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李易背著行李包,踏上前往京都的旅程。
中午飛機落地,李易打了電話給洪擇權,對方表示有事走不開,讓李易也見過麵的周滔過來接他。
李易在機場等了半小時,周滔開車過來把他接走。
京都國科院在京都四環,李易看到汽車經過武警總隊大樓,停在一個不起眼的院子門前。
周滔按了兩下喇叭,保安室走出兩名背著槍的軍人。
周滔降下車窗,兩名軍人朝他走來。
“請出示證件。”一名軍人嚴肅道。
周滔熟練地掏出身份證和工作證。
靠近主駕車窗的那名軍人仔細核驗過後,走向李易一側。
李易掏出身份證遞上前去,配合檢查。
另一名軍人讓周濤打開後備箱,到後麵搜查一番後,打開電動伸縮門,讓周滔開車進去。
李易打趣道“你們國科院每次進來都要那麼麻煩的嗎?”
周滔笑著解釋道“是的,因為國科院屬國家一級重點保密單位。”
“這邊安保都會比較嚴格,為了防止外國間諜盜取一些技術機密。”周滔解釋道。
兩人繼續開了10分鐘,李易驚訝道“國科院裡麵那麼大的嗎?我們開了那麼久還沒到。”
周滔自豪道“我們進來大門後,見到那一片建築都是宿舍,實驗大樓在最裡麵。”
車子經過醫院,經過超市,經過一大片籃球場,終於在一棟三層樓高的房子前停下。
一路上周滔和李易介紹,國科院占地麵積很大,裡麵就像個小型的社區。有醫院有超市,有電影院有籃球場。
周滔告訴李易,他們經常半年都沒有出過國科院的大門,在裡麵完全能生活得很好。
他說裡麵吃的喝的,都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李易笑著打趣道“飯菜都是特供的嗎?”
周滔驕傲道“是的。”
周滔把李易帶上二樓辦公室,李易進到辦公室,看到一位老人坐在簡易的辦公桌前低頭寫著什麼。
周滔低聲道“文院,李易來了。”
白發蒼蒼的老人放下手中筆,抬起頭,摘掉臉上的老花鏡,和藹地看向李易招呼道“李易,過來坐。”
李易禮貌地回應道“文院好。”
周滔小聲和李易介紹完文院的背景信息。
李易心裡十分敬佩眼前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老人是國內大腦神經方麵研究的專家。一生都在探索如何開發人類大腦。
李易坐在辦公桌前,文院和藹地李易自我介紹。
李易禮貌地微笑回應。
文院先是感謝李易願意參加,由他主導的研究項目。
隨後詢問李易“你對大腦方麵的研究有了解嗎?”
李易遲疑道“是分生理研究和病理研究嗎?”
文院笑了笑道“不對。目前人類對大腦的探索主要是兩方麵。”
“一方麵是對大腦構造的探究,目的是為了解決腦疾病的相關研究。例如失憶,癲癇和阿爾莫茲海默病等腦部疾病。”
“另一方麵就是科技與大腦結合技術的研究。簡單來講就是腦機接口技術。在大腦植入芯片,幫助高位截癱患者恢複部分運動功能。”文院長解釋道。
“腦機接口技術真的存在嗎?”李易好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