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內,鎏金蟠龍柱映著搖曳燭火,將劉宏周身籠在明滅不定的光影之中。
當他說出禪位之意時,滿朝文武頓時陷入死寂。
唯有簷角銅鈴在穿堂風裡發出細碎聲響。
楊賜手中笏板微微發顫,目光與禦座上的劉宏相撞。
一時間劉宏眼底翻湧的暴戾讓他後頸寒毛倒豎。
——這位正值壯年、剛剛突破武道桎梏的帝王,此刻竟要將江山拱手讓出。
楊賜的喉結艱難的滾動,指甲深深掐進掌心。
楊家百年基業,與皇室盤根錯節。
若新君上位,朝堂格局必然天翻地覆。
於是楊賜暗咬鋼牙,正要開口進諫,忽聽身後傳來衣袂摩擦聲。
一時間以楊賜為首的世家大族齊刷刷上前,蟒袍玉帶在青磚上投下重重陰影。
"陛下,臣等附議!"
為首的老臣白發蒼蒼,聲音卻震得梁上積灰簌簌而落。
"陛下春秋正盛,武道大成,壽元綿延如長河,禪位之事萬萬不可!"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響起此起彼伏的附和聲。
世家勢力抱團而立,形成一道無形壁壘。
劉宏懶洋洋地倚在龍椅上,指尖有一下沒一下叩擊著扶手。
鎏金盤龍在他腕間纏繞,映得眸光愈發陰鷙。"亂臣賊子..."
劉宏喉間溢出冷笑,聲音雖輕,卻如冰錐般刺入眾人耳膜,"旁人?”
“這萬裡河山、九重天闕,皆是朕掌中物!”
“何時輪得到你們這些奴才置喙?"
一時間武神威壓如潮水般漫開,紫檀木地磚突然發出細微的爆裂聲。
一時間強大的無上威壓讓楊賜整個人感覺胸口仿佛壓著千鈞巨石。
就連冷汗浸透了三層官服。
就在這窒息般的沉默中,一道清朗嗓音劃破凝滯的空氣:"啟奏陛下!"
此時蔡邕手持象牙笏板穩步出列,青衫上的雲紋暗繡隨著步伐微微起伏。
蔡邕行三跪九叩大禮,額間貼著冰涼的地磚,悠悠道。
"太子殿下平定董卓之亂,此番又收複漠北。”
“更是使我大漢人人有餘糧,其功績昭昭日月可鑒。”
“若陛下欲退居幕後,放眼大漢,恐怕也是唯有太子能擔此重任!"
此言如星火墜入乾柴堆。
一時間整個朝堂之上,以蔡邕、王允為首的文臣紛紛出列。
甲胄鏗鏘的武勳將領也抱拳行禮。
"臣等附議"的聲浪直衝殿頂,驚得梁間棲息的夜梟振翅而飛。
劉宏緊繃的下頜終於放鬆,與蔡邕對視時,眸中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讚許。
"楊愛卿,"劉宏的聲音漫不經心,卻字字如刀。
"朕意已決,你還是退下吧!。"
話音未落,頓時一股恐怖的武神威壓轟然降臨。
一時間楊賜隻覺全身骨骼發出令人牙酸的爆響。
膝蓋重重磕在青磚上,血珠順著裂縫滲出。
這威壓帶著摧枯拉朽之勢,仿佛要將他的魂魄都碾碎。
"太恐怖了..."一時間楊賜癱倒在地,喉嚨裡溢出破碎的呢喃。
而劉宏已緩緩起身,明黃龍袍拖過玉階。
龍袍之上繡著十二章紋的衣擺掃過瑟瑟發抖的群臣。
"宗人府即刻籌備退位事宜,不得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