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一個人住在特殊病房,享受著護士長的特殊照顧。
他躺在病床上,背部手術的位置隱隱作痛。
醫生讓他臥床休息幾天,等傷口不疼了再下床走動。
王詩琪下班後,打了視頻通話過來。
李易不想讓她擔心,轉成語音通話。
王詩琪還一直詢問,李易為什麼不肯視頻通話。
李易撒謊說自己不方便,和王詩琪聊了幾句就掛斷了語音通話。
隔天早上,李易睡醒後,感覺背後傷口不再疼痛。
他找來醫生護士檢查。
醫生說他傷口恢複得很好,他可以嘗試下床走動。
醫生叮囑他暫時不要做劇烈運動。
李易下床活動了一下,感覺身體沒有什麼不適。
他打電話叫吳景陽過來接他。
半小時後,吳景陽把他接回京都大學。
李易讓吳景陽把他,帶到京都大學圖書館。
眼前五層樓高的圖書館,比海市的圖書館還大。
李易不禁感歎,還是讀書好。
上個好大學,光是書籍這些學習資源,就不是普通大學能比的。
吳景陽和圖書館的,管理人員打了聲招呼。
李易和吳景陽閒聊幾句後,他就讓吳景陽去忙自己的事。
昨天的生物計算機,引起李易極大的興趣。
李易想趁此機會,學習一下生物科技方麵的知識。
京都大學的圖書館很大,總共有五層藏書。
每一層擺放的圖書類型都不同,李易詢問了幾個學生後,才得知生物方麵書籍的擺放區域。
他來到三樓,找到擺放生物專科的書架。
李易看到書架上的書籍,被有意地按知識的難易程度去擺放。
基礎入門的書籍放在最左邊,書架越往右知識的難度越高。
這倒方便了李易的學習。
李易從基礎入門的書籍開始看起。
在係統的幫助下,他看一本書隻需要5分鐘。
5分鐘的時間,他就能掌握書本上的知識點。
當然他掌握的都隻是一些,理論層麵上的知識。
他也沒辦法從書本中,直接獲取實操經驗。
生物科學不單是要掌握基礎理論,更是要會動手實踐。
李易花了兩天的時間,學習完生物科學。
他評估自己現在,應該也有生物科學專業學生的知識水平。
剩下的兩天時間,李易一直在學習計算機基礎。
他掌握了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
在京都大學的最後一天,李易和李雯吃了頓飯後,他就打車來到機場,乘坐飛機回到蘇市。
隔天周六,是最強大腦第二季的,中外對抗賽團體賽的節目拍攝。
陳建平提前兩天就打電話告訴李易,讓李易記得提早一天來蘇市。
這期節目采取現場直播的形式,全程播放比賽過程。
陳建平為此,特意把原本周五播放的節目,調換到周六進行播放。
周六早上,李易8點多就來到電視台。
工作人員拿出洗好特製的隊服,給他們幾位選手換上。
隨後把他們帶到,化妝間進行化妝。
等選手們化完妝,節目組的工作人員帶他們到,攝影棚拍攝幾組定妝照。