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請主公勿要拘泥。”
諸葛亮這話剛剛說完,一眾人就在許靖和張飛的帶領之下,立刻便跟上。
劉備見眾怒難犯,隻得答應了下來。
建安二十一年秋七月,劉備在成都城外築壇,分布五方,各設旌旗儀仗。群臣皆依次序排列。許靖、法正請玄德登壇,進冠冕、璽綬訖,麵南而坐,受文武官員拜賀為漢中王。劉禪立為王世子。封劉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諸葛亮為軍師,總理軍國重事。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魏延為漢中都督、王安為漢中太守。其餘各擬功勳定爵。
......
“如今益州諸事已定,守義何不多等些許時日,與鳳兒完婚之後,再北上漢中?”
劉備自封漢中王後,便讓人送了表文到許昌,又讓諸葛亮等人製定律法,這些事情一一安頓之後,便立刻召見了王安。
王安請見已經三次了。
“大王,漢中先前經曆大戰,又地處曹操前線,當早一日安撫百姓,恢複民生,使百姓沐浴大王仁德才好。”
雖然中間幾次私下裡表示想要去荊州,卻都被劉備否決了。
龐統也在中間提出了要放棄荊州,結果卻被劉備和諸葛亮二人否了。
諸多事情,多有不順。
不過劉備對王安這番乾事之心,倒是頗為讚許。
“既然如此,守義與鳳丫頭的婚事,便由孤為你們二人操辦,隻是若守義得了書信,還當速速返回才是。”
劉備對這件事情,一錘定音。
當初關羽便將關鳳的婚事,全權交由劉備,如今劉備更是貴為漢中王,王安能夠得劉備親自為其操辦婚事,當是一大幸事。
“如此,便多謝大王了。”
“唉,可先彆謝,如今你北上漢中,不知心中可有章程?”
劉備擺擺手,又拋出了一個問題。
王安對此,其實早有準備,見劉備如此考校,便一一道來。
“大王,諸位軍師,漢中先前在張天師麾下,又方經曆了兩年大戰,雖不至於凋敝,可百姓多有離散,山中亦多盜匪,可正所謂不破不立,才可以為北出漢中,光複漢室打好基礎。”
劉備聽聞此言,心中自然高興,這王安心中始終都將複興漢室記在心中,可見其人誠摯。
“守義能想到如此,可見大王用人之明。”
諸葛亮笑嗬嗬的說道。
“你雖然能看明白,可這具體做事,卻少不得和諸多世家豪族打交道,此去漢中,還當小心在意,莫要辜負了大王信任。”
龐統卻在邊上小心叮囑,生怕王安接下來做事過於急躁,反而壞了大事。
“士元兄何以如此?我觀守義此行必然能為大王分憂,守義既然能夠如此看,不妨說說想法,也正好可以趁此機會,向大王要些支持。”
法正則是不同的看法,但看王安接下來有何等對策方針。
王安環視一圈,而後開口說道。
“其一,安撫百姓,收攏漢中流民屯田;其二,修繕棧道,興修水利,疏通溝渠,恢複漢中生產,也方便成都物資運往漢中;其三,勘探北伐道路,臨道口修築城牆城關,確保漢中易守難攻;其四,恢複商路,設法從雍涼之地補充漢中戰馬鐵器;其五,和睦周邊蠻族;其六,民屯軍屯兩年之後,為軍中士卒擇適齡女子婚配,鼓勵生育......”
喜歡身穿漢末,助劉備三興漢室請大家收藏:()身穿漢末,助劉備三興漢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