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書房接見了諸葛亮和王安等人,此刻窗外幾株寒梅傲然綻放,隨著冷風,悄悄送來一陣香意。
劉備此刻正看著窗戶外麵出神,諸葛亮踏入了書房後,便開口打斷了劉備的思緒。
“大王,守義回來了。”
劉備轉過身,看向了諸葛亮,又將目光停留在王安的身上。
“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啊。”
“安,見過主公。”
王安恭敬行禮。
“快,快起來,此番匆匆往返漢中,守義辛苦了。”
劉備起身,親自將王安扶起來,又拉著他坐下。他看著眼前這個還不滿三十歲的年輕下屬,前往漢中之前的豪言壯語言猶在耳。
“為主公大業,不敢推辭。”
“免禮免禮,坐,快坐下。孤看守義麵色也不太好,早知道當初就不該讓你先去漢中,而是應該在成都和鳳兒完婚之後,再讓你北上。”
安撫王安坐下,劉備這才仔細的打量起王安的神色,連日來的趕路,即便在葭萌關先休整了一番,可葭萌關到成都,也又數日的路程,這一路奔波確實疲憊。
諸葛亮見狀,帶著趙雲等人暫時退了出去,讓這君臣二人有獨處的時間。
可轉念一想到他在漢中所做之事,雖然多是得罪人的,可終究是為了北伐大業,有心責罰幾句,又隻能忍住。
他如今看王安,就如同看自家的後輩一般。
“謝主公關心,隻是為陛下,為漢室,不辭辛勞。”
“你啊,你啊,來,且飲了這熱茶,暖暖身子。”
劉備將一杯熱茶遞給了王安,他可是知道,王安不喜飲酒,偏愛飲茶,所以今日特意煮了香茗款待。
茶香嫋嫋升起,王安雙手接過茶盞,感受到劉備手掌傳來的溫度。這位以仁義著稱的主公,對待下屬總是如此體貼入微。
“主公,臣這次回來,是想要當麵和主公說說漢中屯田之事。”
見王安如此著急,劉備並沒有立即回答,隻是仔細的打量著王安,這一路雖然奔波勞碌,但王安的言談舉止間已顯露出不凡的氣度,看來這漢中一行,頗能鍛煉人。
“守義跟隨孤已經十年了吧?”
劉備輕歎一聲。
“主公好記性,自江陵城投效主公,已經九年半了。”
“時間過得真快,當初在江陵城相見,你還跟在士元的身後。可當年,若不是你和士元謀劃,孤也得不到江陵城,如今卻已經能夠獨當一麵,不得不感慨,孤老了。”
聽得劉備如此說,王安一時之間也摸不清劉備的想法,便如實說道。
“全賴主公栽培,一再容我胡鬨。”
“不,你不是胡鬨,你隻是太過赤誠,以至太過激烈罷了。關於均田,眾說紛紜,這成都城內,有人說這是惡政,文長卻特意來信為你辯解,可孤就是想要聽你說說。”
劉備終於切入整體,語氣依然溫和,但眼神卻極為的明亮,初聽聞之時,劉備便明顯的感覺到了,這均田和曹操的屯田大致相同,又略有不同。
聽劉備如此相問,王安精神一振,而後也不需要任何的竹簡,任何的手稿,便開始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