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介紹道:“兩位大人,這位是趙雲兄長趙風,字子虎。”
趙風上前,恭敬地抱拳一禮:“子虎見過兩位大人。”
劉燁滿意地打量著趙風,眼中透著欣賞。
“我等是奉命前來尋找槍神弟子趙雲趙子龍的。”
“聽聞他師從槍神童淵,武藝超群,故特來尋他。”
“現今朝廷混亂不堪,百姓苦不堪言。”
“反賊大將軍何進被斬,現今新任大將軍奉命征討,要統領十萬大軍抵禦外族。”
聽聞趙雲有大將風範,特來請其前往京城擔任大將軍副將。”
趙風聽後,心裡一驚,大將軍副將,那可是朝廷大官呐。他連忙拱手說道
“兩位大人,在下趙風,胞弟正是趙雲。”
“現今趙雲剛押送物資回了趙家村,不知兩位大人可願跟隨草民前往趙家村?”
劉燁滿意地點點頭:“如此甚好,那就有勞子虎帶路了。”
不多時,劉燁兩人在趙風的帶領下走上了馬車。
趙風駕著劉燁新購置的馬車,緩緩向著趙家村趕去。
一時間車輪滾滾,揚起一路塵土,劉燁的心中滿是期待。
不多時,劉燁一行人在趙風的帶領下。
終於沿著一條蜿蜒的小路,出現在一個小村莊的村口。這
村子仿若世外桃源,即便已是秋天。
微風拂過,眾人仍不難想象盛夏時這裡綠樹成蔭、繁花似錦的美景。
村口幾棵老槐樹,枝葉在秋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隨著趙風進村,趙風那熟悉的身影立刻引起了村裡老人的注意。
有的老人們紛紛從自家院子裡走出來。
臉上帶著質樸的笑容,跟駕著馬車的趙風熱情地打招呼。
“風娃子,可算回來啦!”
“這次進城順不順利啊?”
趙風聞言一一禮貌地回應著,那笑容裡透著村裡人特有的親切與和善。
很快,趙風就將馬車穩穩地停在了一個簡陋的院子旁。
劉燁和郭嘉緩緩走下馬車,抬眼打量著眼前這略顯破舊的房子。
院子裡,一名十八九歲的青年正全神貫注地練槍。
隻見這少年身姿矯健,動作行雲流水,每一招都透著淩厲的氣勢。
一旁,一個漂亮的美少女正在晾衣服。
她的動作輕柔,眉眼間透著溫婉,一時間竟讓劉燁看得有些入神。
郭嘉則目不轉睛地打量著這俊逸的少年。
隻見少年眉清目秀,英氣十足。
一杆長槍在他手中舞得虎虎生威,槍尖劃破空氣,發出呼呼的聲響。
郭嘉忍不住高聲誇讚道:“好,果然是一杆好槍!”
“這般武藝,當真是難得,當真是應該報效朝廷啊!”
正在練槍的趙雲緩緩停下動作,一臉疑惑地看向郭嘉。
然後收起槍上前開口問道:“敢問你們這是要找誰嗎?”
剛剛停好馬車的趙風連忙笑著上前,說道。
“二弟,這是京城來的大人,是專程來尋你的。”
說著,趙風又憨厚地向劉燁行了一禮,介紹道。
“大人,這位就是胞弟趙雲趙子龍。”
“子龍,還不速速前來拜見大人……”
“你習得這一身武藝,不就是為了保家衛國,驅逐匈奴,出人頭地嘛。”
“現在大人在此,還不速速拜見……”
趙雲聞言,連忙手提龍膽亮銀槍,大步上前抱拳說道。
“常山趙雲趙子龍,見過兩位大人,不知兩位大人如何稱呼?”
劉燁和郭嘉兩人對視了一眼,眼神中透著默契。
郭嘉隨即拿出劉燁交給他的將軍令,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
然後說道:“大漢現任兵馬大將軍郭嘉,不知子龍兄弟可願隨我參軍?”
“待我等招齊兵馬,來日再一起滅了匈奴全族!”
說著國家恭敬的對著劉燁拱了拱手繼續介紹道。
“我身邊這位正是我朝當朝監國太子,太子殿下可是對你推崇之至啊。”
趙雲一聽,心中一驚,連忙跪地行禮,說道。
“草民趙雲見過太子殿下,見過大將軍。”
“誅殺匈奴實乃子龍一生所願,子龍願意從軍報效朝廷。”
劉燁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子龍你不必有顧慮。”
“前些時日周圍的匈奴部落已經被本宮屠殺殆儘了。”
“想必你們這次遭遇的匈奴人也不多吧!”
趙雲雙眼一亮,連忙說道:“回殿下的話,確實如此。”
“此次隻有二十幾人,已全部被我斬殺。”
劉燁滿意地點點頭,又問道:“既然如此,你可願攜家眷與我一同前往京城?”
趙雲連忙拜道:“既然有此機會,草民願意報效大漢。”
聞言,劉燁滿意地點了點頭一臉讚賞的看著趙雲。
然後伸手拿出一道之前郭嘉幫忙寫好的聖旨高高舉起。
雖說這隻是一個形式。
但劉燁深知在這個時代,聖旨就如同軍官證一般。
有了它才有保障,走到哪裡都能得到認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也能避免日後趙雲前往洛陽遇到不必要的麻煩。
緊接著,劉燁手舉聖旨,高聲說道:“常山趙雲接旨。”
趙雲連忙下跪,恭敬地高呼道:“草民趙雲接旨。”
劉燁見此,滿意地點點頭,開始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承祖宗之基,臨萬民之上,夙興夜寐,憂國憂民。”
“今漢室雖遭紛擾,然朕誌在中興,護國安民。”
“朕聞常山真定趙雲,雖未曆赫赫戰功。”
“但其人天賦異稟,心懷忠義,誌向高遠。”
“更師承槍神童淵,武藝卓絕,實乃不可多得之良才。”
“朕想來槍神弟子定然不凡,料其日後必能為大漢立下不世之功。”
“今朕特下旨,封趙雲為中郎將。”
“賜銀印青綬,位列九卿之列,統帥虎賁之士。”
“望趙雲能感朕之厚愛,勤勉努力,精進武藝,恪守職責,不負朕之所托。”
“日後隨大將軍南征北戰,攘除奸凶,掃平賊寇。”
“保我大漢江山社稷,護我黎民百姓安康。”
“屆時朕必論功行賞,若能建立奇勳,定當重賞,以彰其德。”
布告天下,鹹使聞知,欽此!”
趙雲連忙跪拜道:“末將領旨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