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提出的疑點,本質上就是財務報表的數據,和會計憑證沒對上。
郭小敏也沒想到李易能在幾百上千頁會計資料中,找出沒對應上的會計科目。
李易笑著看向郭小敏,他當然知道郭小敏是在06年進入公司的。他在06年公司的人事變動記錄上看到,郭小敏的入職信息。
他故意提問公司06年之前,混亂的財務賬目,就是想敲打一下郭小敏,提醒她不要把自己當成會計小白,不要試圖胡亂編造理由忽悠自己。
李易把桌上的會計資料推向郭小敏,他開口詢問道“公司三年前,招收了一批銷售人員。這批銷售人員的名單裡,為什麼會有8年前從公司離職的車間人員?”
郭小敏解釋道“這個要問人事部經理,我對這情況不太了解。”
“這種情況還不隻一個人,這三年裡總共有8個人,一前一後進入公司,在銷售崗位上沒待滿半年,很快就離職了。”李易補充道。
“可能是他們覺得自己,並不適合乾銷售吧。”郭小敏猜測道。
李易意味深長地看了眼郭小敏,他覺得對方一定知道內幕。
李易結合公司這幾年的人事變動,和差旅費審批單可以推斷出,這些銷售人員,應該都是虛假在職。
郭小敏不可能不知道,因為這些銷售人員在職期間的差旅費,都是財務部門審批的。
這些銷售人員的差旅費用,普遍要比其他銷售人員高出一半。而且公司並沒有替這些人員購買社保。
看著郭小敏裝傻充愣,李易心裡冷笑。對方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李易繼續提問道“去年廠裡的設備更換,為什麼沒有走正常招標流程?”
郭小敏解釋道“是呂總和各位股東的意思,你可以查看董事會的會議記錄。”
李易眯著眼笑道“我看了,那場會議怎麼沒有錢總出席?”
“那天錢總湊巧不在粵市,呂總說他已經和錢總提前打過招呼。”郭小敏解釋道。
“你知不知道更換設備的服務商,做完這單生意就注銷了公司的營業執照?”李易看著對方的眼睛問道。
“不知道。”
“你有沒有核查過這批設備的報價,與市場相比如何?”
“沒有。”
郭小敏感覺李易的目光就像一把尖刀。
李易繼續問道“公司三年前,突然換了一家奶源廠合作,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不知道。”郭小敏麵無表情地回答道。
“那你知不知道,換了奶源廠兩個月後,鮮奶的采購成本上漲了百分之十三?”李易追問道。
“好像是因為那年天氣不好,鮮奶產量下降,導致采購成本小幅度上漲。”郭小敏解釋道。
李易搖了搖頭,繼續問道“呂總前兩年裡,一共向公司借了3筆40萬借款,加起來一共是120萬。你把呂總的借款記入其他應收款。”
“為什麼後麵呂總償還的120萬,你不進行銷賬,你把這條計入其他應付款裡。你把呂總的還款,做成公司向呂總的借款。”
“並且呂總這筆120萬,公司還要支付相應的利息。”李易逼問道。
郭小敏神色大變,她在公司裡負責財務十幾年,其他公司股東們都沒對公司財務,進行過審計。
每年她隻需要出份年度財務報表,向各位股東彙報就行。
她沒想過有一天,會有人闖進公司,突發進行財務審計。
李易看著郭小敏驚慌失措的模樣,他知道自己猜對了。
郭小敏在呂正輝執掌公司的這幾年裡,受呂正輝的指示,做了許多見不得光的事。
呂正輝在郭小敏的幫助下,非法為自己輸送不當利益。
李易不知道其他股東知不知情,但是錢書文肯定是最吃虧的那個。
現在回想,李易明白為什麼呂慶豪,這麼急著要賣掉手裡的股份。呂慶豪是想在東窗事發前,和公司撇清關係,移居海外。
“說吧,把你做過的事都說出來。”李易冷聲道。
郭小敏不吭聲,她緊咬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