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回到公安已經有些時日了,腋下傷口雖深,卻沒有傷及內腑,隻需好生休養便能逐漸恢複。
可王安心中卻有些擔憂,一心想要早些啟程前往西川,但諸葛亮卻堅決不許,隻讓他好好養傷。
“軍師,如今主公和兄長還在西川,孤軍在外,糧草又受製於人,若是劉璋或者其麾下之人有意謀害,那主公安危,如何能保證?”
儘管諸葛亮覺得王安私下裡可以稱兄長,但王安卻堅持以軍師相稱,今日諸葛亮前來看自己,王安又開口求諸葛亮。
他轉頭看了一眼侍立在邊上的小侍女,也不避諱,直接說道。
“守義所言在理,士元出發前曾和亮商議,說是要兵馬一到便立刻拿下劉璋,而後再對付張魯,亮以為想法雖好,主公未必會采納。但張魯仍在,劉季玉眼下還需要主公,主公暫時應當無憂。”
諸葛亮安撫著王安,涉及劉備安危,諸葛亮怎麼可能不小心在意,臨行前他就和龐統兩人私下裡反複推演,龐統想要借抵禦張魯之機,行吞並益州之實。
益州除成都附近以外,地勢險要,劉備完全可以派少量兵力守住險要,而後從容收拾益州,等到積聚益州兵力,到時候便不是張魯願不願意打,而是劉備能不能容得下他了。
“可先前兄長便搞了一場鴻門宴,劉璋及其麾下眾人怎會不提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何況我等遲早要吞並益州,不如尋個機會,趁早下手。我是怕,兄長已然露出想法,反而會打草驚蛇,讓劉璋等人心存防備。”
“主公能走到如今,全靠仁德之名?先前亮也曾建言主公趁亂拿下荊州,卻為主公所拒,而今看來,是主公有先見之明。若非如此,那劉季玉又如何能放心請主公入川抵禦張魯?
再看看如今荊州政通人和,士民百姓皆心念主公仁德,便可知曉主公非常人也。守義且放心,主公非迂腐之輩。
益州本就內部不和,心係主公者不少,主公也未必會陷入孤立無援之境。”
諸葛亮如此想著,劉璋本就暗弱,不能統禦下屬,這才讓張鬆、法正等人生出了另尋新主的想法,有他們在內部,想來應當不會有太大的事情。
“東州士並無實權,主公入川之後,多是征戰,卻未能布仁德於益州士民百姓,他們又怎會支持主公?世人皆知主公乃天下英雄,而劉璋暗弱無能,若軍師是益州豪族,會選一個軟柿子?還是擁立一個強主?”
王安卻不想就此放棄,眼下隻想要入川去乾涉一些事情,順便再立一些功勳。
“軍師,主公不願意動手,是因為心中有所堅持,可若是那劉季玉先對不起主公,那主公順勢拿下益州,想來當無人能指摘主公的不是。”
說到這裡,王安的目光轉為陰冷,讓諸葛亮也不由得蹙眉,心中隻想著,王安怎麼變化如此之大,現在做事竟然有些不擇手段起來。
“守義,此事萬萬不可,若是一個不好,便會陷主公於危險之地?若是一個不好,荊州也將再起大亂。”
諸葛亮似乎猜到了什麼,立刻出言阻止。
“若是能早一日拿下益州,便可以早一日積蓄實力。”
“亮自然明白,可如此行事,太過冒險了,一個不好,便會全軍覆沒。”
“那還望軍師能夠設法讓主公早日回來,益州之地,我等另作圖謀。”
“此事,亮理會的。隻是守義所想,萬萬不可以。你且先好好養傷,其餘諸事,我自會安排妥當。”
諸葛亮想了許久,還是不能決定,便起身告辭。
“你打算如何助伯父拿下益州?”
等到諸葛亮走遠了,這小侍女才開口說道,這小侍女,正是關羽的女兒,關鳳。
“女孩家家,彆學這些鬼蜮伎倆。”
王安看了一眼身邊的小侍女,關鳳,有些無力的說道。
“我說三小姐,那張苞兄弟都已經走了,你又何必繼續留在這裡?”
“要你管?我樂意。”
王安被嗆了一句,也不氣惱,隻繼續說道。
“這,我都說過了,我不怪罪你了,你該回家回家去吧,這裡也不需要你伺候。”
“要你管?我樂意。”
王安看了一眼關鳳,有些沒好氣的說道。當得知這女孩的身份之後,王安便極為不自在,誰都知道關羽極為高傲,自己若真是將這關鳳當做下人對待,怕是沒幾個人能救得了自己。
“你一個好好的小姐,何必來做這等活計?你不考慮你自己的名聲,總也要考慮你父親的顏麵吧?”
“我說了,我,樂,意。”
王安被關鳳這麼一懟,心中也不生氣,忍著腋下的疼痛,繼續對著一張西川地圖看起來。
關鳳見狀,知道王安不會再理會自己,隻看著王安不斷的看著地圖,又將寫下的字條粘貼在地圖上,若是靠近了,便能夠看到這密密麻麻的字條上麵,寫著“張鬆”、“張任”、“嚴顏”、“落鳳坡”等字體,還有許多彩色的線條,標注著。
這破地圖,怎麼就不能畫的再精確一點麼?
王安不由得抱怨道,見關鳳仍然在邊上待著,又開口說道。
“過些時日,我便會去和軍師求一道令,啟程前往西川,你繼續留在此處也不合適,還是早些回家去吧。”
王安說完,忍著腋下的疼痛,又將一張字條沾上去,可胳膊實在抬不起來了,正想休息一下,卻見自己手中的字條被人接過。
“說吧,貼在哪裡?”
王安一看,關鳳不知道什麼時候在自己身旁,手中拿著自己那張字條在地圖前等著王安指點位置。
“貼在秭歸那邊。”
而今已經控製了葭萌關,怕是和劉璋反目就在眼前,自己當儘早謀劃,儘可能的挽救一些事情。
比如,先救下龐統,保住己方的高端人才。
喜歡身穿漢末,助劉備三興漢室請大家收藏:()身穿漢末,助劉備三興漢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