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啊!此子胸中,自有法度丘壑!非尋常腐儒可比!”他忍不住擊節讚歎,聲音引得旁邊的同僚紛紛側目。
懷著巨大的期待和隱隱的興奮,他深吸一口氣,翻到了最後一篇,也是決定最終排名的策論。
當他看到那開篇便旗幟鮮明、言辭激烈反對增農稅的論調時,他隻覺得一股熱血直衝頭頂!好膽魄!好風骨!
當他讀到那直指時弊、一針見血地剖析大乾稅收結構畸形的段落時,他已是心潮澎湃,難以自已!
而當“成立稅務總局”、“推行行業累進差額稅率”、“開征海關稅”、“發行國債”這石破天驚、聞所未聞的五大策略,如同五柄開山巨斧,一斧一斧,劈開沉沉暮氣,清晰地呈現在他眼前時,這位李考官隻覺得自己的心臟快要跳出胸腔,拿著試卷的手不受控製地劇烈顫抖起來!
他反複看了三遍,越讀越覺得此策雖然石破天驚,膽大包天,卻又字字珠璣,環環相扣,邏輯嚴密,仿佛蘊含著一種能夠真正解決大乾百年財政沉屙的強大力量!
這已經不是一篇文章,這是一份改革綱領!一份足以改變國運的宏圖偉略!
“奇才!國士!這……這真是國士之才啊!”他再也按捺不住,霍然起身,也顧不得什麼官場禮儀和閱卷規矩,拿著那份薄薄卻重逾千鈞的試卷,激動地衝到那位王考官案前,聲音都因極度的興奮而變了調:“王大人!王大人!你快看此卷!快看此卷!此等見識,此等胸襟,真乃百年不遇之奇才!”
王考官被他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不滿地皺起眉頭。他正在欣賞那份“玄字三十七”號的華美文章,被打斷很是不悅。
他接過李考官遞來的試卷,先是瞥了一眼那過於鋒芒畢露的字跡,心中便先存了三分不喜。文人當含蓄內斂,這般張揚的字體,非君子之道。
他耐著性子往下看。經義部分,嗯,尚可,還算紮實,但比起“玄字三十七”那花團錦簇的文采,顯得過於樸實。
判牘部分,那些什麼“證據鏈”、“程序正義”,聽起來古怪,細想卻有些道理,但終究是奇技淫巧,非正道。
當他看到那篇策論時,他的臉色開始變了。從最初的不以為然,到眉頭緊鎖,再到臉色發青,最後,當他看到“最高征收三成商稅”和“成立獨立於戶部之外的總稅務局”時,他終於忍不住了,猛地將試卷拍在桌上!
“荒唐!荒謬絕倫!簡直是亂政之言!狂悖之論!”王考官氣得胡須都在發抖,厲聲嗬斥道,“自古重農抑商,此乃祖宗成法,立國之本!此子竟敢妄言變更國策,主張向商人征收如此重稅,此舉必將引發商賈動蕩,物價飛騰,天下大亂!還想成立什麼‘稅務總局’,將財權從戶部剝離?他想乾什麼?動搖國朝根基嗎?此卷思想悖逆,居心叵測,當為下下,立刻黜落!”
年輕的李考官正沉浸在發現瑰寶的激動中,聞言如同被潑了一盆冰水,頓時急了,梗著脖子爭辯道:“王大人此言差矣!下官以為,此策雖大膽,卻字字句句,直指時弊!國庫空虛,邊關無餉,百姓困苦,難道靠那些空喊‘節流’、‘清廉’的錦繡文章就能解決嗎?”
“此策非但不是亂政,反而是解我大乾百年之困的良方!此等經世奇才,若因我等循守舊、畏懼變革而黜落,豈非是我等考官天大的罪過?是朝廷巨大的損失!”
“良方?我看是毒藥!”王考官寸步不讓,指著試卷的手都在抖,“如此激進,如此駭人聽聞,一旦施行,必致天下洶洶,國無寧日!李大人,你年輕氣盛,莫要被這些驚世駭俗之言蠱惑了心神!穩妥為上!穩妥為上啊!”
“穩妥?若人人都求穩妥,因循守舊,我大乾還有何希望可言?王大人,你我讀聖賢書,所為何來?難道不是為了治國平天下嗎?如今良策就在眼前,豈能因畏懼人言,便置國家安危於不顧?”
兩人爭執不下,麵紅耳赤,聲音越來越大,引來了周圍其他考官的注意。眾人紛紛好奇地圍攏過來,傳閱這份編號“和字九十七”的試卷。
看後,眾人的反應亦是截然不同,迅速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
年老持重者,大多支持王考官,認為此策太過激進,簡直是異端邪說,萬萬不可取,紛紛出言指責李考官年輕識淺,不懂利害。
而一些同樣年輕、尚有幾分銳氣和抱負的考官,則被試卷中展現的宏大格局和務實精神所震撼,紛紛支持李考官,認為此文乃真知灼見,擢為榜首亦不為過。
閱卷房內,頓時吵成了一鍋粥,唾沫橫飛,幾乎要動起手來,哪裡還有半分文人衙門的體統。
最終,負責他們這一房的“房官”,一位翰林院的李侍讀被驚動。
他皺著眉頭分開眾人,接過那份已經成為暴風眼的試卷,沉聲道:“肅靜!成何體統!”
他拿著試卷,走到一旁安靜的角落,仔細閱讀起來。他看得極慢,極仔細,臉上的表情也從最初的平靜,變得越來越凝重,額頭上甚至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讀完一遍,他又再次翻到策論部分,重新讀了一遍。
良久,他才長長籲出一口氣,抬起頭,看著眼前仍在怒目相視、等待他裁決的兩派考官。
他知道,這篇策論的對錯、高下,已經遠遠超出了他一個小小的房官所能評判的範疇。它的每一個觀點,都像一把重錘,足以在朝堂之上,掀起滔天巨浪。
讚同它?他不敢。反對它?他似乎也找不到足以駁倒的硬傷,內心深處甚至隱隱覺得,這或許真的是一條出路。
他不敢擅專,更不敢輕易黜落這等驚世之作。沉思良久之後,他提筆,在試卷的卷頭上,用朱筆恭恭敬敬地批了十九個字:
“此卷石破天驚,議論駭俗,未敢擅專,請諸公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