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軒告訴李易,金融高新區裡有一棟寫字樓,裡麵有十幾家會計師事務所。
劉宇軒上班的事務所,就在旁邊的寫字樓裡。
李易詢問劉宇軒,他們事務所怎麼不搬過去那邊。
劉宇軒說那邊的租金,要比他們那高出一半。
李易問清了寫字樓的名稱,轉頭發給曹雨晴。
李易讓曹雨晴幫他找一下這棟寫字樓,看有沒有大小合適的辦公室對外招租。
曹雨晴很快就在微信上回複,這棟寫字樓剛好有幾間辦公室對外招租。
第二天,曹雨晴帶李易過去現場勘察。
李易看了4間辦公室,他最後選了一間9樓的辦公室。
在曹雨晴地協助下,李易和寫字樓物業簽訂了租賃合同。
李易簽的是兩年合同,押五付一。他租下的辦公室有200個平方。
這棟寫字樓的租金是90塊一平方,管理費是8塊錢一平方。
曹雨晴好心提醒李易,附近寫字樓的租金均價在6080之間。
考慮到這棟寫字樓地理位置的優越,裡麵還有十幾家同行,李易最後還是選擇租在這裡。
曹雨晴不明白李易,為什麼不選附近便宜的寫字樓。
李易告訴曹雨晴,就因為這棟寫字樓裡有十幾家同行,他才選擇這裡。
曹雨晴十分疑惑,她詢問李易,既然這裡有十幾家同行,那麼租在這裡,豈不是要和他們互相競爭。
李易笑著和曹雨晴解釋,當一個行業紮堆開在同一個地方時,那麼這裡就會形成規模效應。
客戶會出現一個慣性心理,專業機構紮堆的地方更靠譜。
久而久之,這棟寫字樓也會被這行業打上相應的標簽。客戶隻要出現需求,第一時間就會主動上門尋求專業幫助。
解決完辦公室的問題,李易詢問曹雨晴有沒有熟悉的裝修團隊,他打算把辦公室重新裝修一下。
曹雨晴表示,她回去要問一下她們店長才知道。
辦理好全部手續,曹雨晴主動提出請李易吃晚飯。
李易好奇問道“我這一單,你能賺多少?”
曹雨晴露出開心的笑容道“這種租賃單,公司一般能收到你月租金的一半。”
“這家寫字樓比較搶手,他在平台上隻願付40%的月租金。”
“我能拿到公司收款的70%作為提成。”曹雨晴欣喜道。
李易算了一下,曹雨晴這單的提成是5040塊錢。
“哇,你們乾中介的,都這麼賺錢的嗎?就這單你的提成都有5000多塊錢。”李易感歎道。
“哪有你想象的那麼容易,我們房產中介每個月隻有1500的保底工資。”
“要開單才有提成,這年頭買房的客戶都沒幾個,租房的提成又少得可憐,哪有可能天天都能開你這樣的大單。”
“我要是每個月都能開一張大單,我就已經很滿足了。”曹雨晴感歎道。
兩人到老地方印象城吃飯,這次兩人吃的是正宗客家菜。
倆人邊吃邊聊,李易看得出曹雨晴十分開心。
李易趁中途上廁所的功夫,提前把賬結了。
曹雨晴辛苦陪他看了兩天寫字樓,他覺得對方賺到的提成,是她自己辛苦付出的。
李易還是請曹雨晴吃飯,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