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李易把整理出來報表,發給韓立雪。
韓立雪不得不佩服李易驚人的速度。
李易和韓立雪在微信上,對汪金智公司後續的申報問題做了溝通。
韓立雪讓李易明天開車,帶她一塊過去汪金智的公司。
隔天早上,李易開車先去了一趟劉宇軒家裡,接上韓立雪後。再出發去汪金智的公司。
在路上,李易把他所了解到的情況,都和韓立雪重新講述一遍,他生怕自己不小心遺漏了什麼重要的信息。
韓立雪怎麼說,也在八大會計師事務所裡工作過好幾年。她對這行的經驗要比李易多出很多。
李易的優勢,隻是在於快速整理分析,繁雜的會計資料。
審計這行,不是說能考到證書,就能混得很好。
在項目的實踐中,很多都與書本上學習到的案例不同。
李易在這行畢竟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學徒,他還需要多跟在一些審計前輩身後學習,積累自己的經驗。
9點半,李易帶著韓立雪上到汪金智辦公室。
韓立雪寒暄客套幾句後,開門見山道“汪總,根據李易昨晚整理出來的報表。你的無票銷售金額是9800萬。”
“9800萬是已經抵扣你提供的廠房租賃,水電費和電商平台的投流推廣費用。”李易解釋道。
汪金智看向韓立雪,關心問道“我想知道,我需要補繳多少稅收?”
“這裡麵有個關鍵問題,就是稅局那邊會怎麼定義你這家個體工商戶。”韓立雪開口道。
汪金智疑惑地看向韓立雪,詢問道“什麼意思?”
“首先你要先明白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的區彆。”
“我隻是個體工商戶,我又不是注冊公司,怎麼會是小規模納稅人?我平時申報也是做,自然人的個人所得稅申報。”汪金智疑惑道。
“這兩者都是納稅人身份,它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公司。”韓立雪解釋道。
“那我屬於哪一個?”
“你先聽我和你解釋清楚,這兩者之間的區彆。”
“年應稅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下的,是小規模納稅人。”
“年應稅銷售額超過500萬元,或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準確核算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的是一般納稅人。”韓立雪耐心解釋道。
“現在最關鍵的問題就在於,你的年應稅銷售額已經超過了500萬元,稅局那邊可能會認定你為一般納稅人。”
汪金智聽得一頭霧水,他急躁道“你就直說,我要補繳多少稅收就行。”
韓立雪看了一眼李易,李易領會到她的意思。
李易回答道“如果認定是小規模納稅人,你需要補繳1個點的增值稅。由於你是個體工商戶,你還需要繳納5%到35%的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
“以你這情況,就是按35%去計算。那就是3430萬的個人所得稅。”李易補充道。
“什麼?3430多萬?我怎麼可能賺這麼多?”汪金智站起身激動道。
韓立雪看了李易一眼,連忙解釋道“由於你沒有進項發票,需全額按照收入乘以適用稅率補稅,這點顯然有點不公平。”
“在實務中,稽查往往允許‘事後核定’的方式來征收稅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