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蘭說著,從口袋裡掏出糧票和錢。
男人接過錢票,指了指牆角的一排麻袋。
“那邊都是黃豆,自己挑吧。“
王秀蘭帶著女兒們走到麻袋前,解開其中一個地紮口,抓出一把黃豆攤在手心裡。
“玉芬,你看,這種就是好豆子。“
蘇玉芬湊近看,母親手心裡的豆子顆粒飽滿,顏色金黃,在昏暗的光線下泛著健康的光澤。
“要這樣大小均勻,沒有破損的。“
王秀蘭捏起一粒放在女兒手裡
“你摸摸,質地堅實,說明新鮮。“
蘇玉芬認真地感受著指尖的觸感,點點頭。
“那怎麼看是不是陳豆子呢?“
王秀蘭又從另一個麻袋裡抓了一把。
“你看這種,顏色發暗,表麵有皺紋,就是存放時間長了。“
她拿起一粒咬開。
“聽,聲音發悶,不脆,這種出漿率就低。“
蘇玉珍無聊地在旁邊晃悠,突然指著最邊上的一袋說。
“媽,這種便宜吧?都黑了。“
王秀蘭走過去看了一眼,皺眉道。
“這種黴變的絕對不能要,吃了會中毒的。“
她轉向售貨員。
“同誌,這袋豆子都這樣了還賣啊?“
售貨員頭也不抬。
“便宜處理,愛要不要。“
王秀蘭搖搖頭,帶著女兒們回到之前那袋豆子前。
“咱們就要這種,雖然貴點,但做出來的豆腐好。“
蘇玉芬學著母親的樣子,抓起一把豆子仔細檢查,又挑了幾粒咬開聽聲音。
“媽,是這樣嗎?“
“對,就是這樣。“
王秀蘭滿意地點頭。
“你學得很快。“
。。。
另一邊。
蘇建國騎著自行車出了城,沿著鄉間土路向蘇家屯駛去。
來到蘇家屯,蘇建國在村東頭一棟青磚瓦房前停下,拍了拍門環。
“趙師傅!在家嗎?“
門“吱呀“一聲開了,露出趙石匠那張布滿皺紋的臉。
老人眯起眼睛,看清來人後立刻露出笑容。
“喲,建國啊!快進來坐。“
蘇建國跟著趙石匠進了院子。
院子裡堆滿了各種石料和半成品,角落裡一個年輕學徒正埋頭鑿著一塊石碑。
空氣中彌漫著石粉的味道。
“趙師傅,我想定做個石磨。“
蘇建國開門見山,從口袋裡掏出一包大前門遞給老人。
“給我閨女開豆腐坊用。“
趙石匠接過煙,在鼻子下嗅了嗅,露出滿意的神色。
“豆腐坊?好事啊!現在政策放開了,做點小買賣正合適。“
他領著蘇建國來到工作台前,從抽屜裡拿出一本泛黃的圖冊。
“你看看,要哪種樣式的?“
蘇建國翻看圖冊,指著其中一款直徑約兩尺的石磨。
“這種就挺好,不過...“
他猶豫了一下,
“城裡不讓養大牲口,得改成人力的。“
趙石匠捋了捋花白的胡子,眼睛一亮。
“我明白了!可以做個小型手推磨,磨盤直徑一尺半就夠用,再加個木架子和手搖柄。“
他拿起炭筆在紙上迅速勾勒起來。
“這樣,一個人就能操作,雖然慢點,但適合城裡用。“
蘇建國湊過去看設計圖,隻見趙石匠寥寥幾筆就畫出了一個精巧的小型石磨。
磨盤上下咬合處還特意標注了斜紋,解釋說是為了增加研磨效率。
“趙師傅真是行家!“
蘇建國由衷讚歎。
“這設計太合適了。“
“哈哈,我做了四十年石匠,這點門道還是有的。“
趙石匠得意地摸了摸胡子。
“不過這種小磨盤得用上好的青石,出漿細,還不容易磨損。“
“價錢怎麼算?“
趙石匠沉吟片刻。
“連工帶料,算你十五塊吧。三天後就能取貨。“
蘇建國爽快地掏出錢。
“那就這麼說定了!對了,趙師傅,能不能在底座上刻個"蘇記豆腐"?“
“沒問題!“
趙石匠笑著收起錢。
“保準給你刻得漂漂亮亮的。“
離開趙石匠家,蘇建國的心情更加舒暢。
他跨上自行車,向村外的蔬菜大棚駛去。
車輪碾過田埂,遠處四個白色大棚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哥!“
蘇建軍遠遠看見哥哥,放下手中的活計迎了上來。
他曬得更黑了,但精神頭十足。
蘇建國拍拍弟弟的肩膀。
“怎麼樣,這幾天還順利嗎?“
“好著呢!“
蘇建軍興奮地拉著哥哥往大棚走。
“哥,你快來看看,黃瓜已經開始泛黃了,再過兩天就能摘!“
掀開一號棚的塑料門簾,濕熱的氣息撲麵而來。
蘇建國眯起眼睛適應了一會兒光線,眼前的景象讓他心頭一熱。
翠綠的黃瓜藤爬滿了支架,一根根嫩黃瓜垂掛其間,頂花帶刺,泛著誘人的光澤。
“這長勢...“
蘇建國蹲下身,輕輕撫摸一根黃瓜,觸感堅實飽滿。
“比我想象的還要好!“
蘇建軍咧嘴笑了。
“吳二埋汰天天盯著,澆水施肥一點不含糊。哥,你看這黃瓜,比夏天市場上賣的還水靈!“
蘇建國沿著田壟慢慢查看,不時撥開葉片檢查果實。
黃瓜、西紅柿、韭菜、小白菜,每一株都生機勃勃。
二號棚裡的西紅柿已經開始泛紅,像一盞盞小燈籠掛在枝頭。
三號棚的韭菜翠綠挺拔,散發著濃鬱的香氣。
四號棚的小白菜葉片肥厚,脈絡清晰。
“建軍,你做得太好了。“
蘇建國由衷地說道。
這是他重生後的第一次創業,看到成果如此喜人,內心的激動難以言表。
蘇建軍撓撓頭,不好意思地笑了。
“哥,這都是按你說的做的。我也就是看著,彆讓人偷了或者糟蹋了。“
走出大棚,蘇建國深吸一口新鮮空氣。
這個季節,市場上基本隻剩下白菜蘿卜了,而他的大棚裡卻孕育著如此豐富的蔬菜,一定能賣個好價錢。
“當家的,吃飯了!“
王桂香的聲音從遠處傳來。
她挎著個竹籃,步履輕快地走來,臉上帶著明媚的笑容。
“是桂香來了。“
蘇建國笑著迎上去。
王桂香揭開籃子上蓋的布,一股誘人的香氣立刻飄了出來。
“剛炒的韭菜雞蛋,還熱乎著呢!“
三人坐在田埂上,就著玉米麵餅子吃了起來。
韭菜鮮嫩,雞蛋金黃,簡單的食材卻有著令人滿足的美味。
蘇建國狼吞虎咽地吃著,突然注意到弟弟手上新增的幾道傷痕。
“建軍,手怎麼了?“
蘇建軍下意識地把手藏了藏。
“沒事,就是昨晚有人想偷菜,追的時候蹭的。“
“什麼?“
蘇建國放下筷子。
“有人來偷菜?“
王桂香歎了口氣。
“可不是嘛,這幾天晚上總有人在大棚附近轉悠。建軍和幾個小夥子輪流守夜,都沒怎麼睡好覺。“
蘇建軍連忙說。
“哥,你彆擔心,就幾個小毛賊,被我嚇跑了。現在村裡人都知道咱們這有人守著,不敢來了。“
蘇建國點了點頭。
村裡人大部分都是好的,但也有些個彆人家,見不得彆人過得比自己家好,更是想占便宜。
吃完飯,蘇建國再次檢查了一遍蔬菜的長勢。
他蹲在一株西紅柿前,輕輕捏了捏果實,估算著成熟度。
“建軍,我看再有兩三天就能摘了。“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這樣,三天後的早上,你帶著第一批菜進城。一號棚的黃瓜先摘兩百斤,二號棚西紅柿一百五十斤,三號棚韭菜八十斤,四號棚小白菜一百斤。“
蘇建軍立刻掏出個小本子記下來。
“哥,這麼多菜,拖拉機得跑兩趟吧?“
“不用。“
蘇建國指著田埂邊的菜筐。
“多準備些這樣的菜筐,底下墊上稻草,上麵蓋濕布,一車能裝五百斤沒問題。“
他彎腰撥開一片黃瓜葉。
“這頭茬黃瓜長得密,摘兩百斤都算少的。“
“拖拉機我都檢查好了,加裝了木板圍擋。“
蘇建軍用鉛筆頭點了點本子。
“就是怕路上顛簸,把西紅柿磕壞了。“
蘇建國從口袋裡摸出半包皺巴巴的香煙。
“所以得淩晨摘,趁著露水沒乾就裝車。西紅柿單獨裝箱,每層墊上稻草。韭菜和小白菜打捆後噴點水,用葦席裹著。“
他劃著火柴,抽了一口煙道。
“咱們這反季節菜金貴,品相就是價錢。“
王桂香抱著剛摘的黃瓜走過來。
“大哥,你嘗嘗這個。“
翠綠的黃瓜掰開時發出清脆的響聲,斷麵滲出晶瑩的汁水。
蘇建國接過嘗了口,清甜的滋味立刻在舌尖漫開。
“好瓜!“
蘇建國眼睛一亮。
“這樣的黃瓜,在國營菜店最少能賣五毛一斤,咱們拉到自由市場...“
他和弟弟交換了個眼神,兩人不約而同露出笑容。
蘇建國思索著,隨後對蘇建軍道。
“你淩晨三點開始摘,要保證新鮮。五點裝好車,爭取六點前到城門口,我在那兒等你。咱們先去東單市場,那裡人多,價格也好。“
“保證沒問題!“
蘇建軍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