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人群中的袁隗暗自慶幸,大亂將起,他已經安排袁家在汝南準備隨時起事了。
劉宏腳步匆匆,身影隱在陰影裡,神色間透著幾分疲憊與深意。
剛踏入這象征著無上皇權的殿堂。
劉宏便徑直走向那威嚴莊重的龍椅,整個人像被抽去了幾分力氣,緩緩落座。
劉宏微微佝僂著身子,臉上刻意擺出一副病態模樣。
然後雙頰泛著不自然的蒼白,眼中滿是倦怠,靜靜等著眾人到來。
不多時,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一眾文武百官身著朝服,神色凝重,魚貫而入。
一邁進殿內,瞧見高高在上的劉宏。
眾人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按下,“唰”地整齊跪地,動作嫻熟而恭敬。
為首的丞相,白發蒼蒼卻身姿筆挺,率先發聲。
聲音洪亮且透著幾分顫音:“臣等拜見陛下,大漢萬年,陛下萬年……”
緊接著,百官齊聲附和,聲音交織回蕩在空曠殿內,彰顯著對皇權的尊崇。
劉宏坐在龍椅上,一臉平靜地俯瞰著下方跪拜的眾人。
劉宏的目光緩緩掃過每一張熟悉或陌生的麵孔。
臉上沒有絲毫波瀾,讓人猜不透這位天子心中在思量著什麼。
過了好一會兒,劉宏微微動了動身子,輕輕地歎了口氣。
那歎息聲雖輕,卻像是帶著無儘的疲憊與無奈。
然後劉宏悠悠地說道:“罷了,眾愛卿平身吧!”
百官們聽聞此言,像是得到了特赦一般,紛紛起身。
文武百官整了整衣冠,然後再次齊聲高呼:“謝陛下。”
聲音依舊響亮,卻也夾雜著一絲如釋重負的意味。
百官起身站定,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仿若能擰出水來。
這時,太尉滿臉漲紅,神情激憤,大踏步出列。
“撲通”一聲雙膝跪地,聲如洪鐘般吼道:“陛下!”
這一聲喊,震得殿內空氣都顫了一顫。“太子劉燁近來行徑令人發指!”
“上月,他竟隻因工部侍郎在修繕宮殿預算上與他稍有分歧。”
“便當場下令將其斬殺,手段之狠辣,毫無顧忌朝廷法度,實乃目無法紀!”
“更是在朝堂之上當場就將大將軍斬殺,還請陛下聖裁啊!”
此言一出,滿朝悲憤,更有眾多官員紛紛出列跪拜道。
“臣等附議,還請陛下聖裁!”
緊接著,刑部尚書滿臉悲戚,上前一步拱手,聲音裡帶著幾分哽咽。
“陛下,如此草菅人命,以後誰還敢直言進諫?”
“”大漢的朝堂,恐怕要被他攪得烏煙瘴氣啊!”
一時間,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聲音越來越大。
“太子隨意斬殺官員,以後朝廷政令如何推行?”
“長此以往,忠良之士人人自危,國將不國呀陛下!”
聲聲控訴,如洶湧浪潮,一波接著一波,衝擊著眾人的耳膜。
劉宏的臉色愈發難看,緊緊攥著龍椅扶手。
指節因用力而泛白,眼中滿是震驚與憤怒。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爾等臣子簡直欺人太甚!”
劉宏皺著眉頭,沉默了片刻,雖然他心裡憤怒,但最終劉宏還是深吸一口氣。
強壓著怒火,沉聲道:“諸位暫且退下。”
“此時朕定會查清楚給諸位愛卿一個滿意的交代。”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朕接下來要與諸位商討的,董卓謀反一事。”
“諸位愛卿都說說,朝廷應當如何應對?”
聞言,一眾文武百官紛紛低下頭,大氣都不敢出,整個朝堂陷入一片死寂。
見此,王允拱手出列,神色恭敬。
“啟奏陛下,老臣以為朝廷應當儘早鎮壓叛亂。”
否則放任叛軍作亂,時間一長,恐對我朝廷不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燁滿意地點了點頭,看向一眾文武百官,目光炯炯。
“諸位愛卿覺得誰可以擔任主將出兵鎮壓叛亂?”
下方百官再次陷入沉默,就在朝堂短暫陷入沉默之後。
忽然,劉燁響亮的聲音響起。
“啟稟父皇,天子守國門,皇子死社稷。“
“既然暫時無人敢出兵鎮壓叛亂,兒臣願意領兵前往鎮壓叛亂。”
“一來可彰顯我皇室的態度穩定民心。”
“二來,也可鼓舞我大漢軍隊士氣,快速鎮壓叛亂。”
聞言,劉宏心底裡暗自竊喜,臉上卻不動聲色。
“好啊,好一個天子守國門,皇子死社稷。”
想到這裡,劉宏連忙看向一眾百官,然後說道,“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太尉楊賜連忙出口拱手道,“啟奏陛下,老臣以為太子所言極是。”
“如今並州叛亂不斷,太子殿下勇武過人勇冠三軍。”
“老臣以為,此事當由太子殿下率軍鎮壓叛亂最為合適。”
袁隗也是心底裡一陣竊喜,“這小子要真去了,死在那裡正合我意。”
於是袁隗也出奇的連忙出列行禮道,“陛下臣附議。”
見狀,一眾文武百官也紛紛出列行禮道,“臣等附議……”
劉宏看著劉燁,點了點頭,神色莊重:“如此,太子劉燁聽封。“
“朕承天運,撫禦四海,賴祖宗之庇佑,社稷之靈長。”
“今賊寇肆虐,禍亂邊疆,生靈塗炭,朕心憂忡。”
“太子劉燁,德才兼備,仁勇兼具,勇冠三軍,秉性純良且誌慮忠純。”
“朕觀其平日言行,心懷天下。有濟世安民之宏願,實乃國之棟梁,儲君之楷模。”
“茲特授太子劉燁為撫遠大將軍,統領王家精銳之師五萬,擇良辰即日出征。”
“朕賜尚方寶劍,如朕親臨,軍中諸將,鹹聽調遣。”
“遇敵敢戰者,賞;畏縮不前、違抗軍令者,立斬不赦。”
“望太子不負朕望,秉持正義,奮勇殺敵。”
“早奏凱歌,靖邊安民,揚我大漢國威,保我山河永固。”
“凱旋之日,朕親自率百官迎於郊,論功行賞,以彰其勳。”
一眾百官們雖心有不甘,但也隻能遵旨。
劉燁見此連忙跪地謝恩,“兒臣領旨!”
劉宏見一眾文武百官還想反對,於是大手一揮說道。“好了,退朝吧!”
張讓連忙上前扯著嗓子喊道,“陛下有旨,退朝……”
百官各自心懷憂慮,朝堂之上彌漫著令人窒息的壓抑氣息。
最終,一眾文武百官還是紛紛退出了崇德殿。
喜歡三國開局忽悠呂布跟我結義造反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忽悠呂布跟我結義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