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年味還像村口老榕樹上掛著的紅燈籠似的,沉甸甸地綴在空氣裡。
中午十二點的太陽正懸在頭頂,金晃晃的光灑下來,把田埂上的露水曬得冒起細白的水汽,可風一吹,還是帶著股沁骨的涼——畢竟是早春,哪怕曬著太陽,手往口袋外一伸,還是能凍得指尖發紅。
江奔宇踩著自行車往村西頭的榨油坊趕時,圍巾被風吹得往脖子後麵跑,他騰出一隻手把圍巾拽回來,指尖觸到臉頰,冰涼一片。
遠遠就看見舊榨油坊門口圍了幾個村民,都是村裡的老人,蹲在門檻上抽著旱煙,眉頭皺得能夾死蚊子。
他心裡咯噔一下,腳下蹬得更急了,自行車的鏈條“哢嗒哢嗒”響,像是在替他敲著不安的鼓點。
“奔宇來了!”蹲在最前麵的村長李誌先看見了他,黝黑的臉上擠出個勉強的笑,手上的旱煙杆在鞋底磕了磕,煙灰簌簌落在青石板上。江奔宇停下車,支起車撐,搓了搓凍得發僵的手,快步走進榨油坊。
一進門,一股混合著茶籽油發黴氣息和鐵鏽的味道撲麵而來。那台老式人力榨油機就立在屋子中央,機身變成深褐色的鏽鐵,原本油光鋥亮的外殼如今撞得變了形,右側的進料口歪扭著,像是被什麼重物砸過,露出裡麵卡住的齒輪——好幾片齒牙都斷了,斷口處鏽跡斑斑,還凝著黑乎乎的油汙,顯然是壞了有些時候了。
江奔宇蹲下身,伸出手指碰了碰那截斷齒,冰涼的鑄鐵隔著薄薄的手套都能讓人打個寒顫。他又繞到機器後麵,看了看傳動的皮帶輪,皮帶已經鬆垮垮地垂下來,輪軸上積了一層厚厚的油泥和鐵鏽,轉都轉不動。
梁上吊著的一根大橫撞木,也掉到地麵上了,用來製作花生碎餅的圓形鐵筐也不見了。
旁邊的族老覃伯走過來,聲音裡帶著點惋惜,“這機器跟著村裡荒廢快十年了,曾經每年榨油季都靠它,這下可好了,它有機會重回當日的時光……”
江奔宇心裡透亮,這機器的破壞程度,彆說村裡沒人能修,就算是鎮上的農機師傅,估計也得犯難。斷了的齒輪是核心零件,這種老型號的榨油機早就不生產了,配件根本沒地方買。可他看著門口那幾個老人期盼的眼神,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這台榨油機是村裡大動蕩年前湊錢買的,家家戶戶榨油都靠它,後來因為大躍進煉鋼鐵加上動蕩十年,這榨油機直接被拆的拆,砸的砸,所以要是直接說“修不了”,怕是要讓老人們寒心。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儘量讓語氣聽起來輕鬆些:“大家先把這屋子清理出來吧,地上的油渣掃乾淨,屋頂也收拾一下,壞零件歸置到一邊,彆磕著碰著。至於機器的事,我去鎮上農機站問問那些老師傅,看看他們有沒有辦法,順便問問維修要什麼零件。”
村長眼睛一亮,連忙點頭:“好!好!你去鎮上問問,要是能修,村裡再湊錢都行!”
覃伯也直起腰,拍了拍胸脯:“這裡就交給我了!保證給你收拾得乾乾淨淨,等你帶好消息回來!”他說著,就轉身去找掃帚,花白的頭發在陽光下閃著銀光。
江奔宇又叮囑了一句“小心點那些斷齒輪,彆劃到手”,然後抓起自行車的車把,快步走了出去。風還是有點冷,他把圍巾又緊了緊,跨上自行車,腳一蹬,車軲轆碾過青石板路,朝著鎮上的方向駛去。
從村裡到鎮上有一小時的路,現在江奔宇抄的是近道,都是蜿蜒的鄉間小路。路兩旁是成片的菜地,過冬的青菜綠油油的,葉片上還沾著陽光曬化的露水,亮晶晶的。遠處的山是青黛色的,山腳下錯落著幾戶人家,屋頂上飄著嫋嫋的炊煙,偶爾能聽到幾聲狗叫,混著風吹過竹林的“沙沙”聲,倒是有幾分嶺南早春的愜意。江奔宇騎得不快,畢竟是中午,陽光曬在背上暖洋洋的,抵消了不少寒意。他呼出的白氣在眼前散開,很快就被風卷走。
路上遇到了同村的王大嬸,她提著個竹籃,裡麵裝著水果,看樣子是去鎮上走親戚。“奔宇,這大中午的,騎車去鎮上乾啥呀?”王大嬸笑著打招呼,嗓門洪亮。
“去農機站問問榨油機的事,看看機器還能修不,要是能,就得修修。”江奔宇放慢車速,笑著回話。
“哎喲,那機器有點歲月年頭了,可惜啊!拆的拆,砸的砸,都基本破壞完了”王大嬸皺了皺眉,又連忙說,“奔宇,你不是在農機站上過班嗎?去哪裡問問,說不定有辦法!”
江奔宇心裡一動,想起了,以前的運輸站,改革成了現在農機站,依舊是原班人馬,隻是有些司機被調到縣裡的運輸站了,兩人雖然不常見,但關係一直好。他之前隻想著找農機站的老師傅,倒忘了孫濤這茬,說不定還真能幫上忙。
“謝大嬸提醒,我正打算找農機站呢!”江奔宇揮了揮手,加快車速往前騎。
又走了約莫半個鐘頭,終於看到了鎮上的輪廓。鎮口的牌坊上還掛著春節時的紅燈籠,有些燈籠的紙已經被風吹破了,耷拉著邊角。街上人不多,偶爾有幾個騎著自行車的人經過,車把上掛著剛買的菜。路邊的小店大多開著門,賣零食的小賣部門口擺著糖畫的攤子,一個老師傅正用勺子舀著熔化的糖稀,在青石板上畫著十二生肖,引得幾個孩子圍著看。江奔宇路過時,聞到了糖稀甜絲絲的味道,想起小時候和孫濤偷偷用壓歲錢買糖畫的日子,嘴角忍不住翹了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農機站在鎮東頭,是以前的運輸站拆分出來的,一棟老舊的紅磚房,牆上刷著“農業現代化,助力新農村”的標語,雖然有些褪色,但依舊醒目。院子裡停著幾輛拖拉機和收割機,車身蒙著一層薄灰,顯然是過年期間沒怎麼用。江奔宇把自行車停在院子門口的樹下,鎖好車,往門衛室走去。
門衛室裡坐著個穿軍大衣的老師傅,正圍著個炭火盆烤火,手裡拿著個搪瓷杯,裡麵泡著熱茶。江奔宇認識他,是農機站的老門衛李大爺。“李大爺,新年好啊!”江奔宇笑著打招呼。
李大爺抬起頭,眯著眼睛看了他一會兒,才認出他來:“喲,是奔宇啊!稀客稀客,快進來烤烤火,外麵風大。”
江奔宇走進門衛室,一股暖意撲麵而來。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包煙,是之前進鎮裡供銷社買的,不算貴,但也是心意,隨手往李大爺麵前的桌子上一扔:“大爺,您抽根煙暖暖身子。”
李大爺笑著拿起煙,抽出一根點上,吸了一口,眯著眼說:“你這小子,還是這麼懂規矩。今天來農機站有事?”
“找孫濤,他今天值班嗎?”江奔宇問道。
“值班呢,剛還在院子裡轉悠,估計回辦公室了。你直接去二樓,最裡麵那間就是他的辦公室。”李大爺指了指樓上的方向。
“謝了大爺!”江奔宇說完,就轉身往辦公樓走去。
辦公樓的樓梯是水泥的,台階上有些磨損,牆麵上貼著幾張農機維修的圖紙,紙都發黃了。江奔宇踩著樓梯往上走,腳步聲在空曠的走廊裡回響。二樓的走廊很安靜,隻有幾間辦公室開著門,裡麵傳來打字機的聲音。他走到最裡麵的辦公室門口,剛想抬手敲門,就聽到身後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宇哥!新年好啊!你怎麼來了?”
江奔宇轉過身,就看見孫濤從走廊另一頭走來,穿著藍色的工作服,袖口挽著,露出結實的胳膊,臉上還沾著點機油的痕跡,頭發有些淩亂,但眼睛亮閃閃的,還是那副機靈樣。“濤子!”江奔宇笑著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新年好!我剛去了你家,你爸媽說今天輪到你值班,所以就來這裡找你了。”
孫濤撓了撓頭,笑著說:“可不是嘛,這幾天輪班,得在站上守著。走,進辦公室說,外麵冷。”他推開門,讓江奔宇進去。
辦公室不大,一張辦公桌,一把椅子,還有一個文件櫃,櫃子上擺著幾盆植被,綠油油的,倒是給單調的辦公室添了點生氣。孫濤給江奔宇倒了杯熱水,遞過去:“宇哥,有什麼事,你就直說唄,跟我還客氣啥。”
江奔宇接過杯子,雙手捧著,暖意順著杯子傳到手上,舒服得他歎了口氣。他喝了口熱水,才把榨油機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就是這麼個情況,那機器壞得挺嚴重,齒輪斷了好幾個,外殼也變形了,村裡的老人都急壞了,畢竟荒廢那麼久了,現在想修複它,用它來榨油。我想著農機站的老師傅見多識廣,所以來問問,看看有沒有辦法修,或者能不能找到配件。”
孫濤聽著,眉頭漸漸皺了起來,他靠在辦公桌上,手指無意識地敲著桌麵,沉思了一會兒。“那台榨油機我有印象,是老型號的,好像是十年前生產的,現在廠家早就不做了,市麵上肯定買不到新配件。”他頓了頓,又說,“不過,這事我知道有個門路,但是不能確定行不行。”
江奔宇眼睛一下子亮了,他往前湊了湊,急切地說:“濤子,你說說看!不管行不行,先試試再說!”
孫濤笑了笑,說:“去廢舊回收站淘。離鎮上不遠,有個廢舊物資再利用中心,是國營的,裡麵堆了好多廢舊的農機設備,拖拉機、收割機、榨油機都有,說不定能找到匹配的零件。”
“還有這地方?”江奔宇愣了一下,他在鎮上待了這麼多年,從來沒聽說過這個回收站還能淘零件。
“怎麼沒有?”孫濤拍了拍大腿,“那叫資源再利用!隻不過那地方不是誰都能進去的,裡麵的好零件都是內部消化,沒有點關係,根本淘不到。我認識裡麵的老王,以前一起修過農機,他人實在,要是跟他說一聲,說不定能讓我們進去找找。”
江奔宇心裡一陣激動,他站起身,抓住孫濤的胳膊:“那行!你帶路!我們現在就過去看看!”
“急啥,先喝口熱水暖暖身子。”孫濤笑著把杯子遞給他,“我跟李大爺打個招呼,然後開站上的卡車過去,你的自行車也能放車廂裡,省得你再騎回來。”
江奔宇點點頭,把杯裡的水一飲而儘。孫濤拿起外套穿上,跟江奔宇一起下樓,去門衛室跟李大爺打了招呼:“李大爺,我跟宇哥出去一趟,找點零件,晚點回來。”
李大爺揮了揮手:“去吧去吧,注意安全。”
兩人走到院子裡,孫濤打開了一輛藍色的卡車,車身上印著“三鄉農機站”的字樣,車鬥裡還放著幾樣維修工具。江奔宇連忙把自行車扛起來,扔到車廂裡,又找了根繩子把自行車綁好,免得路上晃蕩。“好了,上車!”孫濤拉開車門,坐進駕駛座,江奔宇也連忙坐上副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