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劉燁清了清嗓子,聲音低沉卻極具穿透力。
緩緩說道:“蔡國公所言極是。”
說著,劉燁的目光落在蔡邕身上,微微頷首,給予對方一個肯定的眼神。
言罷,神色凝重繼續說道:“此事事關我大漢社稷民生,本宮定不會輕饒。”
“本宮定會給諸位大臣一個明白的交代。”
劉燁的聲音一頓,目光掃過眾人。
隨後更是一臉霸氣地看向眾人說道,“更要給天下百姓一個滿意的答複!”
話落,金殿內一片寂靜,唯有香爐中香料燃燒的劈啪聲。
緊接著群臣紛紛伏地,齊聲高呼:“殿下聖明,太子殿下千歲!”
劉燁嘴角微微上揚,看著下方的文武百官緩緩說道。
“好了,諸位愛卿平身吧,接下來我們商討一下北伐的事情。”
“另外,大司農這個位置,以及朝中其它位置的空缺。”
“最近本宮為此也是苦思冥想,終於得出了一個答案。”
“今日也一並誰出來與諸位臣工一起商討一番。”
聞言,下方一眾大臣紛紛露出好奇之色,紛紛行禮道。
“太子殿下為我大漢披肝瀝膽,太子殿下聖明。”
“我等願為太子殿下分憂,為大漢分憂……”
聞言,劉燁滿意的看著下方的文武百官緩緩說道。
“既然諸位愛卿都如此願意分憂,那麼本宮就獻醜了。”
“首先,就是這解決我大漢各個職位空缺的辦法。”
“首先呢,本宮就是要廢除舉孝廉推薦製,改為科考製。”
聞言,瞬間整個朝堂上下一片嘩然,安靜片刻的崇德殿再次陷入議論之中。
劉燁也沒有阻止一眾文武百官的議論。
畢竟這些老頑固還是需要些時間去接受今日劉燁帶給他們的信息量的。
很快,一炷香過後,崇德殿再次陷入了沉寂之中。
忽然為首的劉寵出列躬身行禮道,“啟奏殿下,不知這科舉製是如何選任官員。”
聞言,劉燁則是滿臉笑意的看著劉寵說道。“王叔這個問題問得好!”
“所謂科舉製,就是我大漢不再買官或推舉製。”
“而是采用科舉製的科考製,科考製就是由本宮或者父皇出題。”
“也可以百官按照各個部門出題,以答題者中擇優選擇出合適的人選擔任官職。”
“此科舉製也將不再局限於世家大族,而是我大漢所有子民皆可參加科考。”
聞言,劉寵瞬間眼睛一亮,隨即繼續沉聲問道。
“那老臣再問殿下,如此一來是否我宗室之人也可參加科考?”
聞言,劉燁讚許的看著劉寵笑著說道,“這是自然。”
“隻要有真才實學,有真本事,即便是我劉氏宗室之人也可參加科舉。”
聞言袁隗內心一顫,“那豈不是今後本官的威望將大大減小?”
“屆時所有官員將隻會記得大漢朝廷,大漢天子,無人再記得我四世三公袁家?”
“不行,事關我袁家未來大計,本官一定要問個清楚。”
“屆時也好回去早做打算,才好維持我袁家在大漢的威望。”
想到這裡,袁隗連忙出列拱手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