彎刀同時架住侍從們脖頸,黑影如狼群圍獵。
為首者的狼首麵具下,傳來低笑:“西北規矩,向來隻認狼印,不認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