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
敦煌莫高窟第十七窟的酥油燈將熄未熄,畫師張孝虔的筆尖懸在《吐蕃讚普禮佛圖》的瓔珞紋上。第三層壁畫下隱約露出前朝供養人的題記——"貞觀十五年,尉遲乙僧獻技於此"。窟外飛沙走石,赤嶺方向傳來唐蕃會盟的號角聲。
三日前,河西節度使崔希逸的密使潛入畫窟,帶來一卷浸血的盟書:"聖人有令,重繪千佛洞北壁,抹去所有吐蕃供養人像。"張孝虔指尖摩挲著吐蕃大論坌達延送來的金粉罐——裡麵摻著鬆讚乾布時代傳下的青稞酒渣,畫中人物飲之便能眉眼靈動2。
子時風沙驟歇,三危山巔亮起二十八盞幽藍燈籠。幽冥當鋪掌櫃立在鳴沙山東麓,儺麵換成吐蕃苯教巫師造型,手中轉經筒嵌著二十八枚星宿天鐵。
"用壁畫裡鬆州之戰唐軍亡魂,換赤嶺會盟三十年太平。"張孝虔展開崔希逸給的《削蕃策》,卷尾沾著戰死斥候的腦髓。掌櫃的轉經筒突然逆旋,千佛洞壁畫上的天女琵琶弦齊齊崩斷:"再加畫師一雙辨色明眸。"
當夜,張孝虔用金城公主和親時的九曲玉簪刺破雙眼。鮮血滴入盛著敦煌堿水的調色缽,竟凝結成吐蕃古象雄文字——"以魂易盟"。幽冥當票的夏代龍璽印鑒下,多了一道苯教雍仲符咒。
次日赤嶺會盟台,唐使杜暝見盟碑泛起青光。隨行薩滿發現碑文夾縫滲出黑血,用銀刀刮拭竟帶出碎骨——正是五十年前大非川戰敗唐軍的指骨3。坌達延撫掌大笑:"好個以戰魂鎮邊關!"
開元二十三年春,千佛洞出現異象:新繪《唐蕃會盟圖》中的吐蕃使臣夜半離壁,在月牙泉畔與畫中唐將廝殺。守窟僧清晨總能在沙地上發現殘破甲片,上有"武威軍"番號。
更駭人的是張孝虔複明後所見世界:所有紅色皆化為戰場血霧,青色儘作冤魂磷火。他在莫高窟第八十五窟改畫時,竟將觀音寶瓶裡的楊枝畫成斷箭,持國天王的琵琶繪作骨槌。
崔希逸親臨敦煌那夜,張孝虔將他引入藏經洞。火把照亮洞壁,節度使驚見自己畫像被繪成吐穀渾可汗——正是當年其祖崔知溫鎮壓的部族首領。"將軍用唐軍亡魂換和平,與那些吐蕃貴族用戰俘骨灰製顏料有何區彆?"
洞外忽起喊殺聲,坌達延親率苯教僧兵包圍洞窟。張孝虔蘸著雙眼殘血在盟碑摹本上補完最後一筆——赤嶺碑文突然滲出青稞酒香,衝天的酒氣竟讓雙方將士棄械同醉。
天寶元年,幽冥當鋪再現赤嶺。掌櫃的儺麵換成張孝虔容貌,將盟碑裂紋中滲出的戰魂收進轉經筒。坌達延的曾孫跪求典當:"用邏些城百年晨光,換唐軍退出石堡城。"
千裡外的長安勤政務本樓上,李林甫正用張孝虔所贈金城公主顏料,在《西域輿圖》上抹去吐蕃姓名。朱砂突然化作血水流淌,將"赤嶺"二字衝成"骸嶺"。
喜歡星宿典藏錄:幽冥契請大家收藏:()星宿典藏錄:幽冥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