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的人手更多。
\"走,去找建軍。\"
蘇建國決定道。
\"咱們得趕緊招人。\"
蘇建軍正在自家院子裡擦拭心愛的拖拉機,看到哥哥和吳二埋汰走來,連忙放下抹布。
\"哥,大棚那邊怎麼樣?\"
他問道。
\"長勢不錯,但人手不夠。\"
蘇建國直截了當地說。
\"我打算招十個人專門負責大棚的日常管理,你來負責這事。\"
\"十個人?\"
蘇建軍瞪大眼睛。
\"需要這麼多嗎?\"
蘇建國點點頭,掰著手指算道。
\"四個大棚,每人負責半個棚的日常管理,就是八個人。再加上兩個專門負責早晚掀蓋草簾的,正好十個。\"
王桂香從屋裡端出茶水,聽到他們的談話,忍不住插嘴。
\"哥,招這麼多人,工錢怎麼算啊?\"
\"一天五毛,管一頓午飯。\"
蘇建國早就想好了。
\"從明天開始,先試用一周。\"
這個工資標準在當時的農村相當有吸引力。
王桂香在心裡快速計算著。
一個人一個月能掙15塊,十個人就是150塊...
她不禁有些心疼。
蘇建軍倒是很支持。
\"哥說得對,現在大棚是關鍵時期,不能因為人手不夠耽誤了收成。\"
消息一傳出,整個蘇家屯都轟動了。
五毛一天的工錢,還管飯?
這可比種地強多了!
張大柱第一個跑來報名,緊接著是王老漢家的兩個兒子,李寡婦的閨女...
不到半天,報名的人就超過了三十個。
蘇建軍按照哥哥的要求,優先選擇了那些家裡困難、乾活踏實的村民。
第二天一早,十個新招的工人就在大棚前集合了。
蘇建國親自給他們分配任務:
\"張大柱,你帶兩個人負責一號棚的黃瓜。李家兄弟,你們管二號棚的西紅柿。王嬸,你帶著閨女管三號棚的葉菜...\"
吳二埋汰站在一旁,看著突然多出來的幫手,笑得合不攏嘴。
他再也不用一個人從早忙到晚了。
蘇建國把弟弟和吳二埋汰叫到一邊。
\"建軍,你負責總體協調,每天早晚檢查一遍各個棚的情況。二哥,你經驗豐富,多帶帶新人,特彆是溫度控製和澆水這些關鍵技術。\"
兩人連連點頭。
蘇建軍突然想起什麼。
\"哥,那拖拉機...\"
\"先用著運肥料和工具。\"
蘇建國說。
\"等菜上市了,有你忙的。\"
接下來的日子,大棚裡的工作井井有條。
新人們很快掌握了基本技能,在吳二埋汰的指導下,學會了如何判斷土壤濕度、如何防治病蟲害。
蘇建軍每天騎著自行車在四個大棚之間巡視,記錄作物生長情況。
。。。
處理完蘇家屯的事情,
蘇建國蹬著自行車回到了四九城。
推開四合院的大門,院子裡靜悄悄的。
隻有老槐樹的葉子在微風中沙沙作響。
蘇建國把自行車靠在牆邊,拍了拍身上的塵土。
\"秀蘭?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