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義莫不是要讓我投那劉璋之輩?”
“劉璋連手底下的人都搞不定,你去了也沒戲。何況明主就在眼前,士元兄何必舍近求遠?”
“哈哈,你莫不是說那劉備吧?劉備地不過新野,將不過關張,即便如今已有孔明和元直輔佐,可終究實力弱小,僅僅萬餘兵馬,若是曹操率領大軍南下,怕是覆滅不過翻手之間,到時候又是喪家之犬。”
龐統說著,還伸出手掌翻了翻,其意不言自明。
等等,按照龐統的說法,眼下徐庶還在劉備帳下?不是說徐庶因為母親被曹操誆騙到了許昌,然後才不得已離開劉備,臨走前還演了一出元直走馬薦諸葛。
“士元兄方才是說,徐元直還在劉備麾下?”
“那是自然,那劉玄德為了元直,還特意派人前往潁川,將元直母親接到了新野,不然元直怎會安心為他效力。”
說完,龐統有些狐疑的看了一眼王安,心中的疑惑越來越重。
“此言當真?”
“自然是真,守義莫不是以為,某會誆騙你?”
可龐統心中卻在想著,如今徐庶在劉備帳下好好的,就連老母都已經被接到了新野,難不成還會有什麼變故麼?以自己對徐庶的了解,一旦認主是絕對不會背叛的。
“哦,這不重要,不重要,我們還是說回劉備。”
王安自知自己失言,立刻岔開話題,龐統雖然不再追問,可心中的疑惑卻已經存下,越發覺得王安在隱瞞什麼。
“眼下劉備雖然實力弱小,新野不過彈丸之地,的確擋不住曹操一擊,可這麼多年來,劉備都是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哪怕隻有一絲機會,他都沒有放棄,可見其人心性堅忍異常。先前顛沛流離,不過是因為麾下缺少高明謀士,又且出身寒微,不為士人所接受,又缺乏宗族助力,並非其本人能力不行。”
王安見龐統微微點頭,心中得到鼓舞,又立刻接上。
“且看關張二人乃當世虎將,曹操對關羽極為優待,可關羽一得知劉備下落,居然能夠封金掛印,不遠千裡尋訪,可見劉備非凡之處。如今麾下既有諸葛亮和徐庶輔佐,更謀劃了隆中對,據荊益而抗......”
“且慢,守義是從何處知曉隆中對?”
王安正說得興起,卻不想被龐統打斷。
“隆中對,難道你......”
王安還想分說兩句,又立刻反應過來,怕是這隆中對在眼下也是機密,知道的人不多。
“這隆中對,孔明也就對我與元直提過,乃是其為劉備謀劃的立身長策,所知者不過寥寥,守義又是從何處得知?”
龐統狐疑的看著王安,想要問個明白,到了此刻,王安才明白,這隆中對的戰略構思,恐怕眼下還屬於劉備集團的高度機密,世人都還不知道。如果劉璋等人知道了諸葛亮的謀劃,恐怕就不會讓劉備入川了。
“呃,這不重要,不重要,我們剛才說到哪裡了?哦,就是隆中對,隆中,不是,反正眼下劉備雖然困頓,但隻要渡過這次難關,便是龍入大海,青雲直上。”
“守義為何如此看好這劉玄德?”
為何看好?自然是史書上寫了,劉備雖然經曆了新野大逃亡,但是在赤壁之戰中,聯合江東擊退了曹操,又趁機拿下荊州,後續就是拿下益州,割據一方。
“不是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難不成士元兄對和自己齊名的諸葛孔明沒有信心?”
一說到這裡,龐統卻麵露不屑。
“孔明也不過爾爾,即便他與元直智謀百出,也難掩其實力弱小,怕是曹操一旦南下,孔明就會勸劉備逃亡。”
王安聽完龐統這話,心中突然一動。
“士元兄不去投劉備,難不成是因為和那諸葛孔明有關?”
的確,龐統雖然樣貌一般,可才學不凡,號稱南州士之冠冕,突然來了一個能力和自己差不多,長得還比自己帥的人,心中不免有些吃味。
“守義此言過矣,我與孔明乃是知交。”
“哈哈哈,看來士元兄是打算與那諸葛孔明一較高下,所以才遲遲不投那劉備。”
王安笑著說道,想起後來龐統雖然得了諸葛亮的推薦信,卻依舊不肯拿出來,結果被劉備扔到了耒陽做縣令,王安就明白了龐統內心是何等驕傲。
“閒話少說,守義不如好好的說說自己的來曆,到底是從何處知道這隆中對的。”
龐統見自己的心思被王安點破,也不氣惱,反而又將了王安一軍,直接問起王安的來曆。
怪異的發型和服飾,還有那極不尋常的言談舉止,可不是尋常人家能夠培養出來的。
王安被這麼一問,心下沉默,不知道該如何說才能讓龐統接受,或者說,讓世人能夠接受。
“士元兄,相信天命麼?”
良久,王安才幽幽開口,語氣透露出了許多的無奈,似乎這天命也不是什麼好事情。
這話一出口,龐統也陷入了沉默,開始等待著王安下麵的話語,在這個天人感應、讖緯學說盛行的時代,一旦扯上天命,恐怕就不是什麼好事情了,可王安怎麼看也不像是承載天命之人?自己並不懂得卜卦星象,這是諸葛亮擅長的。
“難不成,守義要說自己是那天命之人?”
“是,也不是。”
王安思忖一番,最後卻給了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
“此話何解?”
“若那劉備得我之助,便能徹底逆天改命,三興大漢。”
良久的沉默,而後龐統大笑,言語中多有嘲諷,笑王安太過不自量力。
“哈哈哈,守義是否太過高看自己了?即便是我與孔明,也不敢如此言之鑿鑿的說必定能夠三興大漢。”
喜歡身穿漢末,助劉備三興漢室請大家收藏:()身穿漢末,助劉備三興漢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