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招呼辦公室裡的劉宇軒,出來看看。
兩人站在辦公室門口,一起傻笑。
隨後,李易招呼劉宇軒一塊,拿著寫上事務所名稱的招牌貼條,到電梯口出來的指引牌上,貼上自己的事務所名稱。
劉宇軒貼了好幾次,李易都不滿意,總覺得他貼歪了,不夠平整。
最後等到女生們回來,這事讓給細心的女生去做。
李易讓物業人員,把自己事務所名稱,添加到寫字樓指引目錄上。這樣方便客人尋找他們事務所。
李易還花費了1萬塊,讓物業把他事務所的信息介紹,放到寫字樓對外的廣告屏幕上,輪播3個月。
李易回到辦公室,所有人都在。
韓立雪提議大家一起站在辦公室門口,和事務所招牌一塊合影留念。
大家開開心心地拍了許多張照片。
李易交代審計師小陳,簡單做一個事務所信息展示的圖片,發給寫字樓物業管理員。
晚上,大家在一起吃飯,慶祝事務所順利成立。
酒足飯飽過後,大家各自離去。
李易叫來代駕,把車子開回出租屋。
晚上,李易沒喝多少。大家都是小酌幾杯,開心意思一下。
李易坐在副駕駛位上,他拿出手機,點開事務所聊天群,查看大家發出來的照片。
李易挑選了幾張好看一點的照片,再配上一兩句話,發了個朋友圈。
發朋友圈不是,他想向親朋好友炫耀什麼。
而是他想告訴親朋好友,他現在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
以後遇到什麼相關業務,可以想起他,可以找他谘詢解決。
這是李易乾銷售時,養成的良好習慣。
代駕把車子開到,李易出租屋附近的月租停車場。
李易平時都是把車停在這邊,因為出租屋樓下街邊的,市政停車位經常都停滿小車。
付了錢,李易鎖好車門,朝出租屋走去。
李易沒有走大馬路,他選擇走捷徑回家。
老城區早期的自建房都挨得很近,網友戲稱“握手樓”。
就是樓房到二樓會向外麵,擴50公分到一米的距離。
這其實是早期房東普遍的做法,因為一樓有麵積限製,所以從二樓打上,都會向外延伸半個陽台出來“偷麵積”。
這就導致每棟樓之間的過道,雖然有一米寬,但是黯淡無光,月光都被二樓上麵的陽台遮擋住了。
這條捷徑,李易經常走,雖然沒有路燈,但是這要比走外麵大路,節省一半的路程。
李易走在昏暗的巷子裡,憑借著二樓陽台透出的燈光,緩慢前行。
這一片都是老舊的居民樓,巷子裡縱橫交錯。
一不小心就會走錯巷子,還好李易的方向感足夠好,他按著記憶裡的路線,朝著出租屋的方向走去。
他走了三分鐘,已經拐了幾道彎。
身後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李易沒有理會,繼續往前走。
夜晚出入這條巷子的,都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大家都習慣了抹黑回家,李易以前就經常遇到其他人走條路。
他記得有次還遇到小情侶,夜晚不回家,在巷子裡擁吻。。。
突然有兩隻手,從後方伸過來,抓住李易的手臂。
“幫幫忙,後麵有變態在跟蹤我。”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