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三年冬,紫禁城西北角的鑄爐坊騰起青煙。朱瞻基赤腳踏在雪地上,掌心攥著半塊暹羅進貢的風磨銅,銅塊映著月光竟滲出暗紅血絲——三日前,工部侍郎吳邦佐在爐前暴斃,死前用指甲在青磚上刻滿八思巴文:"銅魂噬主"。
道衍和尚的袈裟掃過殿階積雪,枯指點向冒煙的爐口:"陛下可知,這三百座銅爐要的不是暹羅銅,是朱家三百年殺伐之氣。"
子時三刻,幽冥當鋪的櫃台從爐渣堆裡浮出。朱瞻基將染血的《宣和博古圖》拍在櫃麵,書頁間夾著十二枚帶倒刺的銅釘——正是永樂朝淩遲建文舊臣的刑具。
"典當物:靖難遺孤十萬冤魂的泣血釘。"朱瞻基的龍紋靴碾碎一塊炭渣,"所求何事?"
掌櫃的骨笛挑起銅釘,釘尖突然鑽出蛆蟲般的紅銅絲:"宣德爐需熔帝王心頭血,陛下可願剜三匙心頭肉入爐?"
殿外忽起騷動,呂震抱著斷臂衝進來:"爐...爐膛裡長出人牙了!"
鑄爐坊的地火口噴出腥臭黑煙。十二名赤膊工匠被鐵鏈鎖在青銅地磚上,他們的脊背隆起銅皰,皰中隱約可見蜷縮的胎兒——正是被朱棣坑殺的方孝孺十族轉世。
"開爐!"吳邦佐的繼任者揮動鐵釺。爐蓋掀開的刹那,三千顆人牙如蝗蟲般噴射而出,叮叮當當嵌滿梁柱。朱瞻基突然按住心口,龍袍前襟滲出血漬——三日前典當的心頭肉,此刻正在爐火中跳動。
道衍抓起把帶牙的銅渣撒入爐膛:"牙為骨之餘,陛下這是要把洪武爺開國的殺性都鑄進爐裡。"
臘月二十三祭灶夜,首爐開光。呂震揭開黃綾時,爐身突然浮現血色紋路——本該是祥雲瑞獸的浮雕,竟變成蒙古騎兵屠殺婦孺的場景。
"是阿魯台部落在永樂八年獻的降表!"朱瞻基的指尖被燙出水泡。那些紋路由銅液自然凝結而成,細看竟是縮小萬倍的《永樂大典》蒙古秘史卷文字。
道衍的念珠突然爆裂:"陛下請看爐底!"
十二尊試驗爐的底部,赫然鑄著"大明永樂二十二年"——正是朱棣駕崩之年。呂震的獨眼流出血淚:"工部存檔顯示,這些爐坯是洪熙元年埋下的..."
除夕夜,朱瞻基獨坐暖閣賞爐。鎏金異獸紋爐突然自發燃起龍涎香,煙氣在空中凝成南京城破之景:建文帝正將傳國玉璽係上秤砣,而秤杆竟是幽冥當鋪的量天尺。
"原來如此!"朱瞻基砸碎茶盞。宣德爐的異獸紋瞳孔中,隱約可見三十年前李景隆打開的白溝河幽冥契約——那些典當的南軍魂魄,此刻正在爐膛裡哀嚎。
五更鼓響時,守夜太監發現皇帝昏迷在爐前。禦醫剖開龍袍,心口赫然嵌著三枚銅釘,釘尾鑄著微雕小字:"宣德三年,收朱家殺業三百載。"
正月十五,呂震帶最後一座爐坯入窯。這尊蟹殼青博山爐在烈焰中漸變色澤,爐蓋孔洞排出青灰煙霧,竟在空中拚出八思巴文讖語:"銅火焚儘日,白帽換朱顏。"
道衍的僧鞋踏滅火苗:"當年靖難,燕王殿下向幽冥當鋪典當的是什麼?"
爐灰堆裡突然立起吳邦佐的焦屍,屍身胸口裂開血口:"燕王典當的是...啊!"話音未落,屍身化作銅水滲入地縫。
三個月後,鄭和第七次下西洋的寶船帶回個暹羅銅匣,匣內羊皮卷寫著:"宣德爐成日,紫微星暗三度。"
【幽冥檔案·卷五·第四十六契】
當票編號:宣德癸醜·爐字壹佰零玖
典當物:十萬靖難遺孤怨氣附永樂朝刑釘十二枚)
所求:宣德爐三百尊不腐不鏽
代價:宣德帝減壽九載;工部匠戶永世銅毒纏身
星應:紫微星偏移,主神器更迭
違約罰則:銅魂反噬,爐火焚天
喜歡星宿典藏錄:幽冥契請大家收藏:()星宿典藏錄:幽冥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