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兒子的這番話,宋皇後的眼眶瞬間紅了。
情緒激動之下,再次一把將劉燁緊緊抱進自己的懷裡。
仿佛要將這些日子缺失的陪伴與關懷都在這一抱中彌補回來。
她的聲音帶著濃濃的愧疚與心疼,哽咽著說道。
“我的兒啊,是娘沒有照顧好你,讓你在外受苦了。”
那顫抖的語調,傾訴著一位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思念與自責。
而在一旁的劉宏,同樣是激動得老淚縱橫。
他的嘴唇微微顫抖,似乎有千言萬語想要說出口。
卻又被滿心的情緒哽在喉間,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那飽經滄桑的臉上,此刻滿是激動與欣慰交織的複雜神情。
望著失而複得的兒子,仿佛在看世間最珍貴的寶物。
半個小時悄然過去,時光仿佛在這一刻溫柔了起來。
宋皇後臉上的淚痕已經乾涸,取而代之的是一臉寵溺的神情。
她靜靜地看著劉燁,眼中滿是慈母的柔情,輕聲問道:“孩子,你這是在乾嘛呢?”
那輕柔的語氣,如同春日裡最溫暖的微風,輕輕拂過劉燁的心間。
聽到母後的詢問,劉燁的臉上瞬間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就像春日裡盛開的繁花,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與朝氣。
劉燁則是開心地說道:“母後,我一回來,父皇就讓我給他打長功。”
那語氣中帶著一絲俏皮,仿佛是一個小孩子一般。
又回到了小時候在父母身邊撒嬌的模樣。
宋皇後聞言,轉過頭,看向劉宏的眼神裡滿是幽怨。
就像一位被冷落的女子,嗔怪地說道。
“度郎,孩子剛回來,舟車勞頓,就不能讓他先好好地休息一下嗎?”
那嬌嗔的模樣,讓人不禁想起他們曾經的恩愛歲月。
劉宏聽到這話,一時語塞,無奈地擼了擼嘴唇,臉上露出一絲尷尬的神情。
劉宏張了張嘴,想要解釋些什麼,可最終看著宋皇後那心疼的模樣。
最終,還是一臉微笑著什麼也沒有說出來,隻是默默接受了皇後的“埋怨”。
劉燁則像是個調皮的小頑童,絲毫沒有察覺到父母之間微妙的氣氛。
劉燁站起身來,那模樣就像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孩子,說道:“父皇,你看看吧!”
說著,他邁著輕快的步伐,拿著一封奏折走上前去,雙手恭敬地遞給劉宏。
神色變得嚴肅起來,說道:“如今我大漢國庫空虛,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
“這時間一長,百姓怕是要有造反之勢啊!”
劉燁的聲音雖然年輕,卻充滿了沉穩與憂慮。
仿佛已經看到了大漢未來可能麵臨的危機。
“更何況,兒臣當流浪兒的這些年……”
劉燁頓了頓,眼神中閃過一絲回憶的光芒,繼續說道。
“其實兒臣流浪這些年,可是一直都聽說現在民間正有一個叫太平教的教派的。”
“他們打著天下太平的旗號,此時正在民間鼓動民心,一心謀反呢。”
劉燁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凝重,讓在場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
說到這裡,劉燁看著一臉震驚的劉宏,神情坦然地說道。
“實不相瞞,其實兒臣還是流浪兒的時候也想過造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