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三年公元前204年)
滎陽城頭的火把在秋風中搖晃,將劉邦的影子投在夯土城牆上。他摩挲著腰間缺口的玉璜——那是三日前突圍時被楚軍箭矢擊碎的佩飾。腳下甬道裡傳來腐肉氣息,三萬漢軍正蜷縮在老鼠橫行的地穴,啃食著摻了樹皮的粟餅。
韓信從趙地送來的二十車糧秣,昨夜被鐘離昧燒毀在汜水渡口。張良指著輿圖上鴻溝走勢:"項王已切斷敖倉糧道,若再斷甬道......"話音未落,城外傳來楚歌,項羽將俘虜的漢軍士卒倒吊在雲車上,腸子垂落如血色簾幕。
"請陛下用臣頭顱詐降。"紀信突然解甲,露出與劉邦七分相似的麵容。他眼角有道新疤,是前日替劉邦擋下流矢的印記。陳平在沙盤上推演:"需有人扮作陛下出東門,真龍從西門入幽冥當鋪。"
子時三刻,劉邦帶著夏侯嬰鑽入枯井。井底青磚滲出黑血,鑿穿第三層磚石時,竟出現掛著二十八盞白骨燈籠的玄色樓閣。掌櫃正在擦拭算盤,那二十八枚算珠分明是縮小的星宿骸骨。
"用漢王"信"字換三月喘息。"掌櫃儺麵下的聲音像生鏽的編鐘。劉邦怔住——他剛與張良商議以"背信"破局,當鋪竟要抽走他立身之本。案上龜甲浮現甲骨文契約:"以信易約",右下角夏代龍璽印鑒沾著鴻門宴的血漬。
黎明時分,紀信穿上劉邦的玄色龍紋深衣。陳平用魚膠給他黏上胡須時,發現他脖頸處浮現甲骨文烙印——"信"字正在皮下潰爛。兩千婦孺被驅趕出東門時,劉邦在西郊山洞焚燒玉璜,灰燼中升起二十八道星芒。
項羽在楚帳接到"漢王降"的訊息,卻見東門衝出的紀信馬車突然自燃。火光照亮車中人的刹那,範增嘶吼:"此非劉季!"但楚軍已被西門飄來的二十八盞天燈迷惑,那燈罩上畫著項羽分封諸侯時的誓約。
當夜漢軍從地道撤往成皋,劉邦右臂突生劇痛。撕開衣袖,皮肉上凸起甲骨文"信"字,如同活蟲在血脈中遊走。三日後,他在廣武澗與項羽隔河對峙時,那烙印竟發出楚音:"約分天下,鴻溝為界!"
韓信在齊地接到密報時,發現竹簡上的字跡正被無形力量抹除——漢王立下的"平分疆土"誓約,正在吞噬所有與"信"相關的文書。隨軍太史令發現,近日星象中象征盟約的貫索星官,已被黑氣纏繞。
次年十月,劉邦率軍追擊背約東撤的楚軍。行至固陵時,他腰間玉璜突然炸裂,韓信、彭越的援軍遲遲未至。項羽回馬槍殺得漢軍潰退三十裡,劉邦逃入圯橋下的瞬間,看見二十八星宿在河麵投下嘲笑的光斑。
"陛下可記得幽冥契約?"張良扶起渾身血汙的劉邦,"當鋪收走的"信"字,讓諸侯不再信您的征召令。"他們身後,圯橋石縫裡鑽出二十八根星宿骸骨,拚成"背信者亡"的楚篆。
垓下決戰前夜,劉邦在營帳焚燒所有盟約竹簡。火堆中傳出掌櫃的聲音:"該償還利息了。"他右臂的"信"字烙印突然遊入心臟,當晚便夢見自己被困在白骨算盤中——每根算柱都是被他背棄的臣子:韓信、彭越、英布......
烏江畔的項羽自刎時,二十八顆流星墜入江心。劉邦稱帝後,發現玉璽底部多出一道裂紋——正是當年滎陽契約的印痕。未央宮建成那日,有方士看見幽冥當鋪的二十八盞燈籠,懸在安置諸侯王頭顱的偏殿簷角。
喜歡星宿典藏錄:幽冥契請大家收藏:()星宿典藏錄:幽冥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